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将迎利好!清远还提出这些乡村教育新思路

乡村小规模学校100%标准化,提高乡村教师队伍保障水平,推进乡村智慧学校建设……日前印发的《清远市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为未来几年清远乡村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乡村教育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然而,作为粤北山区城市,长期以来清远面临着农村学校点多人少、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农村学前教育短板严重等问题。如何破解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清远持续探索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三年行动计划》释放出清远发展乡村教育的最新信号。该文件明确,到2022年,清远将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目标,县域内乡村学校办学总体水平与城内学校的差距逐步缩小。
图片
到2022年,清远将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目标,县域内乡村学校办学总体水平与城内学校的差距逐步缩小。
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布局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之一。
2013年以来,清远实施了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以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学校规模效益。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边远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成本增加,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
对此,《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在办好寄宿制学校基础上,科学、合理做好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布点,并对规划撤并、保留或者恢复的小规模学校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条件。
同时,以就近入学为基本原则,在基本条件保障的前提下实施适度集中办学。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原则上3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要增加1所公办幼儿园;行政村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
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下目标:到2020年,完成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改造任务,乡镇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开展乡村公办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班规范化达标建设,2022年前要100%达到规范化要求。
图片
清远正试图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一契机,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进农村,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提升教师待遇及专业化水平
乡村教育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提高乡村教师队伍保障水平以及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相应举措。
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完善乡村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保障乡村教师培训提升权利;全力推进落实“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各项制度 ,探索通过“员额制”解决编制不足和结构性缺员问题。
在业务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建立乡村教师梯级成长机制,推动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乡村学校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的培养规模,建立一支乡村“三名”工作队伍;加大对全科教师、音美体等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同时,加大乡村教研工作力度,以城带乡开展集体教研。保障乡村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数量和质量,小规模学校教师每学年参加本片区集体教研活动的机会不少于活动总量的80%。县(市、区)教研室每学期对乡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2次以上,每学期安排每一位乡村教师上公开课或汇报课,确保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
加强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历经了疫情期间“云”课堂的考验,清远正试图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一契机,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进农村,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提到,要推进“互联网+教育”,用好广清对口帮扶“校镇对接”项目。大力提升乡村校长、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进乡村智慧学校建设,利用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等方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实施教育发展共同体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城乡学校一体管理、协同发展、捆绑评价,缩小城乡差距。
“5G技术的普及,将使万人高清同步在线互动课堂成为可能。”去年11月的第十一届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副研究员周琳围绕“智慧教育”做发言。她认为,依托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学,将让偏远山区的学生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在家校共育工作机制中,信息化手段也有广阔的使用空间。例如,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新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通过手机或互联网沟通互动平台开拓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途径宣传家教理念,促进家校共育。
【记者】苏晨【摄影】梁素雅
【作者】 苏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