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伍家” 他们让“三在”工程深入民心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力打造“向善向美 吾爱吾家”志愿服务品牌,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伍家乡落地生根。

本期特别推出伍家乡“向善向美 吾爱吾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报道之“红燕子”篇,报道一批党员干部典型,他们以党建为引领,优化环境,夯实发展后劲,为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村级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

一、创新社会治理 调解群众纠纷

共前村党员乐当“和事佬”

人物档案

姓名:华文俊

年龄:34岁

岗位:伍家乡共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3年,华文俊正式担任村党委书记。这个有头脑有见识的年轻人,凭着一股闯劲盘活了村里的不良资产,让村集体经济得以增长,村民的收入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有钱有地有资产,共前村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在宜昌市司法局的支持下,在伍家岗区、伍家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共前村腾出了一间120平方米的房屋,设立了人民调解室。

退体村干部汪宏星等6名在村里威信较高的老同志主动来当调解员,耐心地给村民解释股改工作。调解员收集整理了村民集中反映的问题100余条,村里将乡里给出的股改资格细化,经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后一致通过,最大程度保障了村民的权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共前村顺利完成了对全村1700多人的股权分配。

“从以前的有问题找村干部扯皮,到现在有矛盾找调解员处理,调解专班从源头上处理了基层矛盾,让村干部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华文俊感慨地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宜昌。华文俊和村两委班子带领90余名党员志愿者,以“百分之百”的高标准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护佑了全村2000余名居民健康。

疫情结束后,以村党委书记华文俊为第一责任人,村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加上疫情期间表现较为突出的十余名党员组成了“红星”党员调解专班,同时发动乡贤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采取坐班与入户排查相结合,化解矛盾。

村里的王婆婆(化姓)和邻居刘女士(化姓)因楼道杂物发生了争执,调解员陈友权知道后,主动上门去做思想工作,最后王婆婆和家人将楼道杂物清理走,两家关系缓和了。

“红星党员调解专班不仅仅是人民调解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的有力推手,他们就是正能量的宣讲员、群众与乡村党委政府的联络员、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员。”华文俊总结说。

据统计,自从成立了人民调解室后,共前村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满意率达98%以上,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伍家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董淼介绍说,近年来,伍家乡深入推进“三在”工程,以党建为“龙头”,从源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红星”党员调解专班、“党员户联责任区”等一批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基层党建项目,为基层治理贡献党建力量;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纵深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激励引导村民参与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党员下沉服务居民 “三在”工程深入民心

福久源社区建设“幸福家园”

人物档案

姓名:杨琴

年龄:37岁

岗位:伍家乡福久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2015年,杨琴担任福久源社区党委书记。

2017年,杨琴牵头组织成立了小区业委会,负责协调社区居民的难题。

业委会的成员们大都是党员,他们收集居民的问题,协调物业和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在三方联动下,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居民的心气顺了,物业费也正常缴了,小区的服务也跟上了,社区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那一刻,我真正认识并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强大领导力。”杨琴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三在”工程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18年,社区居委会搬到了新的工作地点。杨琴将办公面积压缩到10%,其余90%的面积都建成开放式、温馨式的居民活动室。

除了固定的活动外,社区还坚持在妇女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据统计,福久源社区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上百场,吸引了万余人次参与,基本上做到了居民全参与,真正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

阵地建起来了,群众集中起来了,党员更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为此,杨琴要求每位社工每月必须跟随网格员走访入户,让居民感受到党和社区的关怀。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宜昌,福久源社区出现一例病例。杨琴带领26名下沉的市直机关干部守好居民的健康门和生活门,将病毒拒之门外,护佑了2400户居民的健康。隔离解除后,杨琴决定把这支党员队伍保留下来。杨琴的倡议得到了众多居民的响应,一支70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很快就组织起来了。

福久源社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市家庭教育示范家长学校等众多荣誉。

伍家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董淼介绍,近年来,伍家乡纵深推进“三在”工程在基层落地落实,党员联系群众,群众依靠组织,组织全面提升,形成了党群共建的良好局面,“三在”工程所汇集的组织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清垃圾 抗汛情 宣传文明创建

旭光村下沉党员共建美丽乡村

人物档案

姓名:刘敏

年龄:38岁

岗位:伍家乡旭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7年,刘敏当选为村党委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健全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全村治理发展的权利。旭光村119名党员分4个党支部深入到各社区,其中还有一支退役军人组成的恒弘物业支部。

