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喝3升水后中毒:喝水这个细节若不注意,真会险些要人命!

正所谓:水是生命之源。
水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因此,我们经常就被劝告:没事多喝点水!
但问题是,喝水,是否真的“多多益善”呢?
图片
女子喝3升水憋尿做B超,结果却恶心呕吐手脚抽搐
近日,深圳的林女士为了做B超而憋尿,空腹一次性喝了3200ml的水,随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
起初林女士以为自己低血糖,随后家人给她喝了糖水,但症状并没有好转,相反出现意识模糊。
家人紧忙送她去医院,经过医生检查,林女士低钾、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颅脑CT提示脑组织轻度水肿,被确诊为“水中毒”。经过4个多小时抢救,林女士才脱离危险。
图片
好端端,咋就喝水“中毒”呢?
正常人喝水会导致水中毒,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也并不排除不会出现。
所谓的水中毒,主要是由于水的消耗量大于排泄量,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中毒表现进一步增强。
此时大量饮水,血浆渗透压下降,循环量增加,出现“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若水中毒没有得到及时抢救,患者会引发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严重会引起死亡。
图片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饮水过多更引发严重健康隐患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若过量饮水会加重心肺器官的负担,出现恶心、呕吐、身体抽筋、昏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肝功能不好的人,身体自身无法合成血液蛋白,导致身体肿胀,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会在体内蓄积,不易排出体外,常表现为胸腹水
图片
每天摄入多少水比较合适呢?
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饮用约25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这似乎听起来这是非常多,但并不是要求我们每天喝水要2500ml。因为除了直接饮用水,食物、日常的新陈代谢也会产生水分。
一般在气温不高的环境,体力活动较轻的成年人,每天需要饮用1500-1700毫升的水,大约喝7-8杯普通纸杯。
同时,人体每天对水的需求也会受到环境、饮食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在高温或体力活动水平提高的情况之下,可适当增加需水量;如果饮食中汤较多,可适当减少饮水量。
图片
这两个时间段,医生建议不妨喝下水
第一,晨起
若早上能起床喝一杯温开水,可以促进肠道苏醒、加速蠕动,同时唤醒体内细胞,对于便秘的患者来说,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用量上,大约在500毫升左右。
第二,饭前
饭前30分钟喝500毫升水,尽量在空腹时摄入水分,边吃边喝水会将胃液稀释掉不利于消化。
除此之外,饭之后不应该立即喝水,这也会引起消化不良
对于自身身体不健康以及水代谢下降的人群来说,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水量。
毕竟,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水最大价值就是解渴,只需选择安全的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