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队长刘建军:霞光下的环“村”之旅

初秋的一个傍晚,我喝了一大碗用贫困户送的新绿豆、百花蜜熬成的稀饭,啃了一根刚从麦子园村村委会旁地里“偷摘”来的黄瓜,用完这顿精致极简的晚餐,很满足地踏上了环村公路,开始了约7公里的环“村”之旅。

迈出麦子园村村委会的大门,经过红绿交替的PUC的球场拾级而下向西走去,夕阳照在我的脸上有点刺眼而又温暖。

放眼望去,山的那头落日余晖染红了整片天际,水泥路两旁流转的百亩小龙虾养殖基地,在夕阳的照射下,山水湖光一色交相辉映。不远处的荷塘里,贫困户何应马站在泡沫的小船里,撑着长长的竹篙,不时弯腰打捞着什么。几只叫不上名的水鸟惊听脚步声,不知所措地“扑嗵、扑嗵”地振动不大的翅膀,踏着水面一头蹿进了荷叶下不知去向,一群白鹭也配合着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盘旋着。

我爬过一个小山岗继续向前,穿过途经麦子园村的一条高速公路隧道,高速路上过往的车辆呼啸而过,给这个原本偏僻宁静贫困的3.3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带来一些喧嚣和热闹。再上一个坡,下坡经过一座小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金黄金黄的稻田,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似乎正在向三五成群辛劳的人们深深地鞠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条绵长、新修的机耕道穿行在广袤田野里,像一根银色的输送带把希望和收获送到千家万户。此时,一台红色小收割机在地里灵活转动着,贫困户周进连两口子高高地挽起裤管,双手紧紧抓着白色的编织袋,抬头看着那金黄的谷粒从输送口“嗖嗖”地滑下,老周两口子黝黑的脸庞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通红。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跟他们打招呼是否需要帮忙。“不用了,现在都是机收了,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我上次帮你种的那一小块田,怎么样?”我玩笑着跟她说。“亩产1千斤没问题,今年种了近6亩田,可以收7000斤谷子,现在国家政策好,种田有补贴,外出打工也有补贴,我儿芳林在你们关心下,也到广东打工去了……”老两口边聊心里边盘算今年的收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穿越在田野间,呼吸着泥土与稻香的芬芳,心中的惬意油然而生,这是一幅多美的田园风光!

离开稻田地,我行走在宽敞、平坦水泥道上。这曾经还是一条小车进不来,大车不敢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小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重新规划、拓宽、硬化,变成了康庄大道。

环顾四周,村庄的小院落升起了袅袅炊烟,途经贫困户周进柏家,透过院子栅栏只见周进柏儿子、儿媳在烤酒炉前忙碌着。周进柏两老年事已高,年幼的孙儿、孙女靠他俩照顾,有点力不从心,儿子、儿媳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女,去年底决定结束长年在外务工的生活,回乡创业酿酒,但苦于资金短缺,迟迟没能动工。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协调行业部门为他在今年第一批给予办理了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

“刘主任,吃饭了没?”进柏儿媳发现了我向我打招呼,“吃过了,谢谢了”,“进来坐下,再吃点了喽,哪天有空到我家了来喝酒,这酒很好喝的,也很好卖……”进柏儿子见状也极力挽留,我表达了谢意挥手离开。

心想着贫困户周进享家里的鸭养得怎么样了,忽然一阵“啰啰啰”的声音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是“鸭司令”周进享的爱人发出了召鸭回家的号令,只见成群结队鸭子摇头摆尾口中发出“呷呷呷”叫声向主人扑去,似乎在告诉主人我回来了。一些调皮不听话的鸭子仍在三三两两的在水面上嬉喜着,眷恋着这个整修后的碧波荡漾的水库不肯离去。此时周大嫂满脸得意告诉我:这是第三批鸭子了,第一批赚了2000多元,第二批赚了3000多元,如果这批行情好的话赚3000元没问题……听着她的介绍,我心里也在暗暗地为她劳动致富而祝福。

穿过一条僻静的林荫道,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百鸟归巢,鸟鸣声被虫唳声逐渐地所代替,初秋的林荫路仍有点潮湿闷热,天蓝色的球服背心已浸湿了一大半,我的思绪却逐渐地活跃了起来。

三年的扶贫我们到底在扶什么?为谁扶?刚才看到的、听到的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此时我的步伐更快、更坚定了起来。

走着走着就回到了村里的主干道上来了,不远处耸立着给这个干旱的贫困村带来无尽的干净水源的600立方米自来厂标准化厂房,在山顶上依稀可见。升级改造柏油主道上白色的标识线在太阳能路灯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明亮,路上仍能见到一些背着农具的老农走在回家的路上,冷不丁的有那么一两只家犬从黑暗中蹿出来向我咆叫着,一会儿,又向我摇头摆尾,在我脚下围转着。我已惯这种常态不予理会,狗主人见状连忙呵斥,跟我打着招呼:刘主任这么晚,你不怕?我笑了笑说: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怕!

下了一个坡,来到了村扶贫产业园泡菜厂,湛蓝色现代化厂房呈现在眼前,厂房上的“品质赢市场、诚信赢天下”钛金字在皎洁月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临近夜晚泡菜厂的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旁几位老人正在交谈着。

此时,泡菜厂的灯还亮着,当下正值蔬菜旺季,一部分人正在忙于加工生产泡菜,贫困户甘发荣也是其中一员,这位从小受病痛折磨的憨厚老实、不善言辞的50多岁的单身汉子,曾经干瘦如柴、无技术、无收入,长年靠哥嫂接济着过日。自从进入村泡菜厂务工后整个人都变了,精神状态好了,也愿意与人交流了,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

2018年6月,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在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泡菜厂产业园拔地而起,让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的传统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村里带来生机和活力,承载着贫困户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再苦的日子都有盼头,再长的道路会有尽头。一路向西夜幕下村庄里一幢幢新式小洋楼显得那么安详、那么有诗意。离村委会越来越近了,前方有了些许热闹,一群老人围坐在大樟树下的凉亭底下,摇着蒲扇乘着凉,互相间打着趣闲聊着什么。村委旁的休闲健身亭和儿童游乐园处,有一群“神兽”们在大人吆喝下嘻笑着、追赶着、打闹着、上下攀爬着,全然没顾得上大人的喝斥,大人也不再干涉,端坐在那里相互聊着家长里短的事。

我轻轻地走过,没有去打扰这和谐的氛围,回到了终点又是起点的地方。在这个村里的“政治中心”村委会门前,驻足看了看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回头看了看村委会屋顶上的十二个红色大字“创一流党支部、建美丽麦子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简单洗漱后,我安然入睡。

(作者系永州市政府办驻冷水滩区麦子园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