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安墩水美村:细细番薯丝铺出脱贫致富路

一条条细细番薯丝,铺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站在一台“新型薯类淀粉分离机”前,水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振强一边介绍番薯丝的制作过程,一边细数自己的“脱贫”成果。去年,他种植的4亩槟榔薯,在机械作业下“摇身”变成1000多斤番薯丝,带给他2万多元的收入。

水美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惠东县安墩镇偏北,是该镇较为偏远的一个村,从市区到该村约需2个小时车程。此前,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普遍致贫原因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不能转移就业,仅以少量耕地维持口粮。经统计,该村新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95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

徐振强一家六口,3个孩子都处于求学阶段,还有一位老父亲。夫妻二人是一家的经济支柱。过去,为了改善生活,他们耕种了12亩水稻。“以前很辛苦,每天早上都5点钟起床,挣钱又不多。”妻子张金梅回忆说,虽然每天起早摸黑,但一年下来除了肥料等成本,一年的收入仅数千元,生活水平低下。

徐振强夫妇(中间)在和温旭钦(右)谈论番薯丝包装。

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性,成为摆在驻村工作组眼前的一道难题。市农业农村局派驻水美村第一书记温旭钦介绍,帮扶伊始,驻村工作组走访注意到,当地多户人家种植番薯作物,也有两户购置薯丝加工装备,提供番薯粉丝加工服务。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都靠村民各自单打独斗。

“以前叫人家加工,一亩田最少要800块钱左右加工费,我自己搞就省下了800元。” 为了提高收入,徐振强“跟风”种植番薯,并制作成番薯丝出售。

为了解决加工问题,驻村工作组对接联系爱心公益组织,帮助在水美村成立了薯断丝连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依托市农科所、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对种植户进行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为确保薯丝品质,该村每年还邀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抽样监测。在驻村工作组的协调下,我市爱心企业还为该村免费提供15台薯丝机器。

徐振强(左二)在介绍番薯丝制作过程。

“去年收益还可以,温书记帮我卖了700斤,如果有销路我肯定敢扩大一点。”徐振强种植番薯已有3年多,从最开始的1亩,发展到今年近5亩。他说,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薯丝产出的背后,是驻村工作组给予的支持。

“我们谋求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不仅赞助薯机帮助有种植番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薯丝加工提高经济收入,幷继续落实奖补措施。”温旭钦说,两年来,水美薯丝达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且,部分市直单位对扶贫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水美村的薯丝都成为他们饭堂餐桌上的一种菜肴。

记者近日在水美村看到,村道进行了硬底化建设,路边有漂亮的木制护栏,还种植了风景树,旁边安装了新的路灯,路灯杆上并设置了文明标语。温旭钦说,在提升村居环境的同时,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目前,水美村番薯种植面积已有300多亩。村内有20多户人家种植番薯,1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在其中。

徐振强家近5亩的槟榔薯今年7月种下,12月可迎来采收期,徐振强和妻子的言语中透露出期待。“我们两公婆都是很勤快的,只要努力一点就有收获嘛!” 徐振强说,如果销售好一点,他们就再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