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该借力还是警惕?六大行行长如是说

9月23日,“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在线上举行,六大行的行长、副行长就“未来银行之路”这个话题分别进行演讲。行长们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封城封村、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大范围推行,各年龄层、各收入层、各地区消费者的线下服务需求加速向线上迁移,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网络直播、互联网理财等线上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倒逼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
但风险一直伴随转型左右。建行行长刘桂平认为,大数据是在 “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同时具有“风险密集”的特征,用得合适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用得不当可能带来数据泄露、违规经营、服务中断甚至系统崩溃等风险。
交行行长刘珺指出,科技的瑕疵和技术的缺陷始终存在,不仅很多,而且多为新问题,如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网络病毒、数据质量、信息降噪等,还不包括未知的不可预见的风险。科技至上主义不可取。科技取金融而代之并非符合逻辑的选项,二者的有机融合才是大方向。
疫情倒逼金融科技发展
2020年初的疫情给中国及世界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变数,中国GDP在疫情冲击下首次出现增速为负的情况。银保监会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5328亿元、2188亿元、1424亿元、1156亿元,同比下降12%、8.5%、2.1%、11.4%,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7.9%、26.6%、3.1%、28%。疫情给银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银行业加速发展金融科技。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崔勇认为,从C端(消费者)看,疫情发生以来,封城封村、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大范围推行,各年龄层、各收入层、各地区消费者的线下服务需求加速向线上迁移,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网络直播、互联网理财等线上服务需求大幅增加,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显著提升。
崔勇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也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这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更是加快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我国数字经济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他强调,“十四五”期间,金融科技对银行业赋能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银行业须把握好三个大的变局趋势:一是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二是客户数字化需求爆发增长的大趋势;三是金融数字化竞争升级的大趋势。
中国银行行长王江也认为,今年疫情的爆发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线上”数字经济生态发展,金融科技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推动金融业态、产品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他认为,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要增强客户需求变化洞察,创新产品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品销售、设计及服务模式创新,为客户提供完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要建立数据开放平台,拓展应用场景。要通过API数据接口的开放,使金融服务深入生产经营、生活缴费等场景,实现“无感化”获客、留客。
三要重构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能。银行业要以业务价值为中心,对业务规则和流程进行重构,提升后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增值价值。优化信贷审批、清算结算等业务系统,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业务处理直通化、流程控制自动化,提质增效。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认为,将来,科技之于金融,将不仅是赋能,更是重塑。基于超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基数,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科技市场。
刘珺表示,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重塑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经营模式的重塑。金融科技驱动下的经营模式将具有平台化、非网点、轻资产和重数据等特征,能够带来更高的金融效率、更低的金融风险。并且,随着线上场景的完善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将会在各行业中不断孕育出新的细分领域,促使银行在更多领域上参与并竞争,提供的服务也需从通用类金融服务转变为更为专业的垂直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其次是对价值曲线的重塑。银行不仅要管理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更要建立并有效管理“数据资产负债表”,让数据的来源和运用同样构成新经济资产负债表的驱动因素。
最后是对技术架构的重塑,值得一提的是,雾端计算和边缘计算正在逐步成为银行数据体系发展的又一个热点。通过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部署在雾端和边缘端,有助于减缓云端的压力,为用户提供更为快速及时的响应,降低数据传输、数据集中存储、数据集中计算和数据回传等环节中的服务器、带宽等诸多成本,实现储存力和算力的分布和使用投入产出最优化。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认为,金融科技可用于提升风控能力。风险管理是银行的生命线,决定了金融服务的能力与上限。他以工行为例,介绍了在贷款准入方面,工行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提升贷款投放的精准度。比如,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快贷”,运用大数据技术,到7月末,累计为近110万客户授信超过8500亿元。在贷后管理方面,运用风险画像技术,打造全流程风控管理体系,实现对全行普惠贷款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截至6月末,工行银保监会普惠口径的不良贷款余额83亿元,比年初下降37亿元;不良率是1.3%,比年初下降1.25个百分点。
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认为,在充分享用技术红利的同时,银行也要解决其所伴生的问题。
一是要破逻辑之困。数字经济时代,普通民众获取金融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舒适性大大增强,商业银行必须从基于账户交易的传统逻辑中解脱出来,转向通过搭建生态场景获客活客留客。
二是要破安全之困。大数据是在 “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同时具有“风险密集”的特征,用得合适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用得不当可能带来数据泄露、违规经营、服务中断甚至系统崩溃等风险。
三是要破数据之困。传统商业银行数据主要是交易过程中沉淀,类型与结构单一,难以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同时,以交易驱动为主的技术架构和壁垒森严的部门架构,无法有效实现数据的采集、分类、整合、共享。
对此,刘桂平提出要从提升数字思维能力、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提升场景运营能力、提升敏捷响应能力四方面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
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韧劲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会上也谈到了普惠金融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从长期看,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的特点没有改变,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和空间仍然非常大。商业银行有必要从改革创新、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
谷澍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一是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在投向上,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企业资金最紧缺的环节,帮助小微企业平稳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在产品上,要聚焦民生改善、先进制造、“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加快产品创新和数字供应链发展,提供更为便捷适配的产品。
二是进一步增强风控能力。一方面,加强金融科技应用,进一步整合内外部信息资源,构建智能化、穿透式、全流程的动态风控体系。另一方面,强化专业经营和专家治贷,提升市场研判和客户选择能力。
三是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信息共享、流程联动、渠道协同”的服务体系,提升集约运营能力和业务处理效率。
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发展遭受重创,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6月,国常会提出金融业全年让利1.5万亿元。
中国银行行长王江表示,银行要合理让利,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合理让利促进经济复苏,有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和财务重组等措施,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9.4%,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减负8000多亿元。针对小微、民营企业,银行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充分利用税收优惠、风险分担、贴息等政策,提高信贷可得性。6月末,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
零售银行要严防共债风险
作为中国线下网点最多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郭新双认为,商业银行新零售转型,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带来新风险。银行要注意防范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共债风险、互联网贷款风险等新的风险。
他指出,银行的“全渠道”转型不是触点的简单集合,而是协同的、一体化的融合,真正使客户感受到在任一触点都能快速响应的一致性体验。另外,银行需要向“全产品”转型。一方面,要注重自有产品的协同、组合,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有产品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组合方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