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红薯喜丰收,农民地头话丰年

图片
9月22日,在米东区长山子镇万家梁村红薯基地里,红薯种植户展示丰收的红薯。(记者陈岩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宋建华 实习记者孙浩)秋分至,红薯甜。适逢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米东区的2.65万亩红薯喜获丰收。
在万亩红薯基地,记者来到田间地头,聆听农民引进新品种、机械化种植、在内地开拓市场的故事,一起分享金秋丰收的喜悦。
水改旱:调结构助增收
9月22日,在长山子镇万家梁村,44岁的农民李刚一大早就到地里收红薯。
作为乌鲁木齐万里农情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刚的合作社带动红薯种植户50余家,种植面积万余亩。
在一大片红薯地里,一个个表皮光滑、颜色淡红的红薯,躺在带着泥土气味的田野中。李刚掰开一个大红薯,露出粉红色果肉:“里面像西瓜瓤,所以叫西瓜红,学名普薯32号。”
李刚是米东区最早种红薯的农户之一。4年前,一直种水稻的他开始种红薯,“政府提倡水稻地改旱地,大家就试着种红薯。”
按照乌鲁木齐市一产调结构的要求,米东区引导鼓励村民改变水稻传统农业为红薯等新品种作物种植。
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办专干王飞说,水改旱后的土壤适合红薯生长,产量和市场接受度都不错。
第一年,李刚种了60亩西瓜红红薯。“那时候市场上没有西瓜红,一公斤能卖8元多,一亩地挣七八千元,是其他传统作物收益的几倍。”李刚说。
正说话间,农民将装箱的红薯直接装车。“地头售两成,八成保鲜储存,能卖到来年5月份,均价每公斤3元左右,一亩地净收2000多元。”
目前,红薯已成为米东区优化水稻等传统农业的首选作物,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作物。
用机械:去田垄效益高
在三道坝镇西阴沟村红薯基地,43岁的农民郭巧兰请来的收秧机和红薯收获机同时开到地头。
今年,郭巧兰流转土地连片种植了700亩红薯。
收秧机过去的地方,遍地的红薯秧被收割堆在一起,然后被统一拉运至地头,随后收获机上场,机器开过,红薯躺满地。
随着红薯种植面积增加,米东区注重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去掉田垄后,机械能进场,种植成规模。
在政府和合作社帮助下,郭巧兰实现了铺地膜、除草、收获机械化。前年,她还引进滴灌,彻底实现种植阶段机械化。
滴灌铺上之后,实现了水肥均匀。郭巧兰说,“以前大水漫灌,不能保证浇透,还容易生病虫害。用上滴灌,一亩地至少增产500公斤。”
去年,合作社引进了喷洒农药无人机,实现了红薯种植除草机械化。
“种了二十多年地,现在最省力。下苗后,都是机械忙,就装车时需要人工。”郭巧兰说。
目前,米东区红薯种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正成为米东的特色产业。
新品种:换代快不慌张
在羊毛工镇蒋家湾村米东新品种红薯试种基地,李刚与32岁的种植户徐明卫忙着做采收前的准备。
针对米东区红薯品种只有西瓜红的现状,米东区政府着力引进新品种,既促增收,也实现品种更新换代。
去年开始,米东区在李刚的合作社设立了红薯新品种实验基地。目前已引进34个新品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17个品种,其中,红瑶、玛莎莉、红胜三个品种今年试种300余亩。
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主任刘玉说,引进新品种是为筛选适宜大面积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同时也摸索新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挖开一棵红瑶红薯秧,露出一串深红色红薯。徐明卫掰开一个红薯,红中带白的果肉渗出乳白色汁液。
“甜度特别高,煮熟后呈半透明,我们都叫玉红薯。”徐明卫说,“相比较西瓜红,它的成熟期晚一个月,产量也很低,但价格能卖到8块多。”
“我种了200亩红瑶,预计能比西瓜红收益多一倍。”徐明卫说。
李刚说,三种品种今年试种成功的话,明年将逐步大范围推广。
拓市场:“新疆红”内地俏
新疆疆鼎农业有限公司的冷链车开到了徐明卫的红薯基地地头。按照合作意向,他每天要供应20吨红薯发往山东、北京等地。
新疆疆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涛说,他们公司主营新疆农产品销往内地业务,今年主推米东西瓜红红薯。
“我们每天都往内地销20吨左右。”张海涛说,“西瓜红糖分高、口感好,也耐储存,在内地的销路很好。”
这两年,徐明卫与合作社联合主推内地市场。“本地市场销量有限,如果能推到内地市场,收益会更好。”徐明卫说。
在郭巧兰的红薯基地,她正忙着为一笔300吨发往内地的电商订单配货。
按要求,这笔订单红薯要小,表面要光滑,而且一箱从5公斤到20公斤不等,价格每公斤要比本地销售多0.3至0.5元左右。
“去年开始,我们就跟新疆知名的电商平台合作,每年有三四百吨发往内地。”郭巧兰说。
李刚说,合作社已申请了稻香蜜薯、欢乐疆农、疆小农等红薯品牌,给米东红薯贴上商标,助力打开疆外市场,既让本地红薯打开销路,也促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