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席夫:美联储的通胀新政将加速美元和美国经济的毁灭进程

图片
腾讯证券9月3日讯,美联储正式改变了他们的通货膨胀政策,不再像过去一样会给通胀率盖上盖子,而是允许通胀率成为一个运动的目标。在最新的播客当中,著名投资人、财经评论家席夫(Peter Schiff)明确表示,这样的政策只能加速美元和美国经济的毁灭进程。
上周四,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讲话时宣布了联储的新政策。在过去,美国央行是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参照物,将通胀率目标锁定在2%。现在,他们将转向所谓“平均通胀靶向”。本质上就是说,联储将允许消费者价格指数“在一段时间内”“适度”高于2%,来和那些低于该目标值的周期达成某种平衡。
当时,在事先准备的发言当中,鲍威尔解释说:“许多人都可能觉得,联储想要推高通货膨胀,这似乎有点违反直觉。然而,通胀长期过于低迷,确实可能给经济带来严重的风险。”
当然,如果从通货膨胀最准确的定义,即货币供应的扩张这个视角来着眼,当下的通胀无论如何也和“过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实上,美国的货币供应正处在历史最高水平。只不过,如果单看消费者价格指数,通胀率确实在许多年内都低于2%。最新的表态很可能是意味着,联储当下几乎为零的利率政策将会继续保持很长时间,甚至是很多年,哪怕消费者价格指数涨过2%,他们也不会改变。正如席夫所说,联储实质上就是提高了自己的通胀目标,只是大家并不知道他们秘而不宣的那个目标是多少。
“在这里,通胀已经成了某种移动目标。注意,我现在说到‘通胀’,并不是指其本质定义,即货币供应的扩张,而是指联储眼中的通胀,即货币供应扩张导致的消费者价格上涨。鉴于官方消费者价格指数之前很多年都低于2%,联储只有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实质通胀目标确定在2%以上,才能达到平均值为2%的效果。事实上,这就是他们现在正在干的事情。他们说的是平均通胀应该是2%,实质意思就是希望未来的通胀超过2%。”
联储的通胀政策其实也一直是在伴随时间演进而不断变化的。说起来,在一个正常健康的经济架构下,价格的天然趋势就该是降低。因此在最初,联储的使命才会是“确保价格稳定”。较早的时候,他们的做法也正是既防止价格上涨,也防止其下跌。之后,他们改为将上限设定在2%。他们不想价格上涨,但是只要不越过2%的红线就可以接受。接下来,2%这个原来的上限又变成了目标本身。现在,他们则迈出了新的一步。
席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所谓2%的目标,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为什么2%的通胀就要好过1%?恐怕联储自己也解释不了。
“根本结论就是,看上去就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所有的这些狗屁不通的废话。联储就是在拼命搪塞,因为他们陷入的窘境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联储之前执行的那些货币刺激政策导致了当前的这种局面,使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对抗他们亲手制造的通货膨胀。他们为什么宣布要让通货膨胀再高一点?真正的答案是,他们束手无策,别无其他选择。”
“事实并不是因为高通胀就对经济有好处,事实恰好相反,高通胀只是能够维持巨大的泡沫不至于破灭而已。因此,如果联储的目标是支持股市,防止股市崩盘,那么,他们确实需要高通胀。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房市,适用于债市。事实就是,如果联储想要让政府能够扛住巨大的赤字,想要让政府能够持续举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自己持续制造通胀——通过印钞,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通过创造通胀来将这些债务货币化,而这样做,必然会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
现在,几乎没有人提出那个实质上却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通货膨胀窜升过高,联储会怎么办?
“如果通胀过热?联储该如何去灭火?答案是,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换言之,这就意味着联储只能不断将自己的通胀目标往上调。于是,问题就是:接下来呢?他们是不是不久之后就要正式宣布,平均通胀率目标应该是3%呢?”
华尔街会很喜欢联储最新的这番表态,因为鲍威尔本质上就是在告诉他们,根本不必加息。政府官员们当然也会喜欢,因为这可以确保他们继续不顾后果,大手大脚地花钱。政客们收买人心,同时又不必担心造成任何后果的绝佳途径,就是诉诸通胀。
“当然,至少在当下,美国大众还没有意识到通胀其实是一张账单,最终买单的还是他们自己。于是乎,政客们就可以继续愚弄公众,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是,世界上怎么可能会真正有这样的美事?事实是,这些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对真实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是联储在允许货币贬值,允许人们的积蓄和工资损失购买力,允许经济受到破坏。这可能是股市的利好,可以继续维持泡沫,确保股价居高不下。这可能也有助于维持我们的经济增长幻觉,因为我们是在用名义数据来评估,而不会去用货币贬值后的真实数据。可是,归根结底,经济是受到了破坏。”
总而言之,联储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抗通货膨胀,这才是他们现在有这番装腔作势的根本原因。他们也只能调整自己的目标。他们必须装作只要有必要,自己还有办法对付通胀的样子,然后说服大家相信现在还没有必要。席夫说,迟早有一天,市场会彻底认清现实,而到那时,美元的真正灾难就开始了。(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