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7》到2020——电影造梦技术简史

电影《1917》(2019)剧照,该片目前是“一镜到底”电影中拍摄难度最大的。(资料图/图)

1917年4月6日,正值“一战”西线战事最胶着的时候。德文郡步兵团的1600名士兵整装待发,准备第二天一早追击阵地对面突然撤退的德军。但这一切都是德军的阴谋,他们在后方稍远的地方布置了纵深五公里的防御工事,并且安置了新型火炮,等着英军自投罗网。

英军通往前线的电话线路,已经被德军切断了。为了阻止这1600名士兵白白送命,一等兵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奉命去向指挥官麦肯兹上校传递停止进攻的命令。为此,他们要步行数十公里,穿越敌情复杂的两军阵地和德军控制的小镇。而他们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张地图、两支步枪、几颗手榴弹、一点点干粮,以及不到24小时的时间。

这是电影《1917》的剧情,准备进电影院看这部影片的读者,不用担心以上剧透会影响观影乐趣。因为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是它“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

这种带引号的“一镜到底”,指的是利用巧妙的镜头安排、隐蔽的剪辑手法,以及后期特效等手段,将好几个长镜头衔接处理成一个连贯镜头的高技术含量做法。以这种方式拍摄的电影,远有希区柯克导演的名作《夺魂索》,近有201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

在所有使用这种拍摄手法的影片中,《1917》的拍摄难度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片中绝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外拍摄,而且需要持续穿越战壕、农场、废墟、河流、树林等复杂场景。为此,在正式拍摄之前,剧组花了大约半年时间,根据每段对话的时长和演员的移动距离来搭建场景。为了保证整部电影中场景不会重复出现,光是战壕就挖了超过一英里。由于镜头会围绕演员进行360度旋转拍摄,没有地方摆放灯光和反光板,为了保证电影中光线的统一,所有室外拍摄都必须等到天阴的时候才能进行。剧组往往需要花一天时间,等来云彩遮住太阳的那几分钟。

正是这种对技术和细节的精益求精,让影片最后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沉浸式战争体验”的效果。

表演、视听艺术及各种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正是电影被称作人类“第七艺术”的根本原因。对技术形式的不懈追求刻在电影基因里,成为无数电影人为之前赴后继、呕心沥血的目标。

拍摄宇宙战争

早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第二年(1896年),当人们仍然震惊于火车冲出幕布的新奇观感时,同为法国人的乔治·梅里爱就开始了对电影技术的探索。

魔术师出身的梅里爱,运用他自己偶然发现的停机再拍技术,以及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多次曝光、低速摄影、淡入淡出、手工上色等技术,在银幕上再现了如同魔术般的神奇景象。在那个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间,梅里爱拍摄了包括《月球旅行记》《奇幻旅程》在内的数十部长短不一、瑰丽梦幻的影片。他因此被誉为第一位“影院魔术师”,因为他仿佛可以通过摄影机操控并改造现实。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间,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两次巨大技术革新,从一个初生的婴儿,长成了英俊挺拔的青年。到1960年代初,好莱坞完成了体制革新,建立了大量新型的、与商业中心合为一体的电影院,并完善了整个电影制作的工业化流程。自此,电影的面貌已经与今天相差无几。而电影人对于电影技术的追求,却愈加日新月异。

如果说先锋艺术电影更多的是在探求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核上的边界,那么商业电影则是在追求电影作为一项娱乐方式,在视觉和听觉享受上的极限。就像3A大作游戏会极大地刺激个人电脑硬件的发展一样,科幻电影这一最为追求视觉效果的电影类型,在1960年代的最终成熟,给电影技术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力。

回顾那些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能从中看到电影技术的发展脚步。

《2001太空漫游》。这是一部即使抛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仅凭其开创性的技术贡献,也足以称得上伟大的电影。

电影《2001太空漫游》(1968)剧照,片中著名的星门场景,是用“缝隙扫描成像”技术创造的。(资料图/图)

《2001太空漫游》常被认为是第一部运用电脑绘图科技制作辅助效果的电影,向当时的世界展示了电脑将如何以生动的视觉效果,对电影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其实,本片中所有被认为是“电脑绘图”的特效,都是通过制作模型、蒙太奇的拍摄手法等当时已非常成熟的技术手段完成的。

在这部影片中,库布里克以他异乎常人的偏执与坚持,把这些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呈现出了无比真实的太空景象。而在影片接近结尾时的“迷幻的星门”一幕中,库布里克更是采用了名为“缝隙扫描成像”的摄影技巧,通过细缝将光谱映照在胶卷上,从而呈现出穿越时空的离奇幻境。