村里要修葺道路,要改善居住环境,要投资兴业,首先就把党员同志们召集起来开个会,通个气。“村两委班子重视我们党员的意见,我们也要发挥作用,把村集体的发展理念传达给村民。”老党员胡以林说。

为了打造“一村一社一特色”,旭光村还开展了《“五星”党员积星管理办法》,用积星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奉献热情。

乡风建设得到大幅改善,村集体发展也得到了提升,旭光村也开始全力向伍家乡的“千万俱乐部村”冲刺。

经济建设加速跑,思想建设不能掉。

今年6月,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60名下沉党员前来报到,与旭光村结成了共建单位。

中南路一块篮球场大的空地,疫情期间堆满了垃圾,居民掩鼻而过,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卫生。7月24日,下沉党员、旭光村配合市区城管部门60余人,三方联动,清理了6个小时,将38车垃圾清走。村里在市三十中对面有一块公益停车场,成了少数人乱丢垃圾的场所,在共建单位和下沉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将这里建成了智慧停车场,既保证了村集体收入,又保护了环境;今年6月27日,全村因大雨受灾严重,又是这些下沉党员帮助清理道路,入户转移居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负责人吴杰前往受灾居民家中走访收集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多名下沉党员来到旭光村报到,他们每天都前来村里值勤站岗、宣传文明创建,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不仅让旭光村党建工作焕发勃勃生机,更为全村文明乡风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伍家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董淼介绍说,目前,市区两级下沉伍家乡党员干部826人下沉到各村(社区),补齐村(社区)工作短板,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受到了全乡上下的一致好评。

“今后,全乡将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工作,做到‘有组织承接、有工作安排、有活动开展、有实际成效’加强共驻共建,共同打造经济发展好、生态环境好、村民生活好的美丽乡村。”董淼说。

四、党建引领促进村级发展

共升村园区有了联合党支部

人物档案

姓名:章群

年龄:46岁

岗位: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章群是土生土长的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升村人,他曾被村里作为重点培养人才,到高校深造过企业管理,2008年当上了村委会副主任,还担任过村里的组织委员。

2013年前后,共升村拆迁后获得了一笔补偿金。“钱分了,这村里的集体发展也就散了。只有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发展,才能让村集体资产增值,让子孙后代都有饭吃!”章群和村党委班子的成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去给村民做工作。

2018年,共升都市工业园一期建成了,村“两委”班子带队招商,引进29家企业入驻,实现村集体收入七百多万元。2019年2月,共升村举办首次股改分红大会,1382名村民股东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243万元。共升村的村民变成了股民,每年还能享受120万元各项惠民政策,引来不少邻村人的羡慕眼光。

村民高兴地说:“还是村‘两委’班子当年的决定正确,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企业入驻都市工业园区后,共升村坚持以组织力推动生产力的理念,吸收了园区内工作的6名党员成立了第四党支部,由村党委第一书记张学荣任支部书记。

第四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宣传落实政策,团结服务园区内的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园区停业两个月。第四党支部积极和村两委协调,帮助园区内企业减免了上百万元的租金。入驻企业负责人屈承义说:“园区党组织为企业解决困难,我们也要支持村里的发展。”

趁势而上,共升村推出工业园区的二期建设,可是全村目前的资金连二期建设资金的1/3都不够,怎么办?

在乡党委政府强力推进之下,乡内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汉宜、旭光、南湾、灵宝四村与共升村合作开发,共建共升都市工业园二期,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为园区的建设、发展汇集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

据了解,二期工业园即将于今年9月开园,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1500万元。

在一栋现代化的大楼里,共升村专门拿出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建设兼具党建工作、企业活动、招商洽谈等功能的活动阵地,积极探索共升村区域党建联合体,构建组织联席共促党建、项目联建共享成果、人才联动共育队伍、村企联盟共谋发展、文化联兴共树新风的“五联五共”的发展模式。

伍家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董淼介绍说,近年来,伍家乡党委积极探索破解城郊村经济发展瓶颈,按照“走出去、联起来、共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党组织联建的形式,将共联村、共升村、火光村、南湾村等7个村进行党建、项目、资源联合,推动区域内资源的优化整合,走出了一条有伍家乡特色的区域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