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票房3亿,上映前因技术原因首映礼被撤,姜文第五部电影之谜

预售票房3亿,上映后却被骂烂片,是谁“毁了”姜文的第五部电影。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如果在姜文众多电影中选一部最差的,似乎非《一步之遥》莫属。

从表面来看,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投资3亿,汇集了一众影坛大腕,然而影片上映后却仅收获5.13亿票房,只看票房分账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观众评论更是扑到家,姜文的口碑神话也就此终结。

如今我们重新回望这部2014年势头最猛的新片,其实姜文在创作时以及上映前后还是做了很多努力。卸下那股高期待,虽然影片质量远不及他导演的其他作品,但也并非如观众口中那般差劲。

01、

上映前夕却遭遇“未过审”窘境

我们把时间的齿轮拨回到2014年年底,那时《一步之遥》即将上映,因为上一部《让子弹飞》的成功,观众的期待值被拉满。

《一步之遥》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让子弹飞》的升级版——《让子弹飞》的投资是1.5亿,《一步之遥》直接飙到了3个亿。

《让子弹飞》里姜文、周润发和葛优三巨头聚首,《一步之遥》里姜文、葛优继续斗法,发哥虽然不在了,但姜文找来了王志文、舒淇、陶虹和文章,弥补了发哥的空缺。

为了让故事更扎实,姜文还找来王朔一起打磨剧本,王朔的小说有个特点“说人话”,这恰好弥补了姜文自嗨的毛病。

有了这么多利好消息,《一步之遥》在定档2014年12月18日后就令观众望眼欲穿,片方也趁势提前47天开放预售(2014年11月1日正式网络预售),每天票房都是数百万级的增加,短短19天预售就达到1.2亿,形势一片大好。

姜文自己也放出豪言:要把同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干趴下(内容来源:《都市快报》报道)。

转眼到了上映月,姜文还在卖力宣传,然而事情却毫无征兆地起了变故——先是媒体场因“技术原因”被取消,随后《一步之遥》被传“未过审”,没多久原定12月8日的首映礼也被撤下,三千名从世界各地赶到北京的影迷一时间面面相觑(内容源自:华夏经纬网报道)。

对于突发的种种“意外”,片方也正式发布致歉声明并做了解释:审查工作末尾出现了新的情况。

什么“新的情况”声明中没有具体交代,但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意见表”倒是可以提供参考。

在这份“意见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及意见栏详细写着具体的修改意见,主要包括情节、台词、画面低俗,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内容也需要调整。

与此同时,参演演员那英也在社媒发文透露自己要去为新改的台词重配音,并表示影片中“钟三钟四、花国”等词都做了修改。

这份意见表可不可信?对照正片和那英的社媒动态来看,皮哥认为还是可信的。不过我们也能看出影片问题不大,至少没有伤筋动骨,并且“不适宜内容”都已直接点出。

片方在12月初进行了紧急修改并重新提交审核,12月12日广电总局审查后又给出了重申通过决定书,《一步之遥》的18日上映也未受到影响。

虽然“场外事故”连连,但并未影响到影迷对这部新片的期待,“未过审”反而给影片增添了一份难以抗拒的神秘感。

在热度持续发酵的同时,影片的预售票房继续攀升,12月17日(即上映前一天)已经逼近3亿。

照此速度,《一步之遥》上映后达到20亿票房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片方也自信表示,这部新片超过4年前的《让子弹飞》票房(6亿)没有任何压力。

02、

预售票房3亿,正式上映后总票房却仅有5.13亿

没有人会想到有口皆碑的姜文会在这部新作品上“翻了车”。

从12月18日《一步之遥》正式露面当天开始,网络上就一边倒给了差评,观众纷纷抱怨“完全看不懂电影在拍什么”。

姜文的拥趸史航等影评人纷纷失声,豆瓣上的评分只有6.2分(16万用户参评),创造了姜文的最差战绩。

口碑的崩塌,也让电影的票房断崖式下跌,最终《一步之遥》的票房只有5.13亿。

奇怪的是,《一步之遥》虽然恶评如潮,但几乎没有人把它划入烂片的行列,观众评价的关键词主要还是“看不懂”。

有一个粗俗的评论精准地概括了这部电影:《一步之遥》就是一坨华丽的屎。

皮哥在这里也要承认,影片上映后我第一时间去影院看了本片,观影感受是:影院的沙发很软,我第一次有了在影院想睡觉的感觉。

03、

姜文的《一步之遥》,作为姜文的第五部电影,离神作真的只差“一步之遥”?

多年后重温这部影片,还是能看出姜文的良苦用心。

《一步之遥》是一部很姜文的电影,影片改编自“阎瑞生案”,借古讽今,是对当下社会物欲横流现状的一个深层思考。

《让子弹飞》的结尾,张麻子的小弟们离开大哥前往上海,而《一步之遥》则承接了《让子弹飞》,将故事设置在了大上海。作为“北洋三部曲”第二部,本片时间依旧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当时盘踞上海的军阀武大帅之子武七(文章饰)受辱,找到了前清遗老马走日(姜文饰)求助,影片开头两个人的对手戏明显是向《教父》致敬。

随后马走日闯荡大上海的法租界,和多年好友项飞田联手策划了“花域总统”选美比赛,完颜英(舒淇饰)成功加冕。

马走日和完颜英再续前缘,两人约会之际,完颜英陈尸荒野,马走日成了头号嫌疑人,他找来武七的姐姐武六(周韵饰)希望帮助自己洗刷罪名,却阴差阳错救下了项飞田,项飞田却将马走日当做加官进爵的筹码。

