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人,你的“帽子戏法”太狠了!

当外省人看到帽子时,想到的就是头上戴的,而当一个云南人看到帽子,想到的怕都是那一勺金灿灿的肉帽。

帽子,一般是指加在米线上的菜,在云南被称为“帽子”。在别的地区,它也有不一样的名字(浇头、酱、卤、调和……),而一碗米线若少了帽子,就会变得变得黯然失色。

帽子是一碗主食的灵魂,也是打通食客与店家之间联系的钥匙,而保山的帽子变幻无穷。

#保山的帽子有多丰富?

保山的帽子,都有着有趣的灵魂。浓汤红油的米线,是大多数保山人所喜爱的,这大多是帽子的功劳。

保山的帽子与江浙一代面的精致浇头不同,保山的帽子在肉的选择上更为粗犷,靠山吃山的保山人,地上走的猪牛羊鸡为四大类,但粗中有细,这四大类每一个部位每一种做法都是一种吃法,讲究味的厚实饱满与多变,也造就了帽子的千变万化,只要能吃,皆可做帽。

三虾面

凉鸡米线

肉酱帽

肉酱帽,也就是保山人常说的杂酱帽。一勺肉酱帽,吃的不单纯是肉,更多的是热油将各味食料糅合在一起的感受。

肉酱帽的精髓在于一个“炼”字,先将肥肉热油炼制,逼一下油脂。把肉香提升,然后加入瘦肉丁(可以预先腌制下,炒起来更加入味)、豆瓣酱,各味调料,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放入不同的配菜料,将酱帽引领到另一个高潮。

除了普通的肉酱帽,还有让人看不到瘦下去的欲望的油渣帽。

如果你是第一次吃着这的油渣米线/饵丝,千万别被名字唬住,油渣完全没有你想象中的油腻。肥猪肉经过煎炸提炼后的猪油渣、猪油脂和秘制酱料融合一起,吃前舀一勺放到放入蒸蒸直冒热气的汤中散开,再配上一大坨新鲜的汆烫猪肉糜和新鲜蔬菜,往米线/饵丝(推荐保山饵丝)上这么一盖,今日份满足不过如此。

鲜肉帽

汆鲜肉并不是过桥米线的专利,保山关于鲜肉帽可就多了。

保山当地较有名有陈氏三鲜,三鲜并不是指三个菜,而是指三品类——鲜肉豆腐蘑菇,陈氏三鲜的三鲜——黄豆腐皮,猪肝,猪肉,香菇。

三鲜的做法有点类似于小锅米线,猛火烹煮下,食材一下就烫熟,每种对应的食材都是相辅相成的味道。

还有家喻户晓的小锅米线,最少不了的便是那一坨肉糜散在沸水之中,撒上新鲜蔬菜配上秘制酱料与腌菜,在猛火的烹煮下,一并散开,味融于热火中,味生于小锅中。

云南这一个内陆省,本与常吃海鲜无缘,但近几年,逐渐涌入的文化与物流的飞速进展。

帽子上也有了更多选择,辽参、鲍鱼、鲜虾、松茸、牛鞭,这帽子放哪都是奢华感受。

排骨

把味料融进肉里,吸进骨里,这就是保山的排骨帽

最具代表的便是这玲邮大排,红油浇一浇是必不可少的,撒上芝麻,配上料,香气直逼天灵盖。

铃邮大排是保山的老字号早点铺,一想起你是不是就会想起他家汤头散出来的独特肉香。

去吃过的食客一闻味道就知是他家,吃惯了的食客三天不吃,就浑身不舒服,求个舒坦,必要再去,也就应了这句“玲邮大排吃了再来,色香味俱全食之不厌。”

保山交通宾馆对面的排骨圆子米线(原:脏排骨)也是一家老字号。始于96年的它,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每次去都得排队。

他家的排骨是汤浓味重,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没有第二家能复制出他家的味道配方。

牛/羊肉

炖的羊肉帽作为保山较小众且吃时不放辣椒的帽子品类,凡选择去吃的食客都会成为忠实粉丝。

羊肉无需过多处理,小火慢炖,鲜香软嫩。吃羊肉米线,不加辣,肉是其次,一碗羊汤才是主角,帽子的重要性在这并不凸显,撒上葱花、韭菜,整个味蕾层次立马飙升。

铜瓢牛肉作为保山的一张名片,自然也能做帽。

选用老黄牛的肉做帽子,肉质紧实,单吃肉帽都是爽的,何况配上米线。而牛肉帽中,牛耙呼是最最有代表性的。牛耙呼就是牛肉的筋肉,一定要让火候将耙呼煮得软硬适中,肉质酥烂,筋骨弹牙但能轻松嚼碎,配上牛骨高汤,吃完后的满足你有我有大家有。

在保山另一种牛肉帽的做法,便是清真味道

清真手法做出来的牛肉帽与平常做法自然还是有很大的出入。汤虽被红油浸红,但色纯且入味,而牛肉紧实,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

