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村集体经济“点面开花”

“在服装厂干活月收入2000元,不但能贴补家用,自己也有了零花钱。”9月16日,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冯庄村扶贫车间,村民吴应聪忙着赶制校服。

吴应聪是冯庄村建档立卡户,家里5口人,3个孩子上学。由于人均不足1亩地,养牛缺少饲草料,发展产业先天不足,一家人生活主要依靠其丈夫务工维持。

2018年,冯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帮扶资金建起扶贫车间,通过订单代加工校服,吴应聪应聘到车间工作。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着给家人裁剪、缝制衣服的经验。来到服装厂,从裁剪到制衣,她很快能独立完成,一年能挣2万多元。

吴应聪的缝纫技术有了用武之地,眼界开阔了,想法也多了。去年,她在政府帮助下买了几头牛,仅有的几亩耕地全部种上了青贮玉米,她一心养牛、务工。“一天喂两次牛,还有时间到车间干活挣钱。”吴应聪说,这样的生活轻松又有钱可赚。

“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还给建档立卡户提供了稳定增收渠道,强化了脱贫成果。”开城镇党委副书记何斌说。

在扶贫车间忙着生产的同时,一路之隔的现代化日光大棚里,建档立卡户赵彦琴等人正忙着给草莓覆膜。“到大棚里干活后,再也不用为生活担心。”赵彦琴的丈夫患腰椎间盘突出和股骨头坏死,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一家3口的生活重担压在赵彦琴肩上。

就在赵彦琴为生计苦苦挣扎时,冯庄村的10栋现代设施蔬菜大棚建成了,通过“企业 村集体 农户”模式,帮助赵彦琴等建档立卡户务工增收,又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

“企业年支付工资50万元,支付村集体租赁费15万元,参股村民人均年分红2000元。”冯庄村党支部书记梁学文介绍,“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为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提供了务工机会,为兜底户提供了分红保障,真正实现‘三赢’”。

如今,村集体经济在原州区“点面开花”,并在各村形成特色经营实体,蹚出了一条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路子。

头营镇杨郎村除了自主种植香瓜和蔬菜大棚外,还将扶持资金注入本村14家企业,通过村企联动,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去年,仅投资分红一项就为村集体创收78万元。中河乡中河村与小沟村跨村联盟,养殖肉牛260头,村干部与50余户村民入股抱团发展,年收益30余万元。

薛庄村整合山地,建立智慧农场,发展红梅杏、月子鸡、手工醋、香菇,线上线下一同销售,3年累计为集体创收100余万元;河川乡海坪村将7000多亩山地平整为梯田,种植青贮玉米,发展肉牛养殖贩运和良种羊繁育,带动全村30余户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村集体收益稳定在15万元以上。

2019年,原州区整合帮扶资金1.16亿元,在河川、寨科、炭山、头营4个乡镇建设集中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19.9兆瓦,为发展滞后的41个贫困村每年带来纯收益15万元以上。

今年,原州区累计投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5亿元,较2019年增长30%,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148个行政村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村近100个,50万元以上村10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预计实现收益近2400万元。

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等1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入股宁夏六盘金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村党支部 国企 基地”模式抱团发展,年初为每村保底分红5万元,吸纳100余名村民在基地就业。

近年来,原州区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先后出台多条激励机制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在土地资源、项目带动、科技支撑、财务管理等方面优先支持。对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5万元以上的,对村党组织增星晋级,增强村干部为集体干事创业的成就感。指导村集体经济完成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及时分红。杨郎村已向全村2000余名村民分红30万元,薛庄村为109个股东分红15万元。

如今,原州区采取统一自主经营的有77个村,股份合作经营的有13个村,对外投资联营的有58个村。主导产业有种养殖业、光伏、加工业、资产出租等,基本踏上了多元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在家门口务工,顾家赚钱两不误。

村民腌制青贮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