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箱!来自北大考古系学长学姐的“开学礼”

开学在即,考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钟芳蓉,继收到“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赠书后,近日又收到了9家考古所、博物馆寄来的礼物。

本图源自网络

有书、有图录,有定制标尺和手铲,五十来斤的礼物花样繁多。忧心钟姑娘选择了“冷门专业”、工作没保障的网友,是不是又“慕”了?

其实,提到考古,不少人想到的是《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描绘的场景。古墓、宝藏、探险,充满神秘感和悬念的故事情节让许多少男少女对考古有了一种奇妙的幻想。考古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专业考古人这是“幸福的烦恼”。

毕竟,小说里的情节与真实的考古作业有天差之别。

你以为的考古现场

实际的考古作业现场

你眼中的考古学者

实际的考古人

你以为的出土文物

实际的文物样貌

那么,

真正的考古是啥样?

女性从事考古专业,

特别是艰苦的田野专古

会遇到哪些常见问题?

学考古亏不亏,

能学到什么,

前路究竟如何?

在钟芳蓉和她的同学们马上走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之际,北大老师、学长学姐们也通过文旅中国客户端送上一份特殊“开学礼”。

在此邀请大家一起“拆箱”,快来看看!

刚毕业的学姐说——学了11年,一点也不亏

8月初,黄莹回到北京大学拿到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回想起当年报考考古专业时的情景,她说:“当时听了招生组的介绍,感觉学了考古之后,进可指点江山、退可云游四方,于是走进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大门。”

实际的学习生活很快让黄莹认清了现实。北大自带“光环”,但当时考古专业却透着“凉气”。艰苦枯燥的田野工作也让不少习惯或向往城市生活的男孩女孩们望而却步。

转专业的同学不在少数。黄莹在本科时也给自己留了退路,修习了经济学双学位。大三结束时,黄莹经济学的绩点刚好跟专业课的绩点一样,虽然比不上理科尖子生,但保送北大汇丰商学院是没问题的。

正当黄莹打算转攻金融时,“命运的拐点”出现了。在田野考古实习课上,一位教授的田野考古经历深深吸引了黄莹。这位教授晚上跟一屋子干尸待在一起,最后发现了一个堆满了被当作厕纸用的文书的房间。

“我被他追寻历史真相的热情和把学术解读似奇闻轶事般的幽默谈吐深深吸引。埋头读书原来只是考古的表面,它的本质确实是如孩童般旺盛的好奇心引发的对未知的探索、加上严谨的推理和缜密的思考,就像警察破案一样。”

黄莹决定继续读考古学。从那时到现在,硕博连读7年,加上本科,黄莹觉得在考古学上花费的11年一点也不亏。

那么,这11年学习获得了什么?黄莹认为,考古是一门既需要理论又要实践的学科,既有较其他专业更直观和强烈的实践与理论冲突,还有彼此间碰撞带来的反思和改进;既有田野生活风吹日晒的劳累和疲惫,还有灿烂星河的浪漫和隔壁大娘喊你吃面的温情。

“重要的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教授们的言传身教,学会观察生活和发现美好,学会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学会从更多角度、更客观包容地看待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人群、各个文化乃至整个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学术研究的方法、目的和作用。” 黄莹说。

考古不仅是田野的学问、书斋的学问,也是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有着外行难以想象的挑战,也会给坚持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博士四年级时,黄莹在法国待了一年,暑假时参加了南法蒙彼利埃一个罗马港口遗址的一季发掘,现在仍对法国考古的“探方”记忆犹新——被挖掘机挖得犬牙交错。“一般看到大家只管刮面和挖土、基本不画地层,我对这种发掘方法十分震惊。后来发现当地基本是石头遗址,发掘时着重考虑石头的地层学,才了解到这也算是因地制宜的有效办法。”在考古工地上,黄莹感受到不同学术系统的思维差异。类似的交流刷新了许多既有认知,也历练出踏踏实实、不急功近利的品格,让黄莹更着迷于田野工作。

在田野作业中,黄莹还切身体会到女考古学家的风采。在一次发掘行动中,由于资金紧缺,大家只能住自带的帐篷,有几个晚上遭遇暴风雨,几顶倒霉的帐篷可能因为地钉没打稳就被掀翻了。尽管条件艰苦,但她们并没有敷衍自己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洗漱化妆,下工后把自己和帐篷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在帐篷旁边的大树上挂起了吊床和秋千。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对她影响很深。

