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口罩谜案:巨额订单说没就没,金发科技上演魔幻大戏

作者|齐敏倩

编辑|廖影

70亿元的口罩订单说没就没,金发科技(600143.SH)上演了一场魔幻大戏。

两个多月以前的5月17日,金发科技发布了一份公告,称子公司收到了一家美国公司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的口罩订单。履约顺利的话,这笔订单产生的利润,将会是金发科技2019年净利润一半以上。

金发科技2019年的净利润为12.6亿元,也就是说,光这笔订单就能赚大约6亿元。

这一消息刺激了无数投资者。在公司宣布拿下这笔订单的两个多月时间内,金发科技市值增长超过百亿元。

8月5日,公司股价最高到达19.13元,创下历史新高。但一个交易日后的8月9日,金发科技突然公告,称9.7亿美元的订单中止了,因为没收到对方的订金。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不靠谱的美国客户到底是谁?对方为什么不履约?这笔订单对公司业绩影响有多大?公司到底是无辜的受害者,还是有操作股价嫌疑的“韭菜收割机”?

短暂的“口罩概念股”

金发科技是一家生产橡胶和塑料制品的企业,那么,它是如何跟口罩扯上关系的呢?

KN95和医用外科口罩都是由两层独立纺粘布夹一层熔喷布组成的,生产熔喷布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改性塑料,而改性塑料的主要原料就是聚丙烯,所以公司天然具有生产熔喷布的原料优势。在疫情爆发之后,金发科技和同行们纷纷开始生产熔喷布,或者直接生产口罩。

金发科技在口罩产业链上的布局包括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其中,熔喷布和口罩属于医疗健康产品。据公司半年报,上半年医疗健康产品实现营收16.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9.6%。

这项收入虽然在营收中占比不多,但口罩的赚钱能力十分强劲。上半年,金发科技医疗健康产品毛利率为82.9%,远超公司其他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健康业务总毛利为13.5亿元,占据公司总毛利的26.9%。负责医疗健康业务的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的净利润,更是高达6.6亿元,而去年同期这家子公司的净利润只有200万元。

在口罩业务的助推下,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上涨了403%。不得不感叹,口罩真是“印钞机”。

从年初到5月17日,金发科技股价上涨接近70%。在5月17日公司宣布拿到9.7亿美元口罩订单后,股票直接涨停,并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上涨接近60%,市值增加超过百亿元。

如果这笔订单顺利完成,将能给公司带来6亿元净利润,这几乎相当于公司上半年生产的所有口罩、熔喷布带来的收入。这么大的利好,也难怪投资者兴奋。

5月、6月时,金发科技曾先后两次公告重大合同进展情况,基本上都是提示买方资金归集、支付涉及审查较多,耗时久影响付款进度,所以公司暂未收到买家支付的前期款项。

8月9日,公司突然宣布9.7亿美元的订单中止,引发大量关注和热议。上海证券交易所连夜发出监管函,要求公司说明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前期有没有做充分的尽职调查、为什么一直没有披露交易对方、信息披露是否及时等问题。

截至发稿,公司尚未给出回应。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一直是改性塑料,做口罩属于特殊时期发了意外之财。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企业的订单由于一直没有收到款项,所以还没开始生产。

客观来讲,即使这笔订单取消,也不会影响公司原本的主营业务。比起公司业绩,投资者更担心公司高层是否涉嫌违规披露、操纵股价。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5月25日,在公司公告拿到9.7亿美元订单一周后,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总经理宁红涛辞职,目前只在金发科技担任董事。

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也有过违规被罚的记录。

2016年,当时身家超过30亿元的袁志敏,找人借了3200万元,让自己的好朋友通过两个账户买了自己公司股票,利用内幕消息,赚了32.7万元。此后事发,袁志敏因为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罚款58.9万元。

这些“前科”,都加剧了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的怀疑。

袁志敏的塑料往事

袁志敏的那笔内幕交易,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老板,大可不必。

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违规操作,袁志敏在公众面前大概不会留下什么黑料。他学习成绩优异,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上世纪90年代初白手起家创业,把金发科技做成了东亚地区改性塑料行业龙头。

