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战争,血与泪之地

本文作者:vicky刺猬

1.

帕斯卡在《思想录》里感慨的“以河为界的荒诞正义”,就是杀死同岸的人是凶手,但如果被杀死的人是来自对岸,杀人者便成了奋勇杀敌的大英雄。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说:难道人类有史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就是为了创造诸如国家、民族、文明等各自为战的意义系统,以意义驱逐人性,驱逐人基本的自然权利。从此将人分区隔离并监视居住?

我们用电影重现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而不是渲染恐惧或者激发仇恨。战场,是一个充满死亡和恐惧的世界。战争并不会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毁灭。

斯皮尔伯格在他的战争题材影片里会加入人道主义的思考,所以他的电影总是能引人深思。《辛德勒名单》里,穿红衣的小女孩走过黑色的大屠杀街道,天真纯洁的孩童,被死亡强大地包围着,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对战争的残酷更加触目惊心。在《拯救大兵瑞恩》里,八个士兵并不是为了虚无的目标去送死,而是为了完成一位母亲的等待,国家的荣誉与母亲的形象重叠,让战争有了感人肺腑的说服力。

《1917》的长镜头给观众真实的战场体验,一边是盛开的花朵,一边是腐烂的尸体,自然如此美丽,死亡却如影随形,一个士兵的生命如同蝼蚁般无足轻重,观众对“炮灰”这个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浴血华沙》对战争的血腥程度近乎白描,对纯洁的少年被战争摧毁的心理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结尾,当满目疮痍的战场变为繁华热闹的街市,真是让人五味杂陈,潸然泪下。

2.

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揭示的,即使是集中营,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游乐场,哪怕它转瞬即逝。你可以摧毁我自由的创造,但不能摧毁我对自由的向往。

多拉,是优雅的公主,镜头里出现最多的是她美丽的面庞和静默的神情,话语不是很多。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时,她也只说过两句简单的话,却感人至深。第一句“带我走吧。”她穿着白色纱裙,美丽轻盈,在餐桌下吻了圭多,舍弃繁华富贵,义无反顾地投向贫寒的生活。第二句“快让我上火车,跟他们一起走。”她穿着红色的套裙,庄严圣洁地站在德国军官面前。那一刻,仿佛有光芒在她头顶笼罩,她的美丽让世界忽然暗淡无光。两次选择,是如此果敢坚毅,两句简单的话,是一个女子对爱最虔诚的宣言。

当圭多的叔叔遭到纳粹分子的欺凌,他说过一句话:“沉默,是最有力的叫喊。”即使在毒气室,他依然悠闲地脱下外套,甚至绅士地扶起那个摔倒的德军女兵。白发,消瘦的面庞,却散发着上帝般的怜悯和仁慈。

其貌不扬的圭多和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却让一家人的满足和幸福变成了街上最灿烂的风景。而当他化妆成女人,穿过层层封锁去见多拉时,如同一个勇士,在黑夜里擎起一个火炬,让那些高大的德军也显得如此委琐不堪。

而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是将猜谜当做生命乐趣的医生,当他突然再现并冒着风险与圭多碰面,仅是为一个谜条求解时,我再也笑不出了。他这个“最有教养的医生”是一个缩影,冷漠而缺乏人性;从圭多的眼神与嘴形中我们看到绝望,对一个疯狂群体的彻底绝望。

约舒亚和父亲之间的一切以游戏开始,又以游戏结束。当拥挤的火车将他们带向死亡的旅途,父亲用谎言编织了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巢,将儿子藏身其中。这谎言美好的让我们都忍不住沉湎,而父爱的深沉被圭多演绎得淡定从容。纳粹的暴虐行径在圭多的描述中只是一场游戏,而无知幼童竟也相信这是一场游戏。还有比这更可悲的对法西斯的描述吗?一个孩子,站在忽然寂无一人的集中营,睁着大大的纯真的眼睛,像一个问号,让丑陋的灵魂经受最炼狱的忏悔。

战争永远不会成为一场游戏,是伟大的爱让它成为了一场游戏。亲情,是人间伟大的力量,可以让人放弃幸福放弃生命去拯救自己的至爱。在这样的爱面前,战争终是暂时的灰尘,要被扫到历史的垃圾箱里去。

3.

“1937年的南京绝不是屈辱之城,南京一直在抵抗。”这是陆川极力想通过《南京南京》表现给我们看的。从历史记载上,可以很沮丧地看到南京沦陷后,基本上整城的中国士兵和百姓就是顺从地被驱赶着走进屠杀圈的。

我一直在想陆川为什么要重现这段历史,而且是通过一个日本士兵的眼睛。他确实很想客观地对待这场大屠杀,很想从愤怒或者悲伤里跳离出来,作为一个历史的讲述者保持冷静和反思。但是,我依然感觉到了那忧愤自始至终就存在每个镜头里。

人性的盲从,这是我在电影里感觉最深的。一个人举起了投降的手,所有人的手都举了起来。一个人勇敢地走出退缩的人群,更多的人也会紧随而出。在生命面临考验的时刻,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太深奥的问题,作为习惯群体性居住的人,本能地选择了观望和跟随。大多数日本士兵举起屠刀的时候,他们对中国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仇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机械的盲从。

4.

