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VS瓢虫+蟑螂,我不仅会啃食你的肉体,还能控制你的灵魂

在寄生虫庞大的群体里,有些寄生虫具有神秘魔力,能够操控宿主的行为,把宿主变成听话的傀儡。
寄生虫为什么能催眠宿主?答案并不难猜,它们的武器离不开一个“毒”字只是每只虫子有各自不同的毒液和施毒手法。
我们来看2种能够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为带毒的黄蜂,它俩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却全然不同。
图片
绿眼黄蜂
先来看绿眼黄蜂(Dinocampus coccinellae),它的幼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啃吃宿主的肉体,控制宿主的行为。而最神奇的是,到最后绿眼黄蜂居然还会释放宿主,写下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绿眼黄蜂的猎物,是比自己个头大一号的瓢虫。找到心怡的瓢虫后,黄蜂把尾针插进瓢虫的肚皮里,产下一枚虫卵。虫卵在瓢虫体内孵化成幼虫,幼虫美滋滋地啃吃着瓢虫的内脏,一天天长大。20后,胖乎乎的幼虫钻出瓢虫的肚皮。不过,此时的幼虫还舍不得离开它的粮仓,直接爬到瓢虫身体下面,在6虫腿之间结了一个茧,躲在茧里等着变形。
图片
这时候,最奇特的时光开始了。被幼虫啃吃掉部分内脏的瓢虫还活着,但是变成了行尸走肉的僵尸。瓢虫像盾牌一样,站在原地不动,守卫着身体下面的虫茧。当专门吃黄蜂幼虫的草蛉跑过来,想要咬开虫茧吃掉里面的虫蛹时,僵尸瓢虫会突然跳动一下,吓跑草蛉。
过了5,小黄蜂破茧而出,羽化变成黄蜂成虫。翅膀硬了的小黄蜂离开它的粮仓和保镖,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又过了几天,僵硬的瓢虫恢复了对身体的掌控,大难不死的瓢虫也飞走了,照旧过着以往的日子。
绿眼黄蜂控制瓢虫整整1个月,先把瓢虫变成僵尸保镖,之后又让瓢虫恢复正常。它是不是先下毒控制瓢虫,然后再给瓢虫喂食解药?这倒不是,实际上黄蜂只有毒药,没有解药。不过,它的毒与众不同,跟毒蛇、蝎子、鸡心螺的生物毒素全然不同,绿眼黄蜂掌控的是病毒。
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团队,提取黄蜂和瓢虫在每个寄生阶段的样本,通过RNA基因测序,解开了黄蜂投毒和瓢虫解毒的秘密。
图片
当黄蜂在瓢虫身体里产卵时,会在虫卵里,加入一种能够麻痹神经的病毒。这种病毒只属于绿眼黄蜂,团队直接叫它:绿眼黄蜂病毒。病毒进入瓢虫身体后,悄咪咪潜伏着等待时机。这时候的瓢虫,虽然肚子里有寄生虫在啃食内脏,但是行为不受影响,还能跑能跳。病毒在瓢虫身体里复制积累,从肚子里跑到脑袋里,越攒越多。当幼虫钻出瓢虫肚皮时,瓢虫脑袋里的病毒累积到最高浓度。这正是病毒一直在等待的爆发时刻,瓢虫大脑的神经系统被病毒一举拿下,瓢虫身体出现瘫痪,颤抖之类的神经疾病症状,变成黄蜂的僵尸保镖。
之后的瓢虫还能存活,依靠的不是黄蜂病毒的突然失灵,而是瓢虫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变成僵尸之后,瓢虫大脑里的胶质细胞快速增加,膨胀的胶质细胞包裹住神经元上的轴突,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元不要死。过了几天后,免疫系统打败病毒,被胶质细胞保护的神经元还能继续工作,瓢虫夺回对身体的操纵权。
图片
寄生黄蜂的毒方拿捏精准,算准了病毒爆发的时间,时间稍微推迟一下,瓢虫就会跑了,结茧的幼虫失去了保镖。变成僵尸的活瓢虫比死瓢虫有用得多,图片上是团队的统计。面对专门吃幼虫的草蛉,单独的虫茧被吃的概率是99%。在死瓢虫肚皮下的虫茧,被吃的概率是85%。在僵尸瓢虫肚皮下的虫茧,被吃的概率是35%。活瓢虫大大增加了黄蜂虫茧的安全性,这也是黄蜂为什么要克制自己食欲的原因。幼虫只吃掉瓢虫的部分内脏,不会像其他寄生虫一样,把宿主的身体全部啃食干净。不过,不是所有的瓢虫在变成僵尸之后都能重获新生,有些种类的瓢虫抵抗力强一点儿,有的弱一点儿,最后只有25%的瓢虫能存活下来。
摄魂怪黄蜂
相比于绿眼黄蜂的手下留情,同样能操控宿主行动的泰国黄蜂,就没那么仁慈了。图片上的黄蜂是2014在泰国发现的新品种,柏林自然博物馆征集了大众的意见,用哈利•波特里面摄魂怪的名字给黄蜂命名。值得庆幸的是,摄魂怪黄蜂(Ampulex dementor)的猎物是蟑螂,而不是人类。
图片
黄蜂找到蟑螂后,先在它的胸口刺上一针,注入麻醉毒药,让蟑螂腿暂时瘫痪几分钟。然后在动不了的蟑螂头上找准特定位置,刺上另外一针,这一针注入摄魂毒药。摄魂毒是一种神经毒素,毒素切断蟑螂的自由意志,但不影响它的身体行动,蟑螂变成了听命于黄蜂的傀儡。
直接把蟑螂毒晕的话,猎物个头太大了,黄蜂没力气把它拖回家。把蟑螂变成傀儡就简单 多了,黄蜂咬住蟑螂的触角,像牵条狗一样把蟑螂牵回了家。回家后,黄蜂在蟑螂的腿上产下一枚卵,随后离开洞穴,并用木头堵住洞口。1个月后,一只羽化的小黄蜂钻出了洞口,洞穴里留下一具被吃空的蟑螂尸体。
摄魂怪黄蜂跟绿眼黄蜂不同,它的武器不是病毒,而是类似于毒蛇毒液的生物毒素。一滴毒液里混合了γ-氨基丁酸,牛磺酸和β-丙氨酸等多种组分。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大脑发布运动指令后,它会拖延神经信号的传递,减慢身体的反应速度,把动物变得慢吞吞的很迟钝。低浓度的γ-氨基丁酸没有毒害,你的身体里也有,具有催眠镇静的生理作用,不过浓度高了会出问题。黄蜂调配γ-氨基丁酸的浓度,第一针注入蟑螂的胸口,把它当作麻醉剂,麻痹蟑螂的肢体行动。
黄蜂给蟑螂注射的第二针毒液,控制了神经系统里一种叫做章鱼胺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里的快递小哥,把大脑发出的信号传递给身体。章鱼胺负责传递自由行走之类的复杂运动指令。当蟑螂走路的自由意志被关闭后,它就不会逃跑了。只能一步一步地跟着黄蜂,被牵着走。
哺乳动物身体里的寄生虫,一般不会危及宿主性命。但个头比哺乳动物小很多的昆虫就不同了,被寄生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体被掏空,走向死亡。绿眼黄蜂和摄魂怪黄蜂,用拿捏精准的毒方控制宿主,把宿主变成傀儡,它们并不是为了享受折磨猎物的快感。而是在幼虫成长阶段,活猎物比死猎物更有用。
看上去残忍暴力的寄生行为,再次提醒我们:进化的驱动力,从来都不是来自于爱,或者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