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些非洲手工艺品,和贵州的竟然如此“神似”

图片
咚咚咚,咚咚咚……9月17日,在2020年东盟(贵阳)“一带一路”进出口博览会展区,几位外国参展商朋友欢快的演奏,吸引了不少参展者的注意。个别热爱音乐的民众,甚至现场“拜师学习”,体验这种不一样的艺术。
演奏人之一大卫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今年35岁,是一位长期从事手鼓教学的艺术家。这些年来,他先后在上海、西安、重庆等中国城市暂居,最后定居成都进行手鼓教学,至今已6年。
现场,大卫向记者分享了非洲鼓与中国鼓的区别。他说,非洲鼓大都由一整块木头挖空而来,再蒙上羊皮或鹿皮,这些年鹿皮越来越少,因此用得更多的是羊皮,关键非洲鼓基本都是用手来敲打,中国鼓则多用小木棍。
图片
除了手鼓,大卫还向记者介绍了众多来自非洲的特色手工产品,如木琴、面具、手提包、蜡染围裙等,其中木琴由排列开来的10节小木头组成,下方则是6个半圆的葫芦。有趣的是,这样的组合,敲出来的音乐竟然那么清脆悦耳,仿佛瓷器一般。
令人好奇的是,现场的诸多展品,看起来都和贵州的民族手工艺品高度“神似”。如蜡染上所绣的非洲传统民居或大象等动物,都和贵州蜡染上的元素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一件件面具手工艺品和贵州的傩戏面具也很神似。
图片
图片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但远古的生存和生产方式大都相同,这或许是这些手工艺品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共同之处的原因吧。”大卫说。
大卫表示,2017年他时曾有机会到贵阳教授手鼓,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到贵阳来和大家分享非洲技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毫 陈大炜
编辑 皮亚丹
编审 闵捷 廖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觉得新闻好看,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