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治水之法

河西走廊东西长一千余公里,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通道。河西地区由于风高土燥、盛夏易旱,农业生产历来依靠引水灌溉。所以自古以来,各个朝代都很重视河西走廊的水利建设。早在汉代,敦煌、居延等地就曾设置平水史、监渠佐史等水利职官,从事渠道修建与维护等。唐宋时期也是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和管理。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朝廷在河西走廊大兴水利,并建立起相应的水利管理与维护体系。

莫高窟。

明代引水灌溉农田

河西走廊历史上的甘州,其水源分三类,一是泉水,主要有童子寺泉、暖泉、东泉等;二是山谷水,有阳化、虎喇孩等水源;三是河水,主要有黑水、弱水、洪水等。而这些水源的源头是雪山融化之水,每当冬季多雪夏季高温时,山上雪融增多,河水、谷水及泉水就丰裕,当年的农业必是丰收之年。因此,明清时期的水利建设就是基于当地的水源实际来进行的。

马蹄寺。

明代河西走廊的水利兴修规模就已经很大,引渠名目很多,灌溉田亩很广。历任巡抚等官吏都在其任内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尤其是根据当地的水源实际来实施水利建设。据《甘州府志》记载:“明巡抚都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慕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左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瀚树哇哇、德安、宁西,山丹卫之寺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使杨衍庆、石永,指挥使张廷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张掖县城东南,仁寿渠灌田四十四顷六十亩。明嘉靖年,巡抚杨博、副使石永以仁寿驿堡迤西荒地一十七顷可开。疏渠垦田,给赡本驿军即此,后益增广。城西木龙坝渠,即龙首渠,灌田二十九顷五十九亩。明嘉靖年,巡抚杨博躬浚,募兵防守,且继修是渠,为黑河首即此。城西南的小满新渠,分六闸,灌田一百二顷八十亩。明隆庆年,巡抚石茂华、副使杨衍庆督修即此。城东北东泉渠,分四闸,灌田七十八顷一十亩。明嘉靖年,巡抚杨博、副使石永开黄张二家湾、傅家庄、白果园,即此二坝地。城南德安渠,灌田三十二顷六十亩。巡抚杨博桓檄指挥曹凤修垦即此。”

另外,由于明朝平定河西后,派遣军队驻防实行屯田制,所以对当地的水利建设十分重视。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河西十五卫,东起庄浪,西抵肃州,绵亘几千里,所资水利,多夺于势豪,宜设官专理,诏屯田佥事兼理之。”

明洪武初年始,明廷从山西、山东一带移民到河西,兴修水利,屯田生产。到弘治年间(1488—1505年),凉州屯田面积达7.6万顷。据《凉镇志》记载,凉州卫已修复和利用的河渠有:“蹇占山口涧、金塔寺山口涧、杂木山口涧、土弘干川山口涧,此五涧水也,春首农兴,雪消冰释,渠坝分流,灌溉田亩,至三岔河合二为一。”其中黄羊川七条坝,杂木口七条坝,金塔寺十二条坝,土弘干川六条坝,四大渠系已经形成。这些记载表明当地水利工程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使河西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

在明朝约270多年间,河西走廊形成了完备的渠、坝、沟、畦系统,并使原来的上中下游山泉两灌区连成一体,水资源利用由于渠系的配套完善得到了很大提高。

清代肃州凿山调水

清代河西水利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凉州以乌鞘岭为界,岭东平番(今永登)汉代时已经出现垦殖,水利事业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到清中前期,河西地区的水利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

远眺祁连山。

清代甘州水利,重点仍是在张掖,其次为山丹及抚彝厅。张掖盆地为额济纳河中上游流经区,山丹河、洪水河、黑河等水源均来源于祁连山。雪融水出,与凉州一样,当时称其地“水至为良田,水涸为弃壤”,汉唐以来全资灌溉。到清中前期,张掖县及抚彝厅的黑水河渠分布已几无余地,开渠达70条之多,特别是张掖县属四乡各地。凡可开之田,无不有渠水灌溉,清后期张掖四乡有著名的47渠,共计灌田4420.89顷。当时张掖县仅有15237户,人口共70199人,人均水浇地达6.3亩,所以当时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

