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谣言“挺吓人”,“北京大妈”直播辟谣为居民提个醒

“疫情在家期间各种带货直播见多了,可是辟谣直播还是头一次看,新鲜又长知识。”8月14日下午,在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居民刘阿姨和同伴们边看边乐。当天,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联合北京大妈有话说新媒体平台,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疫情谣言勿轻信”疫情辟谣直播专场。通过“北京大妈”主播风趣幽默地讲解防诈骗案例解析、网络谣言辨别技巧、防疫知识有奖问答三个环节,让社区居民及线上中老年用户,增强谣言免疫力,筑牢防疫、防骗两道心理防线。

除了在活动中心的线下会场,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还有大量观众“线上聊辟谣”。“现在疫情形势虽然缓和了,但意识一定不能放松。而且,越是容易松懈的时候,越要敲响警钟。”海淀区甘家口市民活动中心主任赵少芬介绍,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大部分时间都是闭门在家,不少人选择上网打发时间。但是中老年人在学习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也让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借老人对网络不熟悉的特点,进行诈骗或散播谣言。一些诈骗分子还利用疫情热点,升级诈骗脚本套路,利用中老年朋友担心感染的焦虑情绪和对病毒防治不了解进行诈骗。

“六个一律八个凡是”防诈骗

直播一开始,“北京大妈有话说”的两位主播就跟大家聊起了一个“保健品诈骗”的典型案例。近期,王老先生摊上个糟心事儿。他接到诈骗电话,买了20多万元的保健品。意识到有问题后,他想办理退款,结果又接到一个电话称“可根据国家政策上门退货”,引导他向“有关部门”又交了6万元的“保证金”办理退款。结果可想而知,老先生里外里被骗去26万元。

“北京大妈”主持人告诫大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尤其像遇到大街上填表等情况,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购买的保健品涉嫌诈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报警。

同时,主持人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防骗彩蛋”:“我们有个‘防骗顺口溜’,大家可以记住‘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

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安全账户,一律挂掉;

遇到短信有链接,一律不点;

遇到微信不认识的人发链接,一律不点;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骗子;

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骗子;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骗子;

凡是声称“家属出事”速汇款,骗子;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骗子;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骗子;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骗子;

凡是陌生网站登记银行卡信息,骗子。

疫情谣言辟谣有技巧

疫情期间,还有一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谣言传播甚广。此次直播也盘点了疫情期间的7大类谣言,包括病例、食物、病毒、政策、民生等。同时,主持人也送上识别谣言的技巧方法:

第一类:关于病例——称“某某地有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见。

戳穿技巧:

关注当地卫健委账号。通过官方发布的疫情报告,即可轻松识破此类谣言。针对此类谣言,权威媒体通常都会快速进行查证辟谣,因此很容易搜索到真实信息。

第二类:关于食物——“某某食物中检测到新冠病毒”这种谣言最让人揪心。

戳穿技巧:

此类谣言从食物下手,造谣某种食物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呼吁大家不要食用。

戳穿这种谣言,谨记最根本的一点: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可能出现气溶胶传播。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第三类:关于病毒——伪科学最唬人,如声称核酸检测“混检”结果不可靠;新冠病毒变异了;治愈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依然有传染性;蚊蝇可以传播新冠病毒;中国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等。

戳穿技巧:

这类谣言披着伪科学的外衣,把“没人比我更懂病毒”演绎得惟妙惟肖。针对这类涉及病毒研究,看似“科学”的谣言,谨记原则:权威来源+国家级专家——从权威来源获取国家级专家的意见。切勿听信小道消息和不专业人士意见。

第四类:关于政策——对相关人群最具欺骗性,比如疫情期间会出现一些关于交通管制等方面的“小道消息”。

戳穿技巧:

此类谣言与政策挂钩,对特定相关人群有极大欺骗性。识破这类谣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向相应机构进行求证。比如,看到“北京多条高速公路双向封闭”这种对交通出行影响重大的消息,切勿轻信,可向首发集团或122报警服务台进行求证,即可了解真实情况。

第五类:关于民生——转发涉及民生的谣言,非常容易出现在“相亲相爱一家人”这样的家庭微信群里。比如“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了,一定要静置两小时以上才能用。”“海鲜大市场就要闭市了,看来海鲜都不能吃了。”

戳穿技巧:

如果你在家庭群看到这样的谣言,请及时辟谣,将官方消息转发进群,不要放任谣言越传越远。

第六类:关于细节——“凭空捏造”型。造谣者绘声绘色编故事,细节丰富,情绪饱满,比如将前一段北京新发地疫情中第一例确诊病例“西城大爷”,就被描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可恶形象。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国家卫健委专家都为“西城大爷”及时准确提供信息、就医做好全方位防护等正确做法点赞。

戳穿技巧:

从官方媒体渠道获取信息,不偏听偏信。

第七类:关于热点——猎奇内容最不靠谱。这些“热点谣言”最抓人眼球。比如“专家认为北京新冠疫情可能将全面大暴发?”“鄂牌车车主因新冠肺炎去世未挪车”等。

戳穿技巧:

这类谣言都极富想象力,有的夸张,有的煽情,有的耸人听闻。遇到类似信息时,先冷静思考一下。巨大的数字、戏剧化的故事、夸张的结果,这些通常都是精心编造的谣言,大多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关注。

“这些谣言大部分都在微信群看过,好多还真不知道是假的。”现场看直播的一位居民不好意思地表示,之前他在网上看到一些“挺吓人”的说法,“听完辟谣直播,我就明白了,还是不能乱听小道消息。”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可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