《送信去哥本哈根》里的 David,从集中营逃出来时,只有一块面包,一个指南针,一把小刀,却要经过希腊、意大利、瑞士,抵达丹麦的哥本哈根,这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可是,这个小男孩却又一次证明了生命的神奇。他长途跋涉送出的那封重要的信,竟然就是自己的身份证明,而等待在哥本哈根的,就是日夜思念着他的母亲。

忧伤、苦难、、疑惧、恐慌、渴望……全凝结在David的眼睛里,一个人的旅程中,他慢慢走出恐惧,学会微笑,如同小鸟一样,终于可以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之上。这种自由,在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如此珍贵。

5.

非常喜欢《敦刻尔克》的海报:一个士兵,站在炮火纷飞的海边,脚下是成千上万的尸体,孤独彷徨,但又毅然挺立。诺兰没有渲染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以一种细腻的浸入感,让观众始终揪着心,跟着男主汤米,在恐惧和求生的挣扎中逃离死亡地,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

重现战争场面,不是渲染血腥暴力,更不是激化民族仇恨,而是让人们看清战争真相,从而远离战争。这一点,诺兰做到了。电影有展现战争的残酷,但更多是对生命的珍惜和挽救。陆军一次次爬到船上,又被迫一次次逃离沉船,像海上浮萍,经历千辛万苦,最终回到了家乡。活着,何尝不是一种胜利?船艇上的普通民众,冒死来到敦刻尔克,是为了多救回几个年轻的生命。飞机上的空军,战斗到最后一刻,被俘虏也要选择活下去。 战争的无情可以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让他们厮杀争斗。但友爱又同样可以摧毁战争的防线,让人们相亲相爱同甘共苦。

诺兰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因此在电影中他极力表现的就是活着。活下去,就是对战争最大的反抗。作为英国人,诺兰在影片中毫不掩饰英军在撤退过程里对法军的欺瞒和阻挠,也尽情展示逃生中士兵之间的争斗和内讧。

汪洋冰冷的大海,不断被击沉的船只,燃油的熊熊大火,头顶盘旋的敌机,生机是如此渺茫,人如蝼蚁,只有恐惧和绝望。面前是难以逾越的大海,头顶是不断轰炸的飞机,身边是成千上万的尸体。死亡的气息就像波浪一样汹涌,生存的希望,却如此渺茫。除了恐惧,还是恐惧,无边无际的恐惧!

再庞大的军队,也由每一个孤独的个人组成。 这是一个军队的战争,也是一个人的战争。如果不是对生怀着强烈的渴求,如果不是在绝境中永不放弃,汤米,早就疲惫地沉入了大海。我要回家,这是支撑他永不放弃的理由。在这个过程里,只要他有一丝的疲惫,一秒的犹疑,死亡,就会将他拖入黑暗之中。

谁能说他不是英雄?成功,不只是获得一场战役的胜利,也是个人生死之间的战役。荣誉和掌声,不应该只送给胜利者,也要送给那些在弱境中顽强活着的人。何况战争,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正义。如果理解了战争的荒诞,就不难理解《敦刻尔克》 的电影中除了几架德机,再没有德军的任何正面影像。

6.

《生死朗读》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普通的德国人会去支持纳粹,为什么大众会漠然允许甚至狂热支持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人性的链条为什么突然断裂?

今天的人们可以选择遗忘历史,可以如同剧中米夏的同学抨击的那样,规避事件背后的真相,只审判罪恶的执行人。可是,对生命尊重的缺失,对人性价值观的贬低,对思考的打压与放弃,这才是集中营利最令人心惊胆颤的群体真相,这才是故事背后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彻骨黑暗。

审判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逃避更为严峻的问题。忏悔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在历史的群体事件里,个人的选择根本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汉娜既是一个战争的罪犯,也应该是一个受害者。很多学者形容纳粹的罪行是史无前例的“极端之恶”,而汉娜·阿伦特的“平凡之恶”的独到之处,就是指出即使邪恶如纳粹,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他们只是纳粹集中营的零件,并不需要暴力胁迫,只需要配合工作,就可以创造难以想象的邪恶。

汉娜·阿伦特写道:“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朋友的行为。持续一生的友谊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摧毁,就因为害怕错失了加入历史的潮流。他们只是在纳粹的威势面前失去了自己下判断的能力。”

7.