# 花样最多的,还得是傣味

如果你吃过傣味帽子,你就会知道啥叫十项全能。

你可以在傣味的早点铺里吃到各种各样的帽子。除了普通的帽子,你还可以吃到肥肠,牛肚猪肚,牛肉圆子,酸笋牛肉,腌菜肉丝……

不仅帽子多,傣味的早点铺给你提供的佐料更是多种多样,你会发现,每个佐料台旁都有一把小刀,那是给你刮山胡椒根用的。傣味中酸也占了一大部分,你还可以挤上柠檬汁,放一大勺碎番茄,吃傣味帽,无酸不过瘾。

# 怎么能少了焖肉和耙肉?

没有保山人不爱吃焖肉。

精选的猪五花肥瘦相宜,先腌制后蒸煮,再炒料,让配料浸透了肉,多种方式的增味,也让焖肉成为大家的心头好。

鸡汤耙肉米线这家老字号,恐怕是在外读书的学子与在外漂泊的游子都心心念念的。

他家最具特色的是汤底与耙肉,此耙肉与大理的巍山耙肉并无联系。鸡汤耙肉的耙肉是脆嫩且Q弹,分大耙与小耙。

他家的帽子套餐,每次出远门后回来都要吃上一碗,浓郁鸡汤,口口上瘾,肉多料足,可以不放腌菜,防止夺去汤本身的味道,但可酌情放韭菜提味,吃完精神抖擞,面露红光。

#豆花也是帽

云南人为了给米线锦上添花,想必豆花米线大家并不陌生。嫩爽的豆花搭以酸菜、豆角、肉糜,再加上青葱,豆花与米线同样爽滑。加入辣椒,香醋又是不一样的口味。

#“鸡”不可失

要说真正可选择面广的,还得是鸡肉帽。清汤,红汤,凉拌,皆可。

鸡丝不能煮得太烂,经过土鸡高汤一吊,整个鲜美味道就出来了,而在保山,鸡肉清汤米线比比皆是。

下巷街南洋商场南侧出口下的原生态土鸡盐水鸡撕出来的肉丝与土鸡汤相得益彰,重点不在肉,在于一碗汤拉满这碗鸡肉米线的效果。

云县土鸡米线每天鲜炖的土鸡肉,肉下都是一层厚油封住。土鸡肉像是绷紧一样,把肉里的油脂往外逼,逼入汤里,让汤汁变得浓郁且鲜甜。撒上青葱,佐上些许盐,无需太多增味,原味的鲜香最是诱人。

盐水鸡的鸡丝还可做凉米线的帽子,肉丝入味,撒上红绿黄,倒上下村麸醋,筷子一搅,一气呵成,米线得是软韧有余,吃起来最佳,筷子拌的不是米线,是舌尖的享受。

老艾凉鸡米线,保山当地的头部凉米线招牌之一,每天店门口一到饭点都在排队,就算到了冬天,食客依然不减。

当然,说起凉鸡米线,必然不能少了保山的蒲缥镇,蒲缥凉鸡米线,用加核桃酱和小粉做成的卤汁,配上辣椒、姜醋、蒜末,再加上少许芝麻和花生末,再搭上芥兰、葱花,入口不忘。

#这才是保山的最硬帽

保山人最爱吃的当地特色菜,当是火烧肉。火烧肉与豆粉的结合,使得“下村豆粉”这道保山特色小吃锦上添花。

火烧肉即是单独的菜,也可以是一种帽子。带皮和不带皮,吃的都是肉的鲜嫩。无论是拌饭,拌菜(莴笋丝,洋芋丝,萝卜丝,水腌菜……),拌米线,都是美味。

除了火烧肉,还有一道硬帽子 ——熏肉

熏肉,是上天造物给予的礼物。熏肉的肉丝不能切大块,得像丝条,大小适宜,经过艾草烟熏火燎后的肉有着独特的味道,只有优质的油辣子才能与之相容,撒上熟芝麻,筷子一搅,热爱到老。

板桥熏肉米线

一勺稀豆粉,撑起了保山早点界的半壁江山。

只要是粮食,不管是面,是米线,还是白米饭,皆可舀上稀豆粉。稀豆粉配料得配姜汁与卤腐汁,再搭上香气扑鼻的油辣子,放点花生碎,无肉也很对。

对于土生土长的保山人来说,出了滇西南地区,不到腾冲去,你就很难吃到一碗正宗的稀豆粉浆啦。

如果想试试新奇,不妨试一试稀豆粉拌火烧肉

这种吃法多见于施甸,鲜嫩的火烧肉挟裹着豆香浓郁的稀豆粉,佐以各类佐料调味,入口稀豆粉浆滑糯,而火烧肉鲜嫩,回味无穷且新奇。

帽子的味道,只有土生土长的人才能明白。当时那种入口的感受很难用干巴巴生硬的文字去全数形容,一勺实在的帽子,带来的不只是舌尖的享受,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入口的时候,你才能确切感受。出了保山,大概就没有你心心念念的保山帽子了。

【END】

本文转载自 Hey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