马走日和项飞田反目成仇,他们的对决本质上还是《让子弹飞》里张麻子和黄四郎的对决。

一个是马走日,一个是项飞田(象飞田),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马走日的脚步永远赶不上“象飞田”爬升的步伐。

姜文在拍摄《一步之遥》时又回到了《太阳照常升起》那个调调,他极其自我,将爱情、喜剧、歌舞、讽刺、悬疑、致敬等元素熔于一炉,烹制出一道色彩丰富但味道奇绝的盛宴。

影片被他浓烈的个人风格所包裹,能明显感觉到姜文在创作过程中整嗨了,满足自己优先于讨好观众,导致在拥趸看来,《一步之遥》拍得很姜文,而在普通观众看来就是故事割裂,节奏失衡,台词古怪,完全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一步之遥》和神作的距离还真就是一步之遥,姜文差的不是才华,而是对才华的节制。

如果在他拍片时,有个大佬能在旁边监督他,拦着他放飞自我,那么他是能拍出雅俗共赏的好电影的。可惜《让子弹飞》的成功让姜文的话语权达到了顶峰,一切都是他说了算,最后拍出个观众不买账的《一步之遥》也就不足为奇了。

04、

上映后被群嘲是否符合客观?

不过令皮哥奇怪的是,在国产片里,豆瓣评分6.2已经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一步之遥》 再怎么差,也不至于沦落到被全网群嘲的命运吧。

而且6年过去了,《一步之遥》豆瓣评分已经爬升到了6.5分。

我们做个简单的算术。

当年16万人给《一步之遥》打出的平均分是6.2分。

如今25万人给《一步之遥》打出的平均分是6.5分。

这意味着后面打分的9万人给《一步之遥》打出的平均分超过了7分。

姜文的电影向来是第一口辛辣,越品越有味道,《一步之遥》的评分走势,也基本符合他电影的特点,皮哥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之遥》的评分最终会破7分。

一部7分的电影应该是褒贬不一,甚至于褒奖大于贬低才对,一边倒的差评一定有问题。

在知乎上,有人给出了这样的分析,大意是说,这是片方的营销策略,《一步之遥》本身是一部70分的作品,在上映前几个月先把势造足,给观众100分的期待,靠预售赚回成本。

随后有组织地把自家影片贬低成50分的烂片,这样普通观众再去看影片就会觉得“原来这部片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烂”,这样反而帮影片赚足了路人缘。

皮哥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熟悉姜文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个极度自恋的人,《十三邀》里,他说最欣赏的作家就是自己,在《让子弹飞》里他刚说完“要站着把钱赚了”,怎么一扭头就在《一步之遥》里玩弄这样的小阴招?不可能!

再进一步说,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姜文太知道怎么讨好观众了,他完全可以趁热打铁拍出一个《让子弹飞2》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犯不着折腾三年, 然后用这些盘外招赌一个难以预测的结局。

最后姜文也绝不是故弄玄虚玩高深,在谈到《让子弹飞》时,他就说许多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过度解读让他吃惊,后来在拍摄《邪不压正》时,片名原本叫《侠隐》,姜文是害怕别人说他故弄玄虚,才专门将片名改成了《邪不压正》。而且姜文自己也说了,一部电影最难的不是讲故事,最难的是不讲故事。

所以《一步之遥》就是姜文自己的真情流露,是他真心想和观众展开的一场灵魂对话。

05、

一边倒差评的本质

皮哥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影评人那里!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步之遥》上映之际,一大批影评人等着吃这块蛋糕:分析剧情,收集金句,吹捧票房,甚至有的连蹭热点文章都提前写好了。

结果,影片一上映,影评人懵逼了。

为啥?影片太过晦涩。

影评人渴望看到一部《让子弹飞2》,结果却等来一部《太阳照常升起2》。

这种局面在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上映时就出现过,但那时社媒平台的影响力还很一般,也没有那么多专门的影评人,公众对电影的审美还没那么强烈,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但2014年就不同了。手机已经普及,社媒已经兴起,一大波人已经养成了先看口碑再决定是否买票的观影习惯。

所有人都在等第一手的热评。

但《一步之遥》太晦涩,影评人找不到角度吹,大V有想法但也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只有不说话。

沉默未久,一些急不可耐的影评人坐不住了,开始说《一步之遥》是烂片,说“姜郎才尽”,说影片烂得五彩斑斓。

其他人瞬间响应,天下义士纷纷向姜文投下了臭鸡蛋,一边倒差评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

在影片上映几天后,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他们试着找角度重新品味本片,有人从片子里找到了致敬、搞怪梗,有人从《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之间找出了姜文的历史观,有人解读出了各种隐喻,有人扒出了姜文对娱乐圈的嘲讽.....

总之,姜文先是完成了创作,一大堆影评人又完成了第二次创作,因为姜文电影的特质,导致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而观众读到这些评论,理解或者曲解了姜文的点后,可能都到了数月、数年之后了。

而一部电影的上映期最多不过两个月,《一步之遥》来不及等到欣赏它的观众,就匆匆下线了。

许多艺术影院里,一部电影可以上映一年,它一定可以等到欣赏它的观众,《一步之遥》其实更适合以这样的姿态和观众见面。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往往就是艺术片被包装成了商业片匆匆上马。

《一步之遥》的折戟说明中国的电影市场还不够成熟,投资人过于功利,影评人也不太靠谱,缺乏对观众的正确引导,而观众的审美还处于在类似《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电影带来的热血狂欢中。

当然《一步之遥》并没有那么好,尤其和姜文其他作品相比,缺点很明显。但对于这样的作者型电影,皮哥认为保有一些包容度更为合适,也能够帮助电影行业以更良性的姿态发展。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