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能否取代传统汽车?业界大咖各抒己见

□楚天都市报记者 姚岗 简俊晖 通讯员 张敏 张玲

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时,很多人感觉是一夜间的事。那智能电动车会像手机一样,快速取代传统的燃油车吗?在昨日的论坛上,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大咖们的PK,也给武汉汽车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路。

智能是方向 电动存争议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快速推进,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浪潮,给车企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会嘉宾认为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否一定发展成为电动化则存在争议。

在“拥抱未来真变革打造新汽车”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说,“不管是用燃油车,还是用电动车,哪怕是用手拉也行,智能化最终是给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和感受。无论新旧造车势力,最终都是瞄准智能化。”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则认为,“比如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化,电动化是最适合它的动力形式,所以我一直在提一个词叫智能电动汽车。”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贾可也看好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实际上就涵盖了网联化。如果这个车都不网联化,智能化无从谈起。电动化将使智能化更方便。”

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看来,新能源汽车趋势是不可逆的,但他认为,“在汽车动力方面,我和造车新势力有不同的看法,汽车智能化可以像手机一样,更加节能、功耗更小,电动车虽然有其优势,可以在不启动的情况下开空调,但不是所有品类汽车都适合电动化,比如商用车或者长城皮卡变成纯电,可能更不经济。”

智能电动汽车能否快速普及

手机进入智能机时代,智能机很快替代了传统手机。智能电动汽车能否像智能手机那样快速普及呢?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我觉得这个速度会比手机要慢很多。手机大概要花五到六代,智能电动汽车则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数量的变化。”

而李斌则更乐观,他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的速度会比大家想象的快。“10年后,大家谈论汽车,它一定是智能电动汽车。经过3至5年将确定汽车的终极形态,车企就可以按照这个模版来做自己的车了。因此,从产品层面,智能电动汽车普及的速度要比大家想象的快很多。”

而在魏建军看来,由于智能化增加的成本等因素影响,发展速度不会如想象的那么快,所以不会像智能手机那么快普及。

作为汽车产业链的“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对当前正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发表了不同见解。他认为,经营一个产品,要坚持有效投资,投入、产出要成正比,“新能源汽车是方向,但做事情不能太着急,在事业上要想成功,必须通过非常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时间来沉淀你的文化。”

传统车企PK新势力

智能电动化的下一代汽车,谁会赢得先机?对此,传统大佬和造车新势力均自信满满,都认为自己能胜过对方。

作为传统车企阵营的代表,魏建军虽然认可电动化是趋势,但他认为智能化增加的成本等影响,其发展速度不会那么快,何况国家还提出商用车的氢能方向。

李斌则针锋相对地说,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一定是新势力的主场,未来这个领域品牌集中度会非常高,“特斯拉毫无疑问在这里面。如果蔚来汽车可以存活,加上苹果、特斯拉在内,我认为主流高端市场未来会缩减到5家车企之内。”显然,他认为传统车企很难分到这杯羹。

新势力的另一代表何小鹏则更为激进地说:虽然汽车品牌会有相对集中的过程,但“一些全新的甚至今天还没有出车的品牌”未来也会进入汽车行业,因为新势力很注重科技,又有全球视野,所以机会更大。

贾可的立场则比较中立。虽然他认为传统汽车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而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又引来新的挑战者,但“对于勇于打破自己牢笼的汽车人来说,现在又正是孕育冬芽最好的时期。”贾可表示,汽车的智能电动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而这其实是个新赛道,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本质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大家都到无人区了,谁模仿谁?只有靠自己了。”贾可说,“在汽车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谁要是傲慢,谁就一定会粉身碎骨,无论它现在多么强大。”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站在供应商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有着独特的视角,“有专家提到‘软件定义汽车’,其实仅有软件还定义不了汽车,软硬结合才能真正定义汽车。”含蓄地表达了他认为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各有优势的观点。同时,他认为自己作为软件供应商,可以由各类车企一起开发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帮助车企实现智能化、网联化,“让车企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迭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