河西降雨量最少的党河流域,到清康雍时期,随着国家安定,屯田政策的继续实行,肃州所属酒泉、玉门、敦煌、安西、高台、毛目等地,不少重要的水利工程陆续创修,党河流域冰川融雪水利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当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肃州红水洞子坝水利项目,是清代河西地区最引人瞩目的重要工程。红水河洞子坝分为东洞子坝及西洞子坝,地处肃州城南,“坝延十里,俱在红水河起,凿石为洞,引水渐上,直透崖顶,分流而下,大为民利。”

由于红水河水位高于肃州盆地,需要凿山调水,在当时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引水成功,实属一大创举。乾隆元年驻肃州的西安粮监道管军需库务沈青崖曾实地考察了红水洞子坝水利工程,据他记载,红水东洞渠经过一个大陡崖段,“尤峻削,迥非人境,乃端视壁板,故已穿隧,特阅世既久,沧桑变易,湮圯不能行水,遂致废。”可见当时的工程实施之艰难,没有相当的智慧是无法完成的。

清红水坝洞渠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工,第二年基本告成,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个工程渠口筑堰拦河蓄水,通水进洞。东渠长十余里,洞工占十之七八,西渠洞工也占十之四五。凿渠者不仅有民工,也有军工营弁,计费官银约万金。对于开凿洞渠的艰险情况,沈青崖有详细的记载:“东西两崖,皆百丈陡崖。东壁有一线蜗延,人马蚁缘而下。”“壁旧隔十余丈,启一窦,凿工出沙土处。凿者钻穴施技,灯火相望。”“尤异者,以暗工摸索,而及其穿通。莫不吻台。以故外窦栉比,行列整齐,如排笙凤箫然,可怪也!”“全坝明渠暗洞相接,断崖处飞槽连渡,更复引山泉入洞,又有瀑布悬泻,险怪疑于鬼工;渠工险峻处,夫役缘梯以上,缒绳而下,如猱如鸟。统渠上下,如蚁穿九曲珠,如虫蛀木,如蚓食壤。”沈青崖写到这里,不由地感叹该工程的险峻和艰难,将其比喻为五丁开蜀道,并惊呼:“神耶?人耶?余又安从而测之耶!”

河西千里,大漠孤烟,敕勒苍茫,祁连绵亘。人们多惊叹于敦煌飞天的飘逸风姿,而肃州洞渠的鬼斧神工,虽与民生食计攸关却鲜为人知,实为憾事。通过沈青崖的记载,才让今天的人们对当时的水利智慧和施工艰险有所了解,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清代肃州水利工程除了这个项目外还有很多,其中引“讨赖河”水修建的黄草坝渠、玉门赤金渠、靖逆渠、安西屯田渠、回民渠,毛目之双树屯渠、万年渠,高台之丰稔渠、沾永渠、纳凌渠、定宁渠、新开渠、乐善渠、黑泉渠、六坝渠、新坝渠、临河渠、永乐渠、万开渠、三清渠、柔远渠等,干渠有长达150余里者,支渠也都在二三十里之间,各支渠通向四面八方,使畜牧为主的肃州山前地带,有了水利的发展,已是“节节水磨,处处获利;凡渠水所到,树木荫翳,烟村胪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已是很普遍。

明清的水利管理智慧

河西走廊的水利工程,自两汉以来不断发展,至明清达到高峰。经过历史的积累,有关水利管理制度和办法,到了明清得到了不断完善。

明代对河西水利管理非常重视,宣德六年(1431年)明廷“专遣御史巡视宁夏、甘州水利”,说明朝廷在西北屯区专门设立了水利御史,以巡视、督修水利。

金塔县胡杨林。

清代,河西地区的各级行政长官都负有兴修和管理水利的职责,在屯垦集中的地方,设有州同、县丞之类佐治官员专司水利。在这些官员下面,又设有农官、渠正、管水乡老、水利把总等吏目,专管具体水利事务。凡是水渠的巡察与维修,每块农田用水的渠口、时间和数量,上下游灌水次序的安排,水利纠纷的评判,以及水规水法的宣传,灌溉情况的上报,劝喻农民岸规定用水等,都由他们负责。有些官吏下面,还配备了专业性的水利管夫役,从而使水利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能够较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官员的职责比较明确,凡是与水利相关的各项事宜皆在其职责范围内,主要有水渠修浚、分水均水、议定水规和处理水利纠纷等。

