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织出“小康梦”

别具一格的藏式小楼错落有致。本报记者 张洪旭 摄

妻子昂周在厨房忙碌着。

本报记者 张洪旭

8月23日上午,一阵雷雨刚过,为丹玛小区修建围墙的工人们又再次忙碌了起来。“修建围墙可以让小区更安全一些,而且看起来比较美观。”一名施工人员说。

丹玛小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城,布群就居住在小区12号楼4层。布群的家是一个2室1厅1卫的新屋子,客厅里摆放着液晶电视、组合式音箱、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屋内整洁美观。“请坐,喝点奶茶吧,暖暖身子!”今年已过花甲之年的布群,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牧野上生活了一辈子,看上去皮肤黝黑、嘴唇发紫,岁月的流逝已在他额头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原来的住处,就是一顶帐篷,破破烂烂,不像个家。共产党好啊,才让我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有了家的模样和温暖。”布群口中的老家在离达日县城100多公里外的满掌乡木热村。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草原上鼠害猖獗,草场逐渐退化,看着家里的牛羊接二连三地倒下,布群无奈啊,把仅剩的几头牛羊寄养在了村民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木热村,去寻找新的生活。

“以前生活苦,一顶帐篷就是家,放牧时,走得远了回不去,只能露宿野外,一件棉袄,穿了10多年都不舍得扔。”离开木热村的布群在班玛县遇见了现在的妻子昂周,两人一见钟情,结婚,生子,紧接着又回到木热村继续过起放牧的生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一家人过得非常清苦。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日县开始针对草场退化、黑土滩面积逐渐扩大等问题,开展了生态保护草原修复工作,把专家团队请到县里进行考察调研,制定保护修复方案。但受环境、资金和技术的制约,虽然保护修复工作断断续续开展了十余年,但是效果依然甚微。“每天看着牧草稀疏的草原,感觉自己的日子没有奔头。”布群紧锁眉头,仿佛从他的眼眸中就能看到曾经那片荒芜的草原。

草原生态治理不好,牧人就没有未来。

2011年,达日县开始下大力气开展草原生态治理工作。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项目的实施,退牧还草、黑土滩、生态修复等生态治理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经过5年的治理修复,达日县草地植被覆盖率从46.7%提高到57.28%,牧草平均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天然草地鲜草平均亩产量由原来的11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50公斤,人工草地鲜草平均亩产量由原来的几公斤提高到如今的790公斤。

稀疏的牧草渐渐又茂盛了起来,美丽的大草原又回来了。“很多年没有看到的狐狸、棕熊还有好多野生动物又经常出没了。”牧草长起来了,草原变美了,布群的苦日子也结束了,2016年,年迈的布群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项项扶贫政策,一项项惠民项目,逐渐让布群一家的日子好过了起来。

2017年,达日县作为黑土滩治理的试点县,经过科研团队的科学指导,完成实施退化草地试验区示范试点(黑土坡)项目0.23万公顷,探索出了一套可借鉴的黑土山治理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实施。

生态环境的变化,让牧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2019年,布群积极响应政府易地搬迁政策的号召,举家搬到了达日县城丹玛小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从草原搬到县城,毕竟比原来方便了,以后孩子上学这个大问题就解决了,牛羊入股到了专业畜牧合作社,我就可以去其他地方打工赚钱,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布群掰着指头算起了账,“前不久,县扶贫局采集了我的个人信息,要给我安排生态管护员的工作,这样一来,加上草场补助、挖虫草的收入和扶贫各项政策性补助,一年就有7万多元的收入,这样的好日子,以前谁敢想?”

布群一家生活巨变的背后,是牧民对教育、生态观念的悄然转变,他们将牛羊和草场入社,放下牧鞭,走出牧野搬进县城小区,做起了生意,当起了小老板,开着小汽车……走出他家,天空已然放晴,一栋栋具有藏式风格的小楼整齐划一,走过两栋楼宇之间,一眼便看到远处绿油油的草山。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