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源县巴燕乡脱贫攻坚纪实

央广网消息 青海省湟源县巴燕乡,“巴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地方,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西南方就是闻名遐迩的青海湖。全乡辖14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951户,10400人,汉、藏、蒙等各民族世代杂居,是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山区乡。
贫穷、落后,艰难、困苦,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最鲜明的印记。
自精准扶贫以来,巴燕乡按照“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把精准识别作为第一功课,坚实打好建档立卡的基础。做到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不漏一人,不达标家庭及时调整,确保了精准识别的精准度,保障了贫困人口权益,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扬。
2015年底,巴燕乡村两级分别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第一书记为组长的精准识别领导小组。对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培训,采取动员会、现场会、广告栏、微信群、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品、张贴标语等方式形成立体宣传攻势,把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做到全员参与精准识别贫困户。
上浪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万钧拿出了一张他们村集中易地搬迁前的照片说,当时村子里的房子绝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墙是土墙,这几年雨下的一年比一年多,一到夏天不是屋漏了、房塌了,就是墙倒了,有的人家没办法就在房梁、墙上打顶柱防倒塌,有的人家两口子长期外出打工房顶院子杂草长的比人还要高,有的人家又脏又乱还占用村道建厕所堆杂物,垃圾乱堆乱倒没人管,村人的精神面貌都不好。
4年来,巴燕乡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一项项惠民政策在脱贫攻坚政策指引下落地,一个个美丽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落成,一户户村民喜迁新居新宅,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昔日破败脏乱村容村貌换了新颜。
脱贫攻坚中,巴燕乡党委实施7个村集体经济“破零”项目。筹建泓燕养殖有限公司时,依据评估优势,最终把牛羊养殖基地选在了上浪湾村。根据群众推举,由上浪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万钧出任公司法人代表,把7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288万元启动资金全部注入该公司,他不仅为上浪湾挑起了担子,也为兄弟村谋发展不遗余力。
目前,上浪湾村还积极参与全县光伏扶贫项目,引进博泰藏野兔养殖有限公司,已建成占地26.89亩种兔繁育基地,投资达1000万元。以“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兔及养殖技术,实行订单收购。目前,上浪湾村已经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各项产业项目进展良好,阔步走在小康之路上。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项目实施、资金分配、产业发展等具体实践中,颜久珠、李万钧等一批致富带头人被吸纳进党组织,2019年,李万钧被评为省级劳模。
巴燕乡占据背靠环湖青南大草原,面朝西宁大市场,位处青藏大通道,拥有湟水源山美水净、绿色天然的生态优势,还有3万多亩适宜饲草、马铃薯、油菜、青稞等冷凉作物生长的耕地资源和面积广阔的草场资源,以及浓郁浑厚的乡村文化优势和勤劳忠厚的人力资源优势。打好脱贫攻坚的主动仗、攻坚战,既要认准我们的短板劣势,更要看清优势所在,首先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动能,致富胜势。
巴燕乡党委在综合分析巴燕乡优劣势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培育“种养游”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在已有一定根基的传统种养殖业基础上,依托种养殖大户和省内广阔牧区畜牧资源,坚持金融扶持、合作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等多措并举,加快培育种养一体、规模种养、以养为主的牛羊繁育和饲草、药材、马铃薯种植和现代设施农业等种养龙头产业,发展“为种而养、为养而种”的种养结合的循环农牧业体系,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脱贫致富,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同时,依托巴燕乡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景观、扎藏寺、万亩北方人造梯田等浓郁的宗教人文景观和背靠青海湖、金银滩大草原,东望西宁市、丹葛尔古城和315国道过境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
经过4年的努力,一批龙头企业、行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一批致富带头人、脱贫典型相继涌现,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打工的机会多,增产增收的渠道宽了,收入更加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