长平之战惨败,赵王与廉颇赵括谁的责任更大?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在韩国的上党郡长平一带发生的,一场决定未来天下归属的战争。这场战争因秦、赵两国争夺上党地区而爆发,秦国从开战到获胜历时三年,而战败的赵国则被秦人斩首、坑杀超过45万人,昔日强势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一统天下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进入战国后期,经过一百多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曾经强盛一时的魏国、楚国、齐国都已经展现出衰落之势,后来居上的秦国却在综合实力上稳压山东六国一头,此刻只有赵国拥有与秦国匹敌的军事实力。换句话说,秦、赵两国最有希望兼并其他诸侯、统一天下,所以秦、赵之间必有一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韩王十分惊恐,派使者到秦国谢罪,表示愿意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退兵。而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同时将上党郡的土地献给了赵国。由于上党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赵孝成王接受了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打赵国。公元前261年,秦昭王命令大将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赵军初战失利,赵孝成王派使臣前往秦国议和。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龁又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赵军屡战屡败,赵军主帅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坚守不出,秦、赵两军陷入僵持。

此时赵军在前线久战无功,而粮草消耗甚大,导致赵国都城邯郸都出现了饥荒,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颇为不满。这个时候秦国又派人携带重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不足惧,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孝成王信以为真,以未曾独立领军过的赵括代替廉颇。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密令名将白起代替王龁全权指挥对赵之战,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风声者格杀勿论。

赵括在不知秦国已经秘密用名将白起代替王龁的情况下,就命令赵军全线进攻秦军,秦军假装败退,赵军一路追击到秦军的阵营,但无法攻破秦军加固两年之久的营地。而白起则命令一支奇兵绕道偷袭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归路,又命一支骑兵穿插至赵军与营地之间,将赵军分割成数段,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进退维谷,只能就地固守待援,而秦昭王得知赵军的粮道已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监督运粮,并征召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支援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草。

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最终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因无主将指挥,向秦将白起投降,秦昭王担心赵国会卷土重来,便命令白起将赵国的二十多万降兵全部坑杀,从此以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抗秦国的攻势。长平之战,赵军之所以战败,原因绝不仅仅是赵括的纸上谈兵。首先秦、赵之战是一场决定最终天下归属的战争,比拼的不只是军事实力,还有经济力量、决策层的策略。

从秦国的动员力度、秦昭王的运筹帷幄、白起的临阵指挥来看,秦国君臣对此战的重要性是有着充分认识的,相反赵孝成王则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根本诱因,对秦国抱有幻想,首战不利就派使者求和,结果既麻痹了自己,又断绝各国合纵抗秦的可能。其次,廉颇在前期确实指挥不力,致使赵军士气衰弱,并逐步陷入与秦军拼消耗的不利境地,而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胜赵国,有关中、巴蜀的两大粮仓在手,赵国必然消耗不起。最后就是赵括轻敌冒进,落入了白起的圈套,造成赵军最后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