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强:疫情迫使企业反思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制造企业面临着组织管理困境、资金链断裂、市场需求缩水等危机。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企业表现出强韧的生命力,在危机处理、响应能力与恢复速度等方面交出满意的答卷。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重新审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批企业逆势而上,化危为机,在敏捷响应市场的同时,为应对疫情做出贡献。”9月27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纪委书记郝志强在以“强韧、创新、突破”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报告发布论坛”上如此表示。该论坛由埃森哲中国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图片
郝志强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2020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进展与经验分享。他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带来管理、供应链、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和考验,与此同时,部分数字化企业表现出强韧的活力和生命力。这迫使着更多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
他介绍称,经过十余年的两化融合工作,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以及绩效产出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单项业务环节数字化、集成互联以及价值网络开创等方面。
但同时,在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多企业也面临着硬件设备设施联网化的水平偏低、工业技术软件化能力不足、企业数据价值提取广度和深度有限等方面的挑战。
对此,他指出,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应表现在四个方向。一是加速推动“卫星+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突破;二是大力发展CPS的综合应用,构建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中人、机、物质、环境、信息要素的映射;三是继续推进企业上云、用云,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诉求。四是打造智慧供应链,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企业的运作方式。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郝志强: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对“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报告发布论坛”的指导和支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埃森哲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多年来持续开展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再次引发产业界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与讨论。
今年的报告,重点关注了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数字化加速效应的长期影响。基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在两化融合领域开展的量化研究和评价,以及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面临的形势、发展现状、挑战以及下一步举措,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众所周知,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过渡的大变革时代。从大背景来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深度运用,以及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工业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的演进、融合是当前发展的主题,从物理世界到信息世界的全新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构建。与发达国家着眼于高端产业再调整、再布局的理念不同,我国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已实现换道超车的战略目标。
图片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再次引发产业界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与讨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制造企业面临着组织管理困境、资金链断裂、市场需求缩水等危机。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企业表现出强韧的生命力,在危机处理、响应能力与恢复速度等方面交出满意的答卷。
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重新审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批企业逆势而上,化危为机,在人机协同、柔性制造、平台运营等数字化能力方面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和韧性,在敏捷响应市场的同时,为应对疫情做出贡献。推进两化融合,这一工作已经持续推进十余年,使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方式绩效产出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相关成效也在此次疫情中给出了较好的答卷。
我们用数据说话,来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在单项业务环节的数字化上,企业主要业务环节均不同程度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从数字化环境看,我国制造企业在一些主要的业务环节都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覆盖,近半数的企业已经在研发设计、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办公等重点环节实现了数字化工具的全面覆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良好的基础。
在集成互联方面,突破综合集成后信息化投入趋于稳定,效能效益呈现台阶式跃升。根据研究分析发现,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心正在由深化局部应用向突破全面集成转变。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稳定效能的产出,企业的数字化产出的投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在数字化产能稳定,效能效益呈现台阶式跃升以后,继续加速上扬的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有20%的企业实现了综合集成,相较于未实现集成的企业,平均社会效益高出10%左右。
在价值网络开创方面,开放式价值的合作成为企业间在线协同新途径。企业在较好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外部应用需求,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全面对接,推动设计、制造、供应和服务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的优化。目前平台化、开放式的价值合作,成为企业实现在线协同的新途径,企业在开放研发、协同制造、开放物流等方面积极探索,价值网络共创取得初步成效。
那么,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呢?
硬件方面,设备设施联网化水平普遍偏低,亟需突破设备终端全面联通的瓶颈。工业设施设备联网,是先进制造业良好发展的基础。但是受传统工业体系和价值壁垒的影响,以及商业模式不清晰、线上服务能力不足、设备入网成本高昂、价值回报预期不足的原因,我国工业设备设施联网水平普遍偏低。数字化设备的应用普及,除石化行业以外均不足半数。能够从核心层、管理层实现数据全面贯通的数量仅占10%。
软件方面,工业技术软件化能力不足,工业APP供给能力亟待提升。在软件应用方面,我国工业软件普及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涉及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协同运用的高端软件研发应用率较低。工业APP应用方面,有关我国的企业在行业模型方面实力不足,企业应用工业APP方面均受到阻碍。
企业数据价值提取广度和深度有限,数据科学与工业机理融合有待加强。在生活过程优化、生产计划与排程、产品设计与开发、销售预测与需求管理等方面,企业数据的价值提取的广度和深度均有不足,制约了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
最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一是加速推动“卫星+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突破,能全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着力破解设备终端连接的瓶颈,大幅提升生产活动的效率、质量和价值。
二是大力发展CPS的综合应用,构建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中人、机、物质、环境、信息要素的映射,实时交互,将物理空间的各种数据不断采集,传输到信息空间,变成显性的数据,解决数据在生产制造、应用服务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
三是继续推进企业上云、用云。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错综复杂,一次性大规模的投入方式不能被有效应用,上云可以满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诉求,以基础要素切入云端为先导,能够快速获取数字化的能力,不断变革原有体系和架构。
四是打造智慧供应链。突发的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持续、稳定便捷的供应链的重要性,推动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柔性化应用,从而推动整个制造业发生重构。
以上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研究分享。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