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兵力和战斗力是怎样维持的?

作者:文山樵人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先后投入兵力达300多万人(一说有430万之多),打了十几年,远离本土,而且自抗战爆发到雪峰山战役终局,似乎日军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强悍,好像一穿上军装就很能打。难道日本人才是天生的「战斗民族」?

兵员获取方式很不同

首先,这要先从中日不同的兵役制度来考量。

当时中国军队(主要指正面战场的国民政府军队)实行的主要是应战募兵制,即战时临时招募。采取的仍是中国自古「寓兵于农」和「按口抽丁」的老旧办法。所以从入伍到上战场训练时间很有限,边行军边训练,都是常见的事。

中国军队行军间隙进行训练

日本实行的是的是标准募兵制,又称志愿兵役制。上等兵以下实行任期制,按兵种军阶期限长短不一。

上等兵(含)以下实行任期制,但不论军士和军官均为职业军人,实行退休制。这就给双方的带来很大不同,日本的这种期限制、退休制的兵役制度,等于战争时期可以动员的兵力数量得到了很大增加,平时名义上的军力总数在战争时期,可以通过征召期满和退休的士兵归队来迅速补充兵员。

而且日军的编制本身就分为日时(日常时期)和战时两种。比如日军的一个师团人数,日时约为2万人,战时则可达2.5万人。预备的机动兵力充足。

日本可以征召退伍军人参战

中国的军队一场大战打下来,往往需要把整支部队撤到后方休整补充,而补充来的新兵大都是临时征募,甚至是应急抓来的「壮丁」。基本来不及训练,起到的作用往往仅限于补充人数,对于战斗力的恢复很多时候就是「以壮声势」而已。

日军只要等国内派遣补充兵员就地补额就可以了。因为他们在国内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大都已经训练数年,而且退伍的士兵,随时可以征召重新入伍。所以日军兵员补充比较快,关键的是即战力比较强。

大战后中国军队需要撤回后方修整

军事训练侧重不同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军事训练不同,中国军队建设特别注重中高级军官的培养,自古中国就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说法,而且多有某某将领带的部队特别能打之类的说法,而日本则更加注重士兵的个人训练。

日本的新兵入伍后,全部都要进行严苛的射击刺杀等训练。每个日本士兵抵达战场时基本都能够使用各种轻重机枪,所以日军一般不专设机枪连。而中国军队则是一个营里一个机枪连,全营也就这些人能熟练使用机枪。

日本士兵小团队战斗力顽强

所以日军的小团队战力十分顽强,三四个人守一个据点,就很难攻克下来。

台儿庄战役中,縢县攻防大战时,三十几个日军突入内城, 盘踞在东关城门里,中国军队接连围攻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在晚上8点,把三十多个日军消灭,但牺牲了整整两个排,两位排长也战死了。

还是台儿庄,大战基本结束,矶谷师团全面溃败仓皇撤退之后,但在守军(关麟征部)打扫战场时,发现碾庄东头一个房子里,居然还藏着几名日军。几个日军收集了不少家具,当然不是要卖废品,而是做战斗掩体。因为那个年代的老式家具都是实木,统统死沉死沉的,绝没有三合板的。

一小撮日军据守一个据点能坚持很久

打了一天,在机枪交叉射击压制住日军火力的情况下,仍没能把阵地拿下。这时候,日军有增援的迹象。师长仵德厚干脆叫队员在房顶掀开一个洞,往里成捆成捆地投掷手榴弹。把鬼子和家具全部炸个粉碎。

所以抗战开始以来,凡是大战,中日双方的死亡比例一般都在4:1,有的甚至达5:1, 尤其是抗战早期,对日军不够了解,准备不足,中国军人的伤亡数字可谓触目惊心,令人泪目。

抗战全面爆发四个月后,也就是淞沪会战结束时,蒋介石从何应钦那里拿到一份中国军队伤亡的数据:河北方面(第1战区)死伤72000多人,山西方面第2战区死伤37000多人,上海方面(第3战区)死伤187200多人。

蒋介石眼前一黑,仅仅四个月伤亡就如此之大,一年过后呢?两年过后呢?五年、八年、十年过后呢?

兵役制度起步差距大

国土不断沦陷,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11个战区很快缩减为7个。随着实际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能够征兵的人口也随之减少。

蒋介石和蒋百里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战略,确实是不得已为之的办法,但是它的实现,是以多少中国军人的生命换来的呢?这不仅是简单的中国不如日本实力强大的问题。

中国新兵训练仓促

中日两国的兵役制度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

有个根本原因,说句老话,「日本是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的军队建设从开始就是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的。极端一点说,就是为侵略中国准备的。日本军界不是有句话吗?「征服世界,须先征服支那。」

1938年,为了攻取武汉,日本向华中增兵40万,另新编兵力24万作为机动预备。如此汹汹之势,相比之下南京国民政府确实相形见绌。军阀内战多年,中央国民政府没有统一的兵役制度,一直是盘踞各地的军阀各搞一套,自己征兵自己用。

日军预备兵员充足

中国在933年才有第一部《兵役法》,然而落实还不得力,直到1936年4月才搞起来兵役干部培训班。不过日军的伤亡总数也不少啊?单凭征召退休士兵够补充的吗?战斗力真的就从来不打折扣吗?

数量够不够用,让我们来看看日本投降前的军队规模。当时日本本土仍有陆军52个师团,陆海空军合计307万人。此时在中国境内,还有冈村宁次和100多万日军。

基本来之能战,例外很少

那么战斗力呢,真的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万家岭大捷时被薛岳围歼的日军第106师团。

这个当时被冈村寄予厚望的106师团实际是由大阪第4师团的退役人员匆匆编成,基本都是些退伍多年的士兵,在重新征召入伍前,有的是矿工,有的是做小生意人,有的是教书的,有的是农民,还有的是流氓无赖,甚至黑社会打手。没经过什么恢复性训练,就直接扔到了战场。其他日军把106师团定位为「商贩师团」。

连冈村都觉得第106师团组建后没经过什么恢复性训练,就直接投入到战场,太不负责了。之所以这样,说明日军兵力终于也出现了不足,所以一旦组成新师团,马上就扔到战场。不过这是较少见的情况。

同样是成立于武汉会战前夕的由冈村宁次出任首任司令官的日军第11军,后来一直转战中南地区,成为日军在中国大陆唯一一支机动野战军,也是作战实力最强大的兵团。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几乎所有最残酷的大战,都是跟第11军打的。

日军战备充足

更早进入战时状态

日军之所以在抗战中,尤其是抗战初期拥有明显优势,主要是因为日本比中国更早地进入了「战时状态」。

好比赛车,日本这台车提早进行了发动,油门已经踩到了最大,挂上了5档,开赛的发令枪还在日本手中。而且日本早就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了各种准备,比如情报刺探收集都有10年以上。台儿庄大战时,日军军事地图连碾庄外的一座小石桥都进行了标记。

兵役制度的不同,根本上是和平发展与穷兵黩武两种国家理念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