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控股智慧城市业务获7亿融资,运营和商业模式成为智慧城市关键

“疫情促进了数字化应用,也使得智慧城市作用开始凸显。”9月16日下午,在神州控股中期业绩路演上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向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伴随政府陆续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及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释放,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神州控股发布公告,旗下智慧城市业务公司因特睿获7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长春金控及长春净月分别以人民币4亿元及人民币3亿元认购因特睿经扩大注册资本的约6.45%及4.84%,投后估值超62亿人民币。据悉因特睿或将考虑科创板上市。
数据孤岛新解
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基建”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挑战也越发凸显。
郭为表示,在城市、政府和大企业中,数据存在于众多不同年代、不同厂商的系统中,各类系统之间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往往面对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如何将众多的城市大数据实时有效地整合,转化成为可以服务市民、政府和产业的应用,是“新基建”建设中面对的主要难题。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少智慧城市项目出现失灵问题,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各部门数据整合共享不足,也使得业界开始重新思考智慧城市搭建模式和思路。
针对数据孤岛问题,因特睿“燕云DaaS”系列产品尝试用“黑盒”思路来建立数据流动管道。所谓黑盒思路与“白盒”对应,传统信息破壁方式主要先搭建中间件,同时公布接口标准,各个系统按照标准来进行内部改造,“白盒”技术思维致使每个系统二次开发和改造的工程量极大,而且伴随系统数量的增加,数据打通难度越大。
以长春智慧城市为例,2000多个面向市民服务的应用,以往连接的方式是要将所有的数据接口打开,然后设计统一的数据接口,这些数据才可以流动起来。这就要协调整合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及不同系统开发商,长开发周期下,一旦开发商人员变动、源代码丢失都会加剧数据孤岛问题。
而使用“黑盒”技术,可在数据库封闭、源代码缺失、无原厂支持等情况下,生成给定系统的读写接口(API),仅需获得某系统的合法访问权限,就可以重建这个系统的数据访问接口,省去了协调、改造等诸多繁复的程序。
“如果用修地铁做一个类比,传统的白盒思路就是把地铁沿线的路面全部挖开的明挖法,而黑盒思路是用‘盾构机’,直接在下面打管道,效率高,对各方面影响都最少。”北京因特睿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颖告诉记者。
据了解“燕云DaaS”平均可为用户节省超过90%以上的项目沟通协调时间,缩短50%的项目实施周期。依托“燕云DaaS”技术神州控股已经拿下智慧唐山、吉林长春等多个过亿项目。
这一增速在财报中也有所体现。根据神州控股2020年中期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智慧城市业务营业额约港币1.52亿元,同比增长69.78%,毛利约为港币4375万元,同比增加约2倍。
运营及商业模式是关键
政策助力与科技发展共同驱动我国智慧城市进入建设高潮。根据德勤数据显示,中国正在50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用于新基建项目,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风口之下,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以及众多传统IT厂商也在转型布局智慧城市。郭郑俐认为互联网公司之所以积极布局智慧城市,原因在于万物互流的数据在城市,城市是流量最多的地方。但2C和2B领域不同,2C领域烧钱可以烧出巨头,2B市场烧不出独角兽,尤其是面对政府用户,需要深入了解城市的经济基础、城市的治理等等。
如何基于城市禀赋来构建适合于当地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拿下智慧城市“大单”的关键。“布局智慧城市不能只推销产品或拿项目,在进入一个城市前,我们会要求员工先去看政府工作报告,了解城市领导“KPI”,员工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经济,了解诉求和痛点,才能做好城市建设的参谋和助手,展开城市CTO能力。”神州控股副总裁孙洋强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已经对智慧城市前景达成共识,但如何运营以及构建良好的商业模式,是政府和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从智慧城市1.0模式单点突破,到产、城、人综合治理的智慧城市3.0模式演变过程中,郭为意识到百城计划、迅速布点的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企业战线会拉的过长,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更适合“重点突破”战略,在重点城市和领域进行高渗透布局,打透的基础上再进行复制。
在商业模式上,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尝试从永久授权向软件订阅模式、SaaS模式转变,即按照流量和API数量来进行收费。对于客户而言,可以按需购买、灵活部署。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可以解决持续性收益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拓展企业用户,构建政府企业投资,使用者付费的良性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