据南方网报道,刚创业的时候,袁志敏的公司只有一台摩托车、一部电话、四张办公桌。他经常骑摩托车给客户送货。骑摩托不方便的时候,就用麻袋背着坐公交车送货。

为了给一位深圳客户送货,袁志敏曾用板车拉着两袋料,坐火车去了深圳。到了深圳后,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费,他还拉着板车在烈日下走了两公里。

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从1993年到现在,金发科技近30年时间,一步步成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而且公司经营稳健,基本面良好。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共有8家上市公司,2019年,金发科技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利润规模上,都超过另外七家之和。

能把规模做到这么大,离不开公司在主营业务改性塑料方面高于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对研发的重视。

从盈利能力看,近五年来,金发科技总体毛利率水平低于另外四家可比企业,不过和其他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主要是因为金发科技的规模大,除了改性塑料之外,还有材料贸易、再生塑料等毛利率较低的业务。

比如今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品营收23.6亿元,营收规模仅次于改性塑料,不过毛利率只有5%,这无疑会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如果只比较改性塑料的毛利率,公司则处于行业前列。以2019年为例,另外四家可比企业改性塑料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5.59%,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业务毛利率为19.44%。

改性塑料需要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对通用塑料材料进行性能改善,这对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的要求较高,研发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后期发展。

从研发投入的绝对值看,近三年,金发科技研发费用累计达到31亿元。金发科技贸易业务营收较高,剔除这部分与研发无关的业务,研发费用占非贸易营收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左右,居于行业较高水平。

从公司内部看,金发科技的研发费用也一直明显高于销售费用。如果这些数据属实,说明公司还是在踏踏实实搞研发,技术、业务基础都比较扎实。

何必强调口罩?

口罩概念的爆发,让不少投资者在今年关注到了金发科技。但在口罩背后,近两年也是金发科技的扩张、转折阶段。

我国改性塑料市场有7成份额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数千家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只能争夺剩下的3成市场。

改性塑料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两大领域。过去几年,这两个领域下游消费不振,对改性塑料的需求也在减少。再加上行业竞争加剧,国内改性塑料产能提升,2011年至2017年,金发科技改性塑料单吨毛利从3000元下滑至1700元。

2018年公司迎来了转机,随着行业里的小企业被淘汰、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放缓,金发科技改性塑料的盈利能力逐渐修复。

金发科技还在2019年完成了对宁波海越新材料(下称宁波金发)的收购。宁波金发的主营业务是聚丙烯,而这正是生产改性塑料最主要的原材料。

通过收购宁波金发,金发科技完成了向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盈利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2019年,宁波金发实现净利润3.1亿元,占金发科技总利润的四分之一左右。

除此之外,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也是金发科技如今的利润增长点之一。除了医疗健康产品外,在金发科技的所有产品中,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毛利率最高。

近年来全球各地纷纷出台限塑令,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得以大幅提升。目前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分为PLA和PBAT两种,我国PLA技术不够成熟,主要依赖进口。但我国PBAT技术已较成熟,占据全球总产能6成左右,金发科技正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告诉市界,目前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70%—80%都是销往国外的。

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严格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产品的使用,给塑料污染治理明确了“时间表”。这被解读为史上最强“限塑令”。

“限塑令”的出台有利于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开拓,长远来看,这或许会是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布局早、盈利能力强,还注重研发,这些让金发科技一步步成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可无论是改性塑料还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这些产品都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大,溢价能力有限。跟年初的口罩比起来,这些业务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利润猛增,确实不够吸睛。

这样一家本身业务不差的公司,突然出现一笔买家不明的超大订单,又在三个月后突然取消。这不禁让人要问:公司真的是无辜的受害者,还是内控有问题把关不严,甚至是为炒作股价故意为之?

最后引用金发科技股吧里一位网友的话:“经是好经,就怕念经的和尚嘴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