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在屡遭背叛之后,依然执迷不悔地说:“一个人是地狱,两个人也是地狱,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
这话透露出松子内心深处永远没有泯灭的缺失,她缺爱,她成了她这一生努力的源动力,因为缺,总想要弥补,因为缺,总想要得到,于是乎,就成了她的命运。
易烊千玺曾说:
“所谓命运,是在某一时刻,你明知道自己有千万种选择,却永远只会选择那一条路。”
卡尔·荣格说:
“性格决定命运。”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冥冥之中被命运摆布而浑然不知。而松子最终走上了绝路,实在是让人为她感念命运的不公。
松子为什么会走上绝路呢?都有迹可循。
01.爱的方式不对
书中有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她问龙洋一:
“你爱我吗?”
“我爱你。”
(重复三次)
……
“你多说几遍,我想听。”
“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你像不像她一样,总是不断地向自己的男友和老公反复确认“他究竟爱不爱你”。
你知道吗?爱不需要一再确认,你若感受不到的,就不能算爱,所以尊重你的感受,不要去确认,而是要用心去体会。体会不到,那就是没有得到,没有得到,你可以去要求、去争取、去控诉,如果还没有,你可以离开而不必留在原地自取其辱。
这一点松子做不到,而且她付出成瘾,似乎怎么也停不下来。
于是,松子的爱就变成了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式的牺牲。
而且她几乎不要报答,其实,松子给了别人百倍的爱,仅要一点点回馈,过分吗?
一点也不过分。
但她的爱不可能会有正向反馈,因为她“不会爱”。
她的爱只有付出、不谈得到;她的爱只有牺牲、没有边界;她的爱只给别人,不给自己。这样的付出,得不到尊重。
另外,她依赖性强,习惯把自己的幸福和未来,跟男人绑定在一起,这个叫托付心理,或寄生心理。
要知道,藤萝植物再娇嫩美好也只能靠别人过活,所以,爱的方式不对,你再努力也无用,没人会念你的好。
02.缺乏自我
恋爱中我们经常说“我爱你”,有些人以为“爱”是重点,有些人认为“你”是重点,但其实“我”才是重点,这是所有爱的前提。
松子一生都在追求男人的爱和认同,这是她获得自我价值感的途径。
但人要完善自我,才有资格谈爱。
没有自我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真正的爱。
什么是有自我?有自我就是对自我的价值有肯定,对自我的付出有掂量,而不必用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来确认自己。
同时有自我的人,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一定要去选择那些他的身上有让你欣赏的地方的男人。
像松子,她投向一个又一个男人,其实只是因为这些男人给了她一点点好,而并不是因为这些男人有什么值得她欣赏的地方。
你的伴侣其实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的选择就藏着你的价值取向。为什么很多女人结婚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她选择了品质很差的男人。
那么为什么她会选择这些品质很差的男人,是因为她并不是因为欣赏这类男人的某些优秀品质而爱上他们,而只是因为他对她曾经很好过,于是她就爱上了。
他值不值得你爱?他根本就不值得你爱,你为什么爱?因为你没有自我,所以才没有主见,不会选择。
有自我的人则不会这样,她对别人的爱,有限度,要被尊重才再付出,不被尊重,她就收回来,这样的女人自然在男人心中更有价值,更珍贵。
所以,始终低自尊,没有自我的人招来的往往都是渣男,而且如果这种心态不改变,再换多少个人也无济于事。
所以女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妄图靠换一个男朋友,新建一段亲密关系去弥补缺失的自我,比如靠结婚打发空虚的生活,比如生个孩子,让他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等等,这些都解决不了问题,你最重要的是重塑自我。
03.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人看书后发出这类评价:
“松子就是自己作,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
“她为什么不能选对一次?”
“可怜又可恨。”
“自作自受。”
的确,松子漂亮,聪明,努力,原本可以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走得很远很好。
但松子小时候认为父亲偏爱病弱的妹妹,为了得到父爱和关注,她学着小丑扮鬼脸,终于把不苟言笑的父亲逗乐了,从此她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讨好可以得到别人的爱和关注。
如果她不需要讨好就能得到父亲的关注,那么她就不会养成讨好型人格,也不会埋下悲剧的种子。
很多人用了一生都无法治愈童年,原因就在于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松子一再经历“强迫性重复”痛苦,宁可活在熟悉的苦痛里,也不愿意尝试未知的幸福。
那么,是不是原生家庭就给你施了魔咒,缺爱的女人的“讨好型”人格就不能改了吗?
04.梅娘说:
原生家庭虽然对人的影响极大,且会持续很长时间,但那并不是终生的,也不是不可逆的。
有些人原生家庭不幸福,凭着后天的塑造和努力,最终也能完成了自我救赎。
关键还是要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自省。缺爱女人的讨好型人格怎么改?注意这四点,你会走上美好人生。
首先、你要经济独立。
松子经济上很独立,无论做哪种工作,都能靠自己双手打拼,做得很好。
她不断解锁新技能,从国文老师到超市收银员,到桑男浴女,到监狱女囚犯,再到考取全国美发技师资格证当美发技师。这是基础,松子有走出讨好型人格的基础,可是现实中可能还有很多女性,这一点都不曾拥有。
其次、女人要人格独立。
松子最大的问题是人格不独立,忽略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自我肯定,所以看不清本质,才会一再选错人,走错路。
她的遭遇再一次证明了:人格独立比经济独立更重要。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说:“我一无所有,所以我的真心才可贵。”
大错特错!
在没有独立、完整、健康的人格之前,你的爱毫无价值,你的深情只是自以为是,别人不会珍视,更不会感激。
再次、要学会麻烦别人,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记得书中写道一幕:松子和小惠一同回她家,小惠大声对着对讲机喊:“我回来了!”
她的男人立刻温柔回答:“你回来啦。”
松子听后从此躲着小惠再也不愿意去小惠家里。
“你回来了”这句话是松子毕生所求的,可是她似乎永远求而不得。其实不是你求而不得,而是你从来都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你就没有反过来想想,凭什么别人总是给你添麻烦呢?别人比你优越,还是别人比你好看?天赋人权,你完全有权力坦坦荡荡做自己,而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最后,不要让原生家庭背锅,自己要负担起自己的责任。
松子的悲剧源于缺爱。长期“缺爱”的女人,假如一直不改的话,往往结局悲惨。
可正如苦难让人沉沦,也能让人奋发一样,缺爱既有毁灭性,也有建设性。
它可以摧毁一个人,也能塑造一个人。
一个缺爱的人可以成为低自尊,贬低自我的人,也可以成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人。
每个人都缺爱,每个人心上都可能会像松子一样有一个空洞,有些来自父母,有些来自爱情,有些来自成长的痛,有些来自社会。
空洞可以不填补,缺憾才是人生常态,接受这一点,学会接纳自己,完善自我,就能走上和松子不同的路。
空洞也可以填补,但是需要你先完成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然后自己愿意承担起自己应有的成人的责任之后,再去填补,且这种填补不需要你牺牲自己,你要在别人踩到你边界的时候“shut up”。
如果你也是像松子一样的缺爱的女人,那么你值得拥有《被嫌弃的松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缺爱的女人,如果不加反思和控制,将会走上一条多么悲惨的绝路。它会让你警醒,会让你成长,会让你找到摆脱自己不良命运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