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10条“绝壁天渠”,震撼!

愚公移山的故事
我们无法考证
但是战胜自然的奇迹
我们七星关就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星关区生机镇群众在千岩万壑中,手持钢钎錾子,挂在一面面几百米高、刀削般的绝壁上,硬生生开凿出十条“绝壁天渠”。
悠悠岁月,真情如歌。时光在沟渠中流淌逝去,但舞动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奔涌在沟渠中清澈的渠水,还在吟哦着那苦而乐,人心齐泰山移的火红岁月。
“山河让道渠心为碑”
生机镇的“绝壁天渠”,是“缠”在悬崖上的一处奇观。
虽名为大渠,实则是一条人工凿成的引水渠。沟渠虽不大不宽,但修建时却花费了巨大的功夫。
沿渠行走,贴岩的右边,清流潺潺,润泽了一方百姓;左边,万丈绝壁,镌刻了几多悲壮。
图片
▲高流大渠
图片
▲镇江大渠
“高流大队山连山,眼望大河喊口干,屋头没得三碗水,家中缺粮又少穿。”“望着大河喊口干,吃碗米饭是奢望。”翻开毕节县志,水是生机人民最深最疼的记忆。
“宁愿苦干、绝不苦熬”,这是生机人民最豪迈的宣言。
图片
▲凿渠时用的工具
从1956年起,生机镇广大干部群众在食不果腹的条件下,用最原始的方法,先后修建了高流、镇江、镰刀湾、半边山、长岩、落涧岩、西山坪、峨峰岩、峨峰沟、孙家堰等十条引水大渠,历经数十个春夏秋冬,他们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生命之渠”。
图片
▲峨峰岩大渠
图片
▲镰刀湾大渠,又名卫星大渠
走在“绝壁天渠”上,“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书写在石壁上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似乎还在绝壁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一个浩大的工程对后世的泽被让人肃然起敬。
因为缺水,生机人民熬过了无数苦难岁月;为了饮水,生机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
图片
▲卫星大渠修建时遗留下的钢钎
图片
▲徐荣生前身系绳子勘测时留下的半截绳索
“都是奋斗出来的”
十渠绕群山,精神撼天下。一条条“绝壁天渠”,是战天斗地的拼搏,是接续奋斗的成果。
——1958年4月,镰刀湾大渠修建带头人左遗轩在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上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毛主席赠予钢笔一支,卫星大渠工程获得国务院“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合作社获得周总理签名、国务院授予的“兴建水利先进单位”奖状。
图片
▲左遗轩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的照片
图片
▲国务院颁发给镰刀湾的奖章
——1958年4月,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上,镰刀湾大渠获国务院“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生机公社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兴修水利先进单位”称号。
——1970年5月31日,《贵州日报》以《大寨花开乌蒙山下》为题,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了生机镇广大干部群众劈山引水造田的事迹。随后,中央新闻制片厂就生机的水利建设摄制了专题纪录片《高山流水》,“英雄生机”的大名从此在全国唱响。
图片
▲当年的镇江大沟建设指挥部
图片
▲半边山大渠修建人员刘启俊手拿当年拍摄的照片
“绝壁天渠”的修建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英雄辈出的悲壮历程。徐荣、单怀中、许天珍、左遗朝、胡家珠……一个个修渠护渠人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
在时光的河流中跋涉,“绝壁天渠”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激励人发愤图强,引领人砥砺前行。
图片
▲半边山大渠
图片
▲长岩大渠
“精神历久弥新”
活水从这里流出,生命从这里延伸,精神在这里流淌,信仰在这里升华。
生机“绝壁天渠”是写满初心的地方,闪耀着奋斗和梦想之光。“绝壁天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图片
▲落涧沟大渠
60多年沧海桑田,铁锤钢钎的交响、震天动地的开山炮声虽已远去,“绝壁天渠”精神就像这无声渠水一样穿越时空默默流淌,不断升华。
传承弘扬“绝壁天渠”精神,永葆赤子之心,激扬无惧风浪、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每个人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为我们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壮阔征程。
图片
▲孙家堰大渠
图片
总监制 | 敖祥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编审 | 穆立坤 编辑 | 李丹
文 | 张广为 图 | 林添伟 邓铎 文杰 牟慧松
图片
为“绝壁天渠”精神,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