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公斤的蟋蟀王能落户宁津,就是到家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常学艺

9月20日上午,首届宁津县非遗文化节暨第八届中国(宁津)蟋蟀文化博览会开幕。活动期间将同时举行宁津和莱州(国家、省、市)非遗项目主题展览、蟋蟀文化用品展览活动、蟋蟀文化书画展活动,包括莱州草辫、莱州玉雕、宁津杂技在内的12个(国家、省、市)非遗项目在活动中参展。

在参观行程中,一只身长175厘米、重达880公斤的碧玉雕刻“蟋蟀王”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创作者是汇玉堂国际玉文化博物馆馆长张锦洪,他在现场生动地讲述了“蟋蟀王”的诞生记。

“蟋蟀王能落户宁津,就是回家了!”张锦洪说。

故事还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张锦洪为了在中国筹建玉文化博物馆,到达加拿大矿区,乘直升飞机在矿山周围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碧玉标本,刚好在湖边看到一只大角鹿,由于受到直升机引擎声音的惊吓,开始奔跑并游到湖边,张锦洪等人乘坐直升飞机一直追拍到森林边缘,突然一块在太阳下反射的红色石头吸引了张锦洪的注意,于是急降落直升机,并走到红色石头旁边,用矿山锤敲了几下,声音特别清脆,将红色的风化层敲去,竟然是一块红皮透绿十分油润的碧玉,张锦洪觉得这块碧玉日后必定是有用之材。

“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碧玉被选为制作奥运奖牌,市场火爆,碧玉供不应求。”张锦洪介绍,2009年5月该玉石被运回广东四会,8月6日他正要把这块料切开生产手镯等流通性首饰,可以大赚一把。把石皮切开后十分惊喜,因为5吨多的大料无裂,估计能出近万条手镯及过万件首饰,这是一个很可观的利润,但他前思后想认为此玉材日后必成大器,便存入了博物馆库里。

2018年在宁津筹建汇玉堂博物馆时,宁津县政府安排张锦洪参观县文化馆宣传斗蟋蟀的传统文化,张锦洪突然灵感涌起,想起那块大玉石,他认为玉石的颜色从红色过改到棕色与蟋蟀的颜色相当吻合,他决定用这块5400公斤的大玉石雕刻只蟋蟀王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今年8月,这只身长175厘米、重达880公斤的碧玉雕刻“蟋蟀王”终于落户宁津,为素有“蟋蟀之乡”美誉的宁津大地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作品巧用石的天然红皮,将头部设计在红皮上,令到蟋蚌更显霜气,并知有祥云,寓意鸿运当头;一对锯齿形的大牙, 保留天然红皮,代表身经百战:其两条圈各刻有3组火焰纹,代表红火,事业兴旺:蟋蟀后面刻有只带红皮的 三脚金物其普负金钱,代表招财进宝,并于旁边雕刻两颗绿色的白菜,寓意百财聚来,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