这一场景对后来的科幻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就在他2014年执导的影片《星际穿越》最后,以类似的景象致敬了这一幕。

《星球大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电影系列,它标志着科幻电影的工业化正式走向成熟,首开用多部系列电影来描述一个完整的“电影宇宙”的先河,并由此创造了时至今日仍然举足轻重的“星战文化”。

电影《星球大战》(1977)中的光剑打斗。(资料图/图)

这背后,是1977-1983年期间,乔治·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公司为《星球大战》系列前三部所做的那些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还只是呈现了太空和宇宙飞船的真实场景,《星球大战》则利用模型和电脑特技相结合的方式,为人们展示了未来宇宙空战的可能景象。

除了炫目的空战,光剑,这一绝地武士专用的武器,几乎是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中最知名的道具了。在最早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当中,闪着各种颜色光芒的光剑,其视觉效果是用转描的方式,在拍好的电影胶片上手工绘制完成的。而光剑那著名的“嗡嗡”声,则是在通了电的老式放映机的马达前不停晃动麦克风时,产生的各种高低不同的电磁噪音。

这种音效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当1999年《星球大战前传》第一部拍摄的时候,扮演欧比旺的伊万·麦克格雷格挥动光剑时,都会忍不住哼出“嗡嗡”的声音。对此,导演乔治·卢卡斯不得不略带尴尬地阻止他,并且告诉他,现场有专业的设备,可以做出更好的光剑音效。

构建未来世界

与《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那种宏大的宇宙背景不同,《银翼杀手》把整个故事放在了未来的洛杉矶。使用模型和接景技术,并且在同一场景里使用不同角度的光源,对影片进行多次曝光处理,最终成功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未来都市——色调灰暗,阴雨不断,到处闪烁着各色霓虹灯光,人们如同行尸走肉般穿行其中——这也成了“赛博朋克”这一科幻类型的标志性场景,在日后无数的影视剧、动画和游戏中重现。

电影《银翼杀手》(1982)中的未来世界。(资料图/图)

时间来到1990年代,电脑成像技术(CGI)逐渐成为电影特效的主流制作方式。《终结者2》将这项技术整体推向新的高度。虽然片中由电脑成像制作的镜头一共不到六分钟,却动用了工业光魔公司35名动画师、计算机科学家、技术人员和艺术家,历时十个月制作完成。最终,影片获得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视觉效果奖。片中反派终结者T-1000的特技制作,完美应用了变形技术来模拟其液态金属的构成,以及变形为任何接触过的人,并在受到攻击后自动恢复的惊人能力,成为影史经典。

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1991)剧照,片中用真实可信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液态金属人。(资料图/图)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横空出世,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在电影技术层面,《黑客帝国》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对“子弹时间”这一拍摄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其实早在1878年,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就用紧绷的绳子来控制照相机的快门,由此拍摄赛马经过的瞬间。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项技术在电影和动画中都偶有出现——这是“子弹时间”的技术雏形。直到《黑客帝国》,人们才意识到这项技术可以做成多么惊人的特效。

电影《黑客帝国》(1999)剧照,片中的”子弹时间“,将19世纪的古老技术发挥到了极致。(资料图/图)

拍摄《黑客帝国》时,一组照相机摆在绿色或者蓝色的屏幕后,用激光瞄准系统按预先设计的轨道,在空间构成复杂的曲线。照相机的快门以非常短的间隔被按下,这样可以以极慢的速度呈现人物动作,同时保证拍摄视角的旋转移动。在那之后,每一帧图像被扫描到电脑里进行处理,剪辑整合,达到所需的流畅性和播放速度。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将IMAX3D的放映方式变成了主流商业大片的常态化选择。

IMAX作为一种放映方式,诞生已经有半个世纪。早在1970年,首部IMAX电影出现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第一套长期安置的IMAX系统,则于1971年出现在加拿大多伦多。但是直到2003年5月,全球一共只有230间IMAX电影院,其中一半属于博物馆等教育机构。到了2017年,全球的IMAX影院已经超过1300家,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商业电影院就有1200多家。

电影,从125年前那个街头杂耍般的小玩意儿,发展成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产业,离不开无数电影人对电影表达技术的孜孜探索。他们的目的,是做出更加优秀的精彩电影。

阔别半年后,当人们重新走进电影院,电影的造梦技术才恢复了价值,毕竟,电影只有被观看后才能称之为电影。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