我很喜欢《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它以纳粹儿童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原来少年崇拜的领袖希特勒并不是他的朋友,他一直信奉的不是真相,他只是沦为被洗脑的工具……这种发现对乔乔来说是痛苦的,但也是独立思考的开始。这种思考别说对少年乔乔,就算是对任何一个德国人,都是异常艰难和痛苦的。

要知道纳粹曾创造了德国经济复苏的奇迹,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1.3%,而同时美国失业率为1.89%,用纳粹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全体工人可以带薪休假,德国成了高工资高福利国家。

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希特勒宣布开幕。会场上到处飘扬着纳粹旗帜,德国运动员经过主席台时,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比赛盛况。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体育政治和体育民族主义的狂热,被希特勒发挥得淋漓尽致。希特勒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和平政治家的形象,而很多人也为他所蒙蔽。

纳粹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纳粹精神的培育,成立了“少年队”、“希特勒青年团”、“德国少女联盟”等组织,把所有的孩子按照不同年龄都组织起来,乔乔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将希特勒视为自己的知己和导师。

而且,德国军队只花了五个星期就占领了法国的首都巴黎,比俾斯麦打败法国拿破仑三世、进逼巴黎的时间还要短。1940年6月22日,法国签署了投降书。在同一节火车车厢里,1918年11月11日,德国曾签署了战败的停战协定。在当时的德国看来,这自然是“洗刷凡尔赛耻辱”的成就。

作为精神领袖,希特勒也树立着自己的光辉形象,他是个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烟,还喜欢朗诵诗歌,欣赏古典音乐。在女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拍摄的影片《意志的胜利》里,希特勒被塑造得无比高大,他就是民族英雄,人民的救世主,人民被带入对领袖的狂热崇拜,称他为最伟大的统帅。

如果德国没有战败,现在的世界格局不敢想象。所以,纳粹德国的历史表明,国家需要发展,但不能不择手段。否则,富强一旦成了侵略别国的利器,那就是毁天毁地,变成世界性的威胁。

8.

李安是孤独的。他想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20帧的电影语言,让我们看清战争对人的身心冲击,看清每个人内心那不安的自己。但碎片的故事讲述,温吞的心理层次,让观众对酷炫视觉效果期待打了折扣。

比利·林恩身边的士兵们对国家的荣誉感淡漠,每天谈论最多的是女人和性。这样一群松松垮垮的士兵,回到国内,完全失去了身份的认同感。他们不仅要面对记者喋喋不休的提问,商人唯利是图的贬低,舞台布展工人的敌意,还有赛场同龄人的奚落。舞台的烟花,如同战场的炮声一样震耳欲聋。妖娆火辣的天女组合,连正眼都没有瞧他们一下。

电影用白描般的镜头,讽刺着美国人对“英雄”的态度。在媒体上在舞台上,不断宣传对英雄的崇拜。但在舞台下,在民众中间,不断有人在贬低和嘲弄着他们的身份。国内的短暂逗留,他们只是不停被摆拍。有商人想将他们的事迹拍成电影,开出的报酬却少的可怜,连一张橄榄球票都买不起。

最主要的是,他们发现,没有了伊拉克战场,他们的存在似乎也失去了意义。退伍回家的前景并不乐观。就像是橄榄球场的一个工作人员说的,还不如去当兵,最起码有生活补贴。待在国内,只能碌碌无为穷困潦倒。和现实的残酷荒诞相比,“只有战场上才是安全的”,他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比利在去留间犹疑不定。在伊拉克,他和战友们命运息息相关,彼此之间有信任和配合,他们需要他。回到国内,生活拮据,父母并不理解他,姐姐浑身伤疤他却无力救助。

电影最后,他和战友们,都疲惫不堪地渴望回到伊拉克,他们竟然喊出了“回家”的心声。家的温暖,不是来自自己的祖国,竟然是伊拉克。这样的悲凉和讽刺,就是李安想传达给我们的。反对英雄主义,反对战争的比利,却不得不回到战场继续去扮演英雄。这就是美国虚伪的英雄崇拜。李安这样打脸政客和普通民众,当然会引起诸多美国人的不适。

“也许我要以处男之身死于战场”,比利说。战争会让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战死沙场,这也许就是他的命运。这群年轻士兵,如此年轻和帅气,可他们的死亡,对军队和国家来说,只不过是一组数字的增加。民众都很健忘,热点一过,关注立即转移。除了他们的家人,谁又会真正在乎!

李安,这个秉承东方和平哲学的电影人,无论拍什么主题,人与外界的矛盾冲突都是他不变的母题。比利,是另一个李安。所以,看完电影,我觉得他还是在讲一个悲凉的故事。这种悲凉,在他所有的电影里若隐若现。我只是很想知道,他讲透了悲凉,又去哪里取来柴薪,给自己取暖?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