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影响文明进程?大禹时代河南种水稻?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鲍弥佳

黄河“大几字”走向竟然深刻影响了黄河文明?大禹时代的黄河畔竟种的是水稻?

最近,河南省图书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系列讲座正在进行中。其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星光在分享“黄河与科技文明”时,提出了诸多新鲜观点。对此,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进行了梳理和补充。

△黄河大“几”字

◆黄河“几”字有深意:东西粮食互补,南北游牧农耕碰撞

黄河在中华大地上呈大“几”字形分布,一条大河串联起不同生态环境。但对“几”字的解读,多是从地理学上,比如穿越了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泥沙,冲击出了黄淮海平原。

王星光则从文明进程意义上,对“几”字形所蕴含的两层含义进行了剖析。几字走向,使得黄河既有东西跨越,又有南北纵深。

他解释说,东西走向让沿黄可以种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规律相似,无论哪一地区粮食歉收,都可以相互补给,利于生存。

△王星光

记者注意到,历史上的确如此,关中平原出现灾荒的年份,隋、唐时代的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而中原地区的百姓遇到大饥荒,也习惯于一路向西到关中求生。

黄河的南北走向,则沟通了游牧狩猎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长期碰撞吸收,不断磨合,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容,促使黄河流域文明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这在历史上印证的实例也不少。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进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中原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河灾害频发,历代沿黄人民为治理黄河付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水文测量、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推动了数学、力学、地理、金属冶铸等技术的进步。大禹治水所采用的“因水之性”“疏川导滞”的疏导方法,是我国水利科学技术产生的标志。

而黄河流域发达的农业,带来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让一部分可以从事非农业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了科学技术的繁荣,四大发明在此孕育和成熟。

△造纸术

◆大禹治水后种水稻,黄淮一带曾是粟稻混作区

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土壤是黄土,这些黄土来自亚洲内陆的沙漠地带,呈粉尘颗粒状,结构上显示出均匀、细小、松散、易碎的特点,这就使得粗笨原始的木耒、石耜等容易挖掘开垦。黄河冲击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中下游平原,支流则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

△石耜犁。网络图

在人们的观念里,水稻是南方种植的,北方中原早期多种植粟,也就是小米,即“南稻北粟”。考古发现中,南方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确种植的是水稻,但在河南平顶山舞阳贾湖遗址、三门峡渑池等也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水稻。

王星光说,历史文献上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尽力乎沟洫”,种植谷物,“予众庶稻”,是说大禹率领群众引水灌田,种植水稻,发展农业。“实际上,当时的黄河流域温暖湿润,和今天的江南很相似,完全可以种植水稻。在当时的黄河和淮河之间,也就是今天安阳到信阳一带,存在着一个粟稻混作区。”

在此前采访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的新发现时,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就对大河报记者说,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水稻等农作物的痕迹。而荥阳青台遗址也发现了种植粟、黍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郑州大河村遗址也有种植小米、水稻等的痕迹。这些都说明,在5000年前的郑州,水稻被广泛种植。

△小麦传播路径。网络图

也许你会好奇,今天北方最常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是啥时候开始的?其实麦类是西亚两河流域农业主要作物,后来大约在3000年前传入中原,而玉米则是南美作物,在明代传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