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东北网9月1日讯(记者 雷蕾 刘星驰 王亮) 2016年,黑河市孙吴县引进合作社投资100万元对红旗乡建设村建设屯27户常住户(59个宅基地)实施整村搬迁。4年过去,这种“盘活宅基地置换新产业”的扶贫模式效果如何,村民们致富增收了吗?

工人们正在晾晒谷物。摄影 东北网记者 王亮

8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建设屯原所在地。“孙吴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首先映入眼帘,进入后看到各种进口大型收割机械停在广场上,工人们正在晾晒谷物,远处的机车正在轰轰作响,搅拌着供牛食用的饲料。

合作社的大型收割机。摄影 东北网记者 王亮

一个村庄的消亡与新生

建设屯共有59户,其中27户常住户,农村住房空置率比较高。据了解,该屯的房屋基本都是土房,人均耕地达30亩左右,却因当地属于第六积温带,只能种玉米和大豆,遇到好年头才能赚些钱。

2016年,按照孙吴县委、县政府“东部平原乡镇带动西部山区乡镇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红旗乡党委、政府引进合作社投资100万元对建设村建设屯27户常住户实施了整村搬迁。其中:搬至县城内安置4户,就近在红旗村购买房屋安置23户。

村民手中的耕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全部由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宅基地所在处,现在已变成了合作社的大院。

建设屯已经变成了合作社。摄影 东北网记者 王亮

如今,搬迁村民们的生活怎么样了?

已搬到县里住的村民王贵银告诉记者,如今的生活跟以前比简直是翻天地覆,土房换成了砖房或者楼房,每年仅通过土地流转的分红,每垧地就有4500元。虽然都分散居住了,但现在村民还经常通过微信群聊天,开村民会议也都通过微信线上进行沟通。

据介绍,建设村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000元增加到2019年末的9767.5元,已全部实现脱贫。

王跃龙向记者讲述合作社的汉麻产业情况。摄影 东北网记者 雷蕾

合作社规模经营效果显现

孙吴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前身是2016年成立的孙吴县哈屯天马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潜心经营,合作社已完成总投资3500万元,在置换来的宅基地上建成农机库和汉麻加工车间,购置了20台大型机车、47台套农机具、6辆专业车辆。流转建设村耕地9630亩,发展汉麻、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绿色种植,并辐射带动全乡种植汉麻7000亩。建成牛舍3栋、育肥牛舍1栋,现存栏安格斯牛400余头,其中可繁母牛300余头。

在带动村民增收方面,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给记者算了几笔经济账:一是2016年给27户村民补偿100多万元,用于购买房屋,其中有个别户资金不够,还额外给增加了补偿金;二是在当地土地流转价格每垧3500元的基础上,以高于500元进行流转土地,如果合作社持续盈利,则二次分红再增加500元。截至目前,每年都进行了二次分红;三是用工方面优先录用该村村民,比如,捆麻工收一公顷能赚到600元,每年合作社用工支出能达到80万元左右。

同时,合作社每年向村委会缴纳租金5.5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积累,由过去“空壳村”变身“经济村”;并累计带动12户村民家庭购牛入社,每年户均分红收益1200元,吸引周边村民30人入社就业,其中贫困户12户,人均增收1.04万元。

盘活宅基地加快全县脱贫致富

建设村的“盘活宅基地置换新产业”,是孙吴县全力加快异地搬迁脱贫致富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孙吴县辖11个乡镇、94个行政村、122个自然屯,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贫困人口5627人,全县有常住居民不足50户的小型村屯28个,这些村屯主要特点是村屯距离乡镇、县城较远,基础设施较差,农民收入较低,行政管理成本较高。

近几年,孙吴县在前期完成三岔河村、民山村、九点屯整体搬迁的基础上,完成了建设等5个村屯225户村民整体搬迁工作,带动贫困群众39名,年人均增收万元以上。

因地制宜让搬迁区域能致富、村集体实现有租金或分红收入、群众实现多渠道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有规模经营收入……一手抓整村搬迁,一手抓调产就业,孙吴县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宅基地换产业脱贫攻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