当一个女孩下定决心要把考古当作自己的事业,更多的是直面挑战:宏观上说,管理一个工地时,要如何处理地方关系,又要如何“镇”住那些想要偷懒或者搞事的民工。这时,她只能被迫成长为一个善于协调沟通且至少在表面上具有威慑力的管理者。微观上说,对于许多喜欢干净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参与田野考古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适应风吹日晒、满身黏糊糊脏兮兮却不一定有条件每天洗澡的生活。此外,还有女性在生理期的可能遭遇的疲惫与不适——布洛芬可以缓解经痛,但却不能弥补下降的体力。这只能靠平时保持一定强度的锻炼来保证自己拥有较为健康的体质。而真切认识到女生与男生在平均肌力上的差距,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女生来说,光是练习用手铲又快又平整地刮面,都可能手指麻手臂疼,更不要说其他体力活了。还记得第一次学习勘探时,打个差不多4米就磨破手皮也拔不出探铲了,与女生们一副吃力的狼狈样相比,男生们还在比较气定神闲地往下打;在把坑里的土往外送时,女生确实不能一手一桶满满的土轻松往外倒。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各种铲子的使用上,女生还可以使巧劲儿来把活儿干得漂亮。

“考古学家不是挖土技工,而是人文学者。”今年毕业的黄莹选择去往高校从事考古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一来工作时间和学术氛围比较自由,二来希望在新的平台上一展拳脚,专攻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她,目标是做好港口遗址研究。“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囿于象牙塔,坚持探索,努力做贡献。”

参加工作多年的学长说——“考古给了我一种视角”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丝路文物展”“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这些展览有一个共同的策展人,他就是一口气读完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硕博的闫志。

但在北大读本科那会儿,闫志更爱旁听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的课。“那时候觉得考古系的课程听起来专业性太强,有些提不起兴趣。而哲学等学科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很强,老师在台上旁征博引,当时只觉叹为观止。”

闫志对考古学“开窍”,是在上了研究生以后。经历了本科的基础训练和田野实习,再回到课堂,闫志一下感知到考古学思想的广博和精深,领悟到“考古实际是以一种宏观思维看待历史、社会的视角和方法”。

整整11年的学习和训练后,闫志成为一名策展人。闫志从考古视角中走出来,跳出考古看考古材料,以“去考古化”的思维和求新求变的观念,诠释他心中考古的真正意义:考古是一种视角,而非工具。

闫志的策展设计因而常常别具一格。闫志总是第一时间定位其所在的历史坐标,从而让一件件文物跟现代时空形成奇妙勾连,进行悠久深长的历史与今天对话。在一次青铜文化展的策划中,闫志并没有按照国内青铜展注重礼器礼制层面的策划思路,改用族属的概念,以器物对应人群,反映社会形态,最后独特的展览呈现博得观众广泛好评。“考古专业训练给了我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一个是开放性心态,博取众长,另一个则是运用时空框架,迅速建立历史坐标,梳理信息,形成决策。”

如今,闫志回到了高校任教,希望把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传递给年轻人。走出大众的视野后,他的内心很平静:“公众也许更关注出土文物,但学者需要关注文化流变。考古,是在拼接历史的碎片,用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重建古代生活,发现实际的文化形态。”闫志认为,以如此视角看待日常亦多有助益和发现。比如,在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同时又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如何了解当代某个社区的居民身份结构?闫志提出,可以通过对居民日常废弃物大体了解该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考古也是一种翻检古人 “垃圾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古代社会进行的时空交流。这就是考古视角。

毕业于经管学院却对考古心心念念的师哥说——“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考虑学考古”

田路在北大就读时的专业是财务金融专业,属于所谓热门的“显学”。田路那一届,考古系的学生不超过20人。现在来看,这一届考古系的同学们实际从事考古文博工作的人数比例不高,有百分之二三十,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企业、高校工作的同学,发展也还不错。

如果重新报考高考志愿,田路说会考虑考古。“因为我是一个历史学的爱好者。甚至在今天,也不排除未来有某个契机,在能够平衡自己的生意与个人爱好的情况下回归校园,单纯为了求知而报读相关专业。”

田路认为,整个社会对于考古专业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考古文博是和历史学紧密联系的,而历史学其实是和中华文化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历史研究的繁荣、文博收藏的发展、文博衍生产品的流行等,都在激发大众对考古文博的兴趣。此外,还有像马未都、易中天、纪连海等擅长传播的老师们,也助推了一波考古热。”

