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艺新动力——书法家李俊杰“师古不泥”学经典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林楚晗

8月末的襄阳虽已入秋,但空气中仍然充盈着夏日的暑热气息。午后的实庐书院藤蔓掩映,桌椅精致,让人觉得清凉安静,墙上挂满书法真迹,空气中墨香、书香和花草的香气萦绕,沁人心脾。

实庐书院

李俊杰

实庐书院的主人李俊杰,是一位出生于1980年的著名青年书法家。幼时曾厌恶书法他,经过多年学习,转益多师,以“师古不泥”的态度学习传统经典,终于成长为一位频频在各种大型书法展赛中摘金夺银的书法家。其作品在第八届中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中等大型展赛中斩获最高奖,并十余次入展全国展。刚届不惑之年的李俊杰,如今于书法五体皆能,并形成了古雅厚重又空灵精微的艺术风貌,他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院首批研究员、湖北省书协创作研究员、湖北省优秀文艺人才库专家,作品被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艺术机构收藏。

李俊杰作品

6岁被逼练字,曾讨厌书法

楚:您和书法的缘分是怎样开始的呢?

李:在我小的时候,母亲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先生说我以后要不是写书法的,要不就是做会计的。这话给我母亲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在我6岁的时候,她开始买各种字帖逼我练字,希望我能成才。

楚:你说是母亲“逼着”您练字。

李:是的,其实小时候我并不懂得练字有什么用,母亲却每天要求我练习一百个大字才能休息,雷打不动,我内心是十分抗拒的,甚至有点恨。因为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耍,我却要在家练字,太枯燥了。但在我15岁那年,母亲患了癌症,去世前她跟我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我能把字练好,系统地学习书法,争取拿奖。从那时候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母亲的遗愿。

楚:您没有辜负母亲,实现了她的遗愿。

李:是的。1997年,我获得了“襄阳走向新世纪”书法展的奖。2001年,我的作品入展第三届正书展,后来获得第四届正书展最高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的奖、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

楚:当时您还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

李:是的,大学的时候,我学习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土木工程。后来进了体制内工作,几年后,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这种日子好像一眼就可以看到头。我觉得年轻就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考虑再三之后,我决定辞职。我父亲非常生气,觉得我是在胡闹,放弃了一份大家眼中的铁饭碗,去做一份前途未知的工作,他觉得我可能养活不起自己。

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学技巧

李俊杰作品

李俊杰在创作

楚:书法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李:我早已把书法当成我一生的追求,书法塑造了自信。写书法的时候,我可以让自己沉下心来。没学习书法之前,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专长,也没有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但书法改变了这一切。可以说,书法改变了我,也塑造了现在的我。

楚:学习书法,您有什么诀窍吗?

李:学习书法一定要经历三个阶段,模仿临摹期、创作期和创新感悟期。学习书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读过、临过的帖可装满一卡车。越学我越会觉得自己渺小,古人值得学习和继承发扬的地方太多。当然,可以从每个经典法帖里看出每个书家的个性,也可以从字里学习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每个人看同一副作品可能感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米芾的字的特点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就可以感受到他的个性中的双重性,既有率直和坦诚,又有狂傲和自负。

楚:你练习书法是自学成才吗?

李:不是。我在学习书法这件事上很幸运,遇到了很多贵人的鼓励和帮助。虽说我从小就练字,但一直是自己瞎琢磨,离专业差得远。我想学好书法,于是写了一封信给襄阳市书法家协会,讨教写字的诀窍,我当时谁也不认识,也没有写具体收信人,没想到却真有老师回信,信上鼓励我要坚持学习,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回复我的是著名书法家涂廷多先生。

楚:您曾转益多师?

李: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获奖之后,我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学习,访名家名碑。除了襄阳籍著名书法家严学章老师、全国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先生收我为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胡抗美先生对我这个同乡晚辈也给予了诸多指教。不同的书法家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养花需要肥料一样,我认为都可以吸收,我采取的是一种兼收并蓄的学习方式。

收藏碑帖,“师古不泥”学传统

李俊杰作品

李俊杰在创作

楚:您还热衷于收藏。

李:是的,我从2004年开始收藏,目前我收藏的真迹有一两百件。因为我的钱都用于收藏了,以至于银行卡里经常只有几百或者几千块钱。我觉得自己能够在书法上取得进步的一个原因是我一直在看真迹,看真迹的感觉和看印刷品是完全不同的,看真迹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楚:书画市场鱼龙混杂,您在收藏上打过眼吗?

李:我是从一两万块钱的东西开始收藏入门的,然后逐步收藏更贵的作品,因为我之前看过大量的书法作品进行积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打过眼。

李俊杰作品

楚:最近收藏了哪副作品?

李:清代王澍的《千字文》,当时买下的时候,卖家不知道是有民国出版物的,因为有民国出版物意味着这件作品的真实性很高,自然越有收藏的价值。之前我对王澍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一看到这副作品,欣喜若狂,立马买下。后来卖家知道后想再加钱买回去,我没同意。

楚:您最喜欢哪位名家的作品?

李:我最喜欢清末民初的大书法家杨守敬,他是湖北宜都人,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他的书法风格是碑帖融合,既有碑的厚重大气,也有帖的灵动细腻,他的作品只要市面上一出,如果价钱合适,我就会买下来,我已经收藏了他二十多件作品。他是个很值得收藏的书法家,但现在湖北对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杨守敬也算是一颗遗珠,我一直在研究和宣传他,襄阳还成立了杨守敬研究课题组。

楚:转益多师,又遍访名碑名帖,对您的书法风格有什么影响?

李:临帖学习不是对古人“一成不变”,而是“师古不泥”,要把握时代节拍,做到“因时而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风,要从前人的东西里学到我们需要的养分之后,变成我们自己有机成分。这几年,我对自己收藏的杨守敬等古今名家作品和唐人写经进行深入研究和嫁接后,把隶书、魏碑、唐楷和行草书的笔意都融合在了一起,写出了一套有我自己笔墨语言的楷书。

楚:所以“师古不泥”是您学习传统经典的态度。

李:是的。在“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直播现场,吕如雄先生对我的作品评论道:“整个作品书写轻松自然,一波三折写得有板有眼,投稿作品和现场的创作都写出了很高的水准!”当时我才清醒地意识到,书法艺术既要深入传统,又要有创新。从我的书法创作来看,之前那些作品继承传统的成分多,创新的成分少,而且取法不古,营养单一。书法要入古,也要有自己的语言,书法要有自己的风格。

用心生活,曾在酒吧驻唱

李俊杰作品

李俊杰在教书法

实庐书院

楚:您给自己的书院取名实庐,有什么寄托?

李:这个名字出自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他写过一个斋号“实庐”,寓意是实在、真实,这也是我做书院的初衷,做事做人要实实在在。

楚:书法之外,您还有什么爱好?

李:我的兴趣很多,唱歌、朗诵、配音,等等。很多年以前,在还不能够完全靠书法养活自己的时候,我还曾去酒吧驻唱。最近,我对配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在努力学习中。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出门,我录了很多抖音,自己写文案、自己配音、自己剪辑,再把成品发到抖音上,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现在有3.4万粉丝。在网上,我可以教大家练习书法,和更多的人进行书法上的沟通和交流。

楚:对未来有何期许?

李:没想太多,就想继续写着、练着吧。现在书院里有很多成人和小孩来学习书法,我想认认真真把书院做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书法、学习书法,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