河西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推动水渠工程的顺利进行,甘州、肃州地区颁行过严格的派工制度,要求在渠工之负担按亩摊派,使田广而受益多者不得推诿。据《清实录》记载,乾隆七年(1742年)12月,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甘、凉、西、肃等处渠工,应照宁夏之例,无论绅衿士庶,按田亩之数,一例备料襄办。其绅衿不便力作者,许雇募代役,倘敢违抗,即行详革。掌渠乡甲,有徇庇受贿等弊,按律惩治,并枷号渠所示众,仍勒石以垂久远。”此法颇得乾隆称赏,批“甚是”。

清代凉州地区的水利管理更是巧妙:凉州灌溉,除部分泉水外,主要靠境南之祁连山雪水。当时凉州人总称凉境南山为天门山,实即天梯山。他们早就掌握到,山中“壑多缩冰,岩皆积雪”,年丰与否取决于水之多寡,而水之多寡则完全制约于气候之变化的规律,“其冬月多雪,则雪积而水源裕,春日多晴,则冻解而水流行,夏秋多雨,则雪消而水势长;倘雨泽愆期,其渠顿涸”。因此,每逢干旱年份,雪微水弱,则渠水如金,就容易发生争水械斗事件,所以加强对渠水的管理十分重要,并早已形成制度。其中要求各坝渠“渠口有丈尺,闸压有分寸,轮浇有次第,期限有时刻”,各刊刻在案。其境内的金塔坝渠以左右分水,“左有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坝,轮日二十九;右有五、四、三、二、一凡五坝,轮日二十九。羊泉坝,夏四五月,全河水轮日三,六月轮日二。”

肃州及敦煌各地的渠水管理,也有严格的制度。在敦煌地区,每岁春融后,“户民引灌田地,乘其滋润,播种安根,谓之‘浇混水’。立夏日,官长带领工赴渠所,丈量河口宽窄,水底深浅,摊就分数轮浇,至九、十月,各户引水,亦自下而上灌地,以滋春耕,谓之‘浇冬水’。”

鸣沙山。

镇番地处石羊河下游,属于沙漫地区,灌溉水源全靠一条大河,清中前期由于柳林湖等地的屯垦发展,地多水少,并由此引起的争水现象也日趋严重,尤其“每岁之夏,不足之日多,有余之时少”。所以镇番一带水利管理制度比其他地区还要严格。乾隆时渠水浇灌完全按在册地亩征粮数之多寡统配。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镇番、永昌二县知县就共同制订了《水利章程》,其中规定:“每年渠灌分春、小红牌水、大红牌水、第四牌水、秋水、冬水六轮。”所谓春水,是指“自清明次一日子时起,至立夏前四日卯时止,共水二十六昼夜”;小红牌水是指“自立夏前四日辰时起,至小满第八日卯时止,共水二十七昼夜”,以次下轮,直至立冬后五日寅时止。

至每轮水各地该灌数量又另有严格规定,小红牌水的规定是“每一百石粮该分水七时三刻六分,自上而下轮流浇灌。内:首四坝共承粮八百一十五石八斗一升二合,应分水五昼夜零五刻;小二坝共承粮一千零七十一石六斗三升五合八勺,应分水六昼夜七时;大二坝共承粮九百九十五石二斗六升一合五勺,应分水六昼夜十时四刻……”各地依据节候的不同,分水自各有差异,但必须按时按粮分水。这种科学的水利分水管理机制,使当地抗旱用水得到了保障。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刘永加

责编:尹宇龙

审核:洪波

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