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迈向小康生活​——南芬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近年来,南芬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依托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大冰沟景区和大峡谷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无公害蔬菜、草莓、蓝莓和灵芝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利用山泉水资源养殖冷水鱼,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南芬区对思山岭铁矿实行绿色开采,对废弃的永安后沟铁矿进行有效治理,让废弃矿坑变成生态人文景观。
图片
图片
变砍树为卖风景
连日来,我市气温逐渐升高,酷暑难耐。可是,当记者来到风景如画的南芬区大冰沟景区采访时,感觉非常凉爽舒适。走在林间步道上,欣赏处处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旷神怡。辽宁悠游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金明告诉记者:“大冰沟过去是一个林场,靠砍树过日子,入不敷出。现在,我们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变砍树为卖风景,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大冰沟景区位于南芬区思山岭街道南沟村,这里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7.8%,拥有柞树、紫椴、黄菠萝和天女木兰等植物达500余种,有棕熊、野猪和黄羊等野生动物50多种。大冰沟景区气候独特,气温较低,即便在春夏时节鲜花盛开之时,这里依然可以看到冰,非常神奇。
2016年以来,辽宁悠游旅游有限公司投入1.5亿元,修建人行步道、停车场和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以及水滑道等游乐设施,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提升游客游玩的幸福指数。2019年,大冰沟景区接待游客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00多万元。徐金明说,从明年开始,大冰沟景区将进行二期建设,计划投资两亿元,新上温泉康养、索道和健康步道等项目,健康步道一直修到山顶,2025年完成施工。二期建成后,大冰沟景区接待能力将达到每天5万人左右。
近年来,南芬区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生态旅游,解放村大峡谷景区建成东北第一玻璃桥,迅速成为我省热点旅游景区。2019年,大峡谷景区接待游客34.9万余人次,营业收入2478万元。财神寺景区、五鼎山景区以及思山岭街道的冷水鱼养殖户、农家乐每年都接待大批游客,思山岭村秦四烤鱼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大年三十也有游客来吃饭。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态农业助力脱贫奔小康
南芬区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使集体经济得到壮大,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下马塘街道永安村种植蓝莓和葡萄,村集体每年收入几十万元。思山街道解放村种植草莓和西红柿,每户村民一年收入七、八万之多。甬子峪村种植灵芝,每年收入300多万元。
解放村在山坡种植沙棘,既能绿化荒山,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016年,解放村老董农家乐负责人尚春玲组织合作社14户村民,种植165亩沙棘,今年预计实现收入10多万元。随着树体不断长大,沙棘产量每年都会增加,收入也会逐年增多。这个村总共种植了500多亩沙棘,每年都会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大面积的沙棘不仅起到绿化荒山的作用,还能形成漂亮的景观,春天形成花海,秋天橘红色的果实格外养眼。这些沙棘距离大峡谷玻璃桥很近,游客采摘、拍照都很方便,有望形成大峡谷景区新的旅游景点。
尚春玲还组织村里留守妇女和老人,利用农闲时间编织玉米叶手工艺品,每月增加收入五、六百元。尚春玲组建了手工编织合作社,培训周边农村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600多人学习玉米叶手工编织技术。她从学员手中回收玉米叶手工艺品,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玉米叶手工编织技术的推广,不仅帮助更多村民增加经济收入,还解决了秸秆焚烧的环保难题,一举两得。
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是南芬区生态农业的另一大亮点。8月6日,记者来到思山岭街道甬子峪村的田姐灵芝园,一株株橘红色的灵芝宛如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田姐灵芝园负责人田青告诉记者:“现在灵芝正在喷粉,我们采取空中收粉的方式采集灵芝孢子粉,确保灵芝孢子粉的纯度更高。去年,我们收获灵芝两万株、孢子粉600公斤,实现产值300多万元。”
图片
冷水鱼养殖拔穷根儿
南芬区利用山泉水养殖冷水鱼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79年,本溪市虹鳟鱼种场在南芬区杨木沟村建立,开启了思山岭冷水鱼养殖的先河。目前,思山岭街道7个村86户村民养殖冷水鱼,200平方米以上的冷水鱼养殖户17户,养殖虹鳟、金鳟、鲟鱼和三文鱼,每年产冷水鱼50吨。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每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下马塘街道太平山村山泉水资源丰富,水质甘甜清澈,冬季不结冰,特别适合养殖虹鳟鱼、金鳟鱼和西伯利亚鲟鱼等冷水鱼。为了打好扶贫攻坚战,防止已经脱贫的34户“贫困户”返贫,2018年,在南芬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太平山村投资120万元修建冷水鱼养殖场,当年9月竣工并投放鱼苗。这个养鱼场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养殖水面1500平方米,可养殖冷水鱼6万尾。2019年,太平山村实现销售收入9万元,拿出2万多元给34户57位村民分红,每人分得351元。
据介绍,今年很多外地游客到太平山村旅游,他们参观冷水鱼养殖,拍照留念,还提出就餐、烧烤等要求。下一步,太平山村将依托附近北大山的自然风光发展休闲农业。在养鱼场旁边建设自助烧烤长廊,游客既可钓鱼,也能烧烤;在养鱼场附近建设采摘园,种植软枣子和山野菜,游客可以走进采摘园采摘;在附近打造30亩花海,吸引游客观光、拍照;修建民宿,接待游客住宿,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图片
绿色开采 生态治理
南芬区在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新建铁矿采取绿色开采,边开采边回填,同时对废弃矿坑进行生态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辽宁省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思山岭铁矿为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矿山建设,边开采边回填,积极推广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坚持依法办矿,加强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矿地和谐等。逐步走上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思山岭铁矿努力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引领行业进步的装备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大型绿色智能深井矿山,打造成超大规模超深井矿山设施、施工、装备、安全规范及标准建设平台。据介绍,思山岭铁矿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2019年建成投产,年采选铁矿石1500万吨,年产铁精粉531万吨,远期规划矿山规模最终达到年采选铁矿石3000万吨,年产铁精粉1060万吨。采选工程采用尾矿砂胶结充填采矿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砂全部胶结充填至地下采空区,地表不建尾矿库,从源头上避免了尾矿污染源;矿区地表不塌陷、不沉降;废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充分利用地下热能,补充天然气热能,大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实现节能环保。
更值得赞叹的是,南芬区千方百计治理废弃矿坑。永安后沟铁矿位于下马塘街道永安村,原属露天开采的铁矿,停产闭坑后,形成了零星的渣堆和裸露岩体,边坡表面风化严重。多年来,因基建期形成的山体裸岩、陡坡极不稳定,容易污染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城乡供水安全造成危害,并容易造成地表二次塌陷等地质灾害。
2019年,南芬区实施青山工程,加强矿山及其他已破坏山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于7月启动了永安后沟铁矿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力求尽快恢复矿坑周边的生态植被,将其打造成绿色生态景观区。南芬区政府争取到省级资金495万元,通过削坡平整、排土、养护等措施,对矿山进行修复。今年5月进行绿化栽植。相信几年后,小树逐渐成长,昔日黄沙漫天的废弃矿坑将变成风景秀丽的生态人文景观。
本报记者 王冰凌 摄影 林 林
详见8月12日《本溪日报》二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