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美女学霸接手60年眼镜老字号,要向百年老店进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孙晶 通讯员 周小莉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英国伦敦,世界顶尖大学之一的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典礼现场,手捧鲜花、身着硕士礼服的何敏怡微笑着,以优异成绩结束自高中起在海外多年的留学生涯。典礼结束后的下午,她就带上行李就前往希斯罗机场,直接搭上回到故乡广州的飞机。第二天,她开始在有着6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工作。
图片
94年出生的“创二代”何敏怡
她被父亲“洗脑”回来做实业
这样干脆利落、无缝衔接的接班,即便在中国众多民营二代企业家中也并不多见,却只是94年出生的广州姑娘何敏怡精准认知人生与事业、理性思考规划下,无数次选择中的一次。
在何敏怡看来,无论国内国外、事业工作还是结婚生子,只要认准了方向、事和人,不必纠结,全力去做就好。
因此,当大学同学多在国外从事金融工作,海外名校经济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何敏怡却回国以“创二代”身份做起实体产业,接手了在广州有超过一甲子历史、18家店铺、同时拥有“广东老字号”和“广州市著名商标”的家族企业锦泉眼镜。
回国接班原因无他,父亲何锦泉是何敏怡人生崇拜的两个商业偶像之一,她的另一个商业偶像是董明珠。
她开玩笑说,从小被父亲“洗脑”多了,跟家人沟通特别好,就会愿意听父亲的话。父女两人性格也相似,都是遇事抉择果断,先理性思考,不喜欢拖泥带水做事的人。
“我爸不会指一条黑路给我走,他肯定是为我好,所以我选择听他的话。”回来接班一年多的何敏怡说,接手家族企业不能用是否喜欢来衡量,而是责任与使命。
图片
何锦泉、何敏怡父女在眼镜博物馆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丹阳
为广州留一座百年老店努力
“买眼镜去边好?来锦泉眼镜老字号。”在广州人超过一甲子的记忆中,锦泉眼镜是广州眼镜业的一个标杆与符号。在今年广州塔下的电商直播节上,锦泉也是代表广州的知名眼镜商家。
60多年前的1956年,广州小北路的“联合眼镜水笔生产合作社”仅有三平米,何敏怡的父亲何锦泉在这里拜师学艺,用一封上契书与郭炳先生结下师徒情谊,接过三十二年的老字号,并正式改名为“锦泉眼镜”。何敏怡说,她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带“老字号”锦泉与时俱进,走入百年企业行列。就像很多日本的服务业老店,在一代代人主理下,穿越百年时光。
不同于网上低价、快消的眼镜业态,千篇一律的流水线配镜,锦泉眼镜的款式虽然每周一小换、每月一大换,紧跟时尚,然而六十多年不变的是侧重人与人之间当面交流,独特的温情服务。
何敏怡介绍,如今锦泉眼镜七成的工作人员都是90后,但是顾客却老中青三代都有。店员与顾客,也是熟人、能聊天的朋友。不少顾客是从自己开始,再逐渐带上儿子、孙子、亲朋邻里,成为锦泉顾客。
作为广州城市记忆的一部分,锦泉眼镜店里会有在老城区的老人带上鸡肉鸡汤,请店员品尝、聊天话家常;在天河的白领,利用午休来店里配镜,再和同龄人聊下工作缓解压力。
作为耐消品,锦泉眼镜的客单价大约500元-800元之间,可以用很多年。但何敏怡说,她希望能用眼镜,把锦泉配镜的用心、情感和充满幸福感的生活状态一直传递出去。
创一代眼中的创二代:我为女儿骄傲
清代玳瑁水晶眼镜、犀牛角眼镜……藏身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一隅的“眼镜博物馆”因独特藏品和复古装修吸引着来往顾客驻足。这家民间眼镜博物馆是锦泉眼镜店的创始人何锦泉和女儿何敏怡一手一脚共同打造出来的。
创一代22岁接手老字号
“女儿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这个专业在全球排名非常高。”何锦泉谈起女儿,脸上抑制不住地呈现出特别骄傲的神情,他指着办公室里精心装裱好的女儿的毕业证悄悄说:“有时想想,让她管理眼镜连锁店还是有些大材小用。”
