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助力四川小凉山彝族精准扶贫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本着“设计服务民生”的责任使命,基于“国家急需”、“设计改造生活”的协同创新理念,由中国美术学院发起,协同国内多方资源,联合英国圣马丁、皇家艺术学院、英国切尔西设计学院、扎哈建筑设计工作室等国际著名艺术设计院校、设计机构的设计师们,从设计角度出发,以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为实验地区,展开设计精准扶贫——“设计助力精准扶贫四川小凉山公益计划”项目。以设计介入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将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活产品进行资源设计集合,集点连线,集线成面,进行地域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意活化,营造小凉山地方特色品牌。希望通过艺术设计策划、模式设计、应用实践与品牌传播,助力精准扶贫,推动当地乡村桭兴。

设计助力精准扶贫,即以设计为核心,通过对接精准扶贫,激活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新性重构与再设计。本项目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传说,手工艺与乐器,小凉山彝族地方IP的设计构建和纹样数字化图库的建立,帮助峨边彝族梳理自身文化,并通过这一项目,打开彝族文化连接产业发展的通道。设计成果包括峨边彝族地方文化IP、纹样数字图库、手工艺活化策略、设计策略类方案、传统乐器保护传承APP等。师生团队的设计成果与当地工艺者进行了对接和生产,带动了地方手工艺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也是给地方创业的年轻人一个示范。

项目从2017年11月开始,历时2年多,团队四次赴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展开实地调研工作,走访了周边12个古村落,投入国内外师生近40人,开设了4次研讨会讲座,举行了近20次讨论会议,采访了26余位手艺人,从理论研究入手,追寻了9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艺,查阅了200份古籍与相关文献资料,解析建立了167种民族纹样,整合汇集了10个相关合作支持单位,于2019年中完成了整个项目设计部分,设计成果包括彝族地方IP、可免费试用与推广的纹样数据图库,58组共130件优秀作品。于2020年底之前总结成七篇学术论文,一本专著。

项目成果于2019年受邀参展伦敦设计周,通过设计这一统一的语言,呈现了东方地域文化与中国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的设计思考,无障碍的向西方社会介绍了东方独具民族性的地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讲述了中国设计与中国乡土的故事。此次展览获得了国内外3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国际化传播与推广,吸引更多国内外流量,增益地方品牌价值,从而激发当地人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设计精准扶贫模式与实践提供示范样本。目前,设计成果其中有意向产品商业化有10件之余,并跟国内两家品牌公司签订地方纹样IP授权公益协议。该项目已被四川省乐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部门进行了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