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种地”助力“中国粮仓”丰产减灾

图片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水稻种植基地卫星影像。图片由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新华社长春9月22日电(记者张建、孟含琪、金津秀)近日,“巴威”“美莎克”“海神”等三场台风陆续登陆吉林,对这个中国产粮大省的农业、基础设施等造成不同程度破坏。台风过后,在当地救灾修复中,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壤。吉林、黑龙江、辽宁三个省在2019年的粮食产量达2762亿斤,超过中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卫星等新技术应用正在助力“中国粮仓”实现丰收减灾的目标。
中国人保财险长春分公司农安支公司副总经理张学民要对负责区域的受损农田进行查勘定损。“农田面积大,过去出险只能靠人,采用抽查的方式查勘定损。”张学民说。
2017年起,研发运营“吉林一号”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与张学民所在的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吉林一号”多光谱卫星、高分辨卫星的影像和无人机影像以及实地调查、采样等方式,采取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进行工作。张学民此次就借助了卫星和无人机影像,让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工作变得便捷和高效。
“过去查勘定损,需要工作人员一步步去丈量计算。”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农林领域应用负责人曲春梅说,应用“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获取农作物的影像数据,工作人员不仅可以直接在影像上识别耕种作物的类型和面积,还能通过影像信息分析判断作物的苗情长势、干旱程度,进行产量估算等。这一技术已经在吉林省农安县等开展试点。
“过去出险只能靠人。秋天出险最多,天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张学民说,卫星介入后,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卫星还被一些企业应用到种地的多个环节。66岁的吉林省大安市农民韩富种了一辈子地,万万没想到,如今天上的卫星居然可以帮助种地。
图片
今年春耕时节,吉林省榆树市泗河镇双榆村,拓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牵引着联合整地机在田里耕作。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2017年,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通过承包土地建了现代化农场,几名大学毕业生留下来负责经营。随后,韩富被企业雇佣,成为一名田间管理员。
这家公司有一套“云”灌渠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处理,可以将卫星影像和安装在稻田里的感应设备结合在一起,地区形貌、水渠方向就能在卫星影像上呈现出来。
“类似于导航地图能提供实时路况一样。”大安市佰澳格林农场技术负责人葛艳俊说,打开App就能看到卫星地图,稻田里的感应装置实时监测水位情况。
如果田里缺水了,系统会自动预警,管理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远程发送开关水闸指令,实现全自动化管理。
图片
吉林省某乡镇农作物卫星查勘评估图。图片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该系统正在农场逐步普及。待到全部实施,韩富等人就不再需要手动开关闸,也不用轮流倒班看守稻田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农业通过融入卫星等现代科技,可以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更好的粮食,进而助力中国粮食安全。(参与采写薛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