18岁那年,高中毕业的何锦泉因街坊介绍认识了精于修理眼镜、钢笔的郭炳师傅。那时候郭炳师傅快退休了,希望找到一位能接班的徒弟,从而接手在小北路的那家3平方米的“联合眼镜水笔生产合作社”。
有了这个想法,郭炳对徒弟的要求很严格,不允许迟到早退。1988年,郭炳师傅亲手将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店铺传给了何锦泉,店铺也改名为“锦泉眼镜”。那年,何锦泉22岁。
一路走来,何锦泉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奋和诚信,开出了多家眼镜连锁店。而他也逐步培养子女接班。
图片
“锦泉眼镜”创始人何锦泉
创二代从小“后座”学谈生意
“女儿从小就坐在我的摩托车后面,听着我跟客户谈生意。”谈起女儿,何锦泉眼中浮现出快乐的光彩。望女成凤,何锦泉高二就将女儿敏怡送出国读书。美国加州大学读本科,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读研究生,何敏怡经常放假期间就回到锦泉眼镜帮忙。
“全公司上下都认识她,公司每一个环节她都熟悉。这也为她后来接班打下来基础。”何锦泉坦言,虽然儿子表示不愿意接班,让妹妹管理公司事务,自己只选择在公司负责质量把控方面,但是学霸女儿的回归让何锦泉对传承充满信心。
“我当然希望子女可以传承我的事业,把锦泉眼镜做成百年企业,但也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何锦泉特别欣慰女儿愿意留下来接手家族企业的管理。
“也许这是从小言传身教对何敏怡的选择产生了影响。”何锦泉悄悄地对记者说:“其实,不论是在美国读大学还是在英国读研究生,都有优秀的公司希望何敏怡留下来。但是,我从小一直给她这个理念,国外再好也是国外,中国市场这么大,锦泉眼镜是自己的家族企业,一定要回来发展,发展自己的事业。”
何锦泉多次强调没强加要求子女接班,可眼中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
94年出生的“创二代”何敏怡
传承重诚信,两代冲突多是父让女
一个女孩子回国后直接管理家族的连锁眼镜门店,肯定面临不小的压力。
“自从接班后,女儿每天七点起床,有时会工作到深夜,相当辛苦。”何锦泉看在眼里,非常心疼女儿的付出,“女儿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以后让我再选择一定不做实业”。
“其实,我很感谢女儿愿意回来接班,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眼镜行业极具个性、专业。做网上营销,更需要她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何锦泉回忆女儿接班后的点点滴滴,给予了何敏怡很高的评价。
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何锦泉望着锦泉眼镜的招牌,深情地说:“诚信!”
想做百年企业,诚信很重要。锦泉眼镜自创立至今,几十年来坚持并实现了准时在固定的那一天为员工发工资,为供应商结算货款,即使遇到非典、遇到新冠疫情也没有改变过。
“我要求每一位服务人员对消费者像家人一样。推荐的是最适合的眼镜,而不是最贵的。广州人的消费心态是平、靓、正。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才能留住客人。”在广州拥有18家门店的何锦泉笃定地说:“要稳,如果发展得太快,可能会有些机会,赚到钱,但是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承受不住。”
“老字号的传承更不能吃老本。”何锦泉认为,传承要把企业核心文化和制胜的核心竞争力要保持。“我对女儿说,一定要与时俱进,希望她把锦泉带入百年企业行列。”
如果父女经营观念上发生冲突怎么办?“在工作中,遇到传统的东西,会跟她沟通。现代的创意,我则让着她。除非是一些原则问题,我才会不让。比如对一些老员工如何发挥价值,这些需要跟女儿多次深入沟通,她就能理解,企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婷
审签 | 吴瑕
实习生 | 吴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