田路还认为,在今日中国,即便从世俗的角度来考量,考古专业的职业出路也不会差,个人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在大型拍卖公司,考古专业科班出身是非常受欢迎的。又比如,当今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有优秀专业素质又愿意投身教育的专业人士会获得优厚的回报。“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更加繁荣富裕的社会,会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供养学问,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问。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文化、文博、收藏、文化衍生品等相关的市场活动会更加繁荣,就业机会和待遇也就更好。”

成果丰硕、著作等身的老师说——考古就是沉潜之务,猎奇心态要不得

迈得开步子又坐得住冷板凳,这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带学生最看重的。而这种素质也是他从宿白等老一代北大考古系老先生们身上原原本本传承下来的。

回忆起当年参加北京大学考古硕士专业考试,陈凌印象深刻:老先生的问题很刁,跨越的时空很大。

“这是什么?”

“沙发”

“沙发上有什么”

“布”

“布是什么”

……

陈凌说:“考古学的研究往往是由一个点看一个面,解答遗迹现象,然后再接着追索,抵达人类文明流变。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在田野上。”

有一回,陈凌带学生进行田野考古,他指着出土的女尸说:“以现代的技术,知道她得了什么病不难,但咱们学考古的更得知道病因,还要追索当时的生活状态,了解当时社会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这就是分析现象以求本质。别看考古是‘土’的,它解决的是终极关怀。”

面对考古引发的这番热闹,陈凌说:“考古怎样惠及民生呢?就是得更好呈现历史和文化信息,引导公众关注历史的脉络和走向,提高文化素质,塑造地方品位,让文物或遗址的存在成为一地百姓的自豪,才能获得更多支持和正向关注。这里面猎奇心态最要不得。”

“把时间花在嘴上,就没时间花在腿上。考古就是沉潜之务,板凳要甘坐十年冷。”这位成果丰硕、著作等身、跨学科研究能力很强的丝绸之路考古专家就是一直这样要求自己。2019年12月底,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年度大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开幕,汇聚了新疆11家博物馆的70件(组)珍贵文物。别致的章节涉及和精心设计的文物铭牌,将新疆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展览大获成功,作为策展人的陈凌却有意避开公众视线,隐于幕后。“不一样的新疆呈现出来就很好了,我的本职是做好学术带好学生。”

陈凌给学生开的书单涉及哲学、艺术、地理、文学、历史、社会学,纯考古专业书籍反倒不多。到实地做田野考察时,陈凌也是“奇招百出”,他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大胆推测,严谨论证。“脑子里有多少,眼里就有多少,手上也就有多少。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的水平高下立判。”陈凌回忆起自己曾面试的一位美国留学生,这个学生学的是意大利文学,研究《神曲》。陈凌的提问选取了《神曲》中“炼狱”的一个片断,让其描述场景的细节及其隐喻。“如果一个人在所擅长的领域搞通了,就证明他真下了功夫,也有能力贯通其他领域。”

对于毕业生的工作选择,陈凌看得很开。“继续做考古的很好,没从事本专业的也没问题,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能用考古训练的思维解决问题,就都是好样的。”

短评

少一些“近视”,多一分纯粹许志敏

临近开学,留守女孩钟芳蓉考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话题又热起来了,“吃瓜群众”真是为这位姑娘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操碎了心”。

在考古新闻频上热搜的年代,考古学本身仍是个大冷门。对不少看客来说,寒门学子、高分学霸选择这样的专业属于意外,对钟姑娘未来表示担心的人们则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专业转职业过程中的“提质增效”——没有“钱途”,就无生存出路,从业者少,发展空间就小。这类看法还是立足现实考虑的心理和基于“冷门”领域的眼光所致:现实心理主要是未来生活的着落,“冷门”领域则是现实里的神秘陌生。

喧嚣的背后是浮躁和急功近利,过于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总想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可人生理想岂能用冰冷的数字去衡量,那些立足现实的考虑、对“冷门”领域的一知半解只会让误解越走越深。正如有些人往往习惯于享受成果的喜悦,而很少去考虑成果形成过程中的焦灼与反复。更何况,以立德树人为任的高等学府也绝不是培养功利主义的温床。

事实上,无所谓“热门”“冷门”,个人兴趣是自身发展的良好先导,有志者事竟成,认准了一个方向并投身其中学习深造,冷也能捂热;无志者即使一块金子放到跟前,也会当烂瓦块丢掉。大千世界,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人研究和探索发现;芸芸众生,每一门学问都会有人喜欢并追求。让我们少一些“近视”,多一分纯粹。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记者:李琤 王彬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