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聚沙成陆开启一代英勇移民开拓家园 大桥横跨带动长江南北两岸经济发展

CCTV-10
2020.9.29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江苏卷 扬中篇
扬中篇 预告片
图片
扬子江中 聚沙成陆
江苏扬中,这个成形迄今不过一千七百余年的江心岛屿,因成为往来船只躲避风浪的地点,被当地人称为“太平洲”。
寄托着祈愿的沙洲,宛如江河与泥沙写下的诗篇。竹林风声,相望南北,太平洲上建起的这座小城,见证着新四军渡江北上的豪情壮志,也回荡着江南丝竹的婉转音韵。
图片
东晋时期,扬中地域还只有几个露出水面的小沙洲;及至隋唐,它们渐渐连成一个个长形沙洲;到了宋代,这些沙洲仍因其面积不大,有“小沙”之称。
数百年过去,这些沙洲连在一起,最终形成了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扬中岛。
图片
移民迁徙 仁孝忠义
明初,原先居住在靖江夹港一带的张氏族人张榛,率领乡亲辞别故土,迁到太平洲上定居。在这里,张榛显示出了扬中第一代移民所具备的慷慨与仁孝美德。哪怕遇到路边素不相识的贫苦流民,他都慷慨解囊,轻财积善。祠堂、桥梁等建筑凡有损坏,他必定竭尽全力,捐资修造。
图片
此后数百年间,无数扬中移民秉承着先祖的实干和开拓精神,建设家园。他们开发滩圩、加固堤坝,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移民的建设下,原本荒芜的沙洲,逐渐成为了仓廪殷实的城镇。
太平洲上的人们,在代代延续的奋进和开拓中,见证着这个带有美好祝愿的地名,逐渐成为现实。
图片
英勇渡江 撒播红色星火
一张照片,娓娓叙述新四军与扬中百姓结下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情。
图片
照片中这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就是当时运送解放军战士的群众之一。画面上,她全然不顾连天的炮火,正在奋力摇橹。在隆隆炮声中一船接一船地将解放军战士送往对岸。
时隔半个世纪以后,人们终于知道,照片上小姑娘的名字叫颜红英。而这张珍贵的照片原件,则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图片
扬中,这块长江中心的“红色跳板”,不仅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精神财富也必将泽被后世,千古流芳。
多彩竹编 编出扬中民俗特色
扬中人爱竹,源自他们与竹子相依为命的岁月积淀。在这个江心孤岛上,高大的树木难以生长,而挺拔秀丽的竹子却能破土而出,贯穿在扬中人的生活点滴之中,成为他们遮挡江风的屏障、居住的屋舍、入馔的佳肴,以及生活最富有诗意的点缀。
图片
扬中竹编艺人耿月新将传统书画等技艺融入竹编,创作了一批佳作。无论是蝇头小楷,还是巨幅画像,无不纤毫毕现,惟妙惟肖。
1993年,在“中国民间艺术大展”中,耿月新的40多件竹编艺术品引起了轰动。细腻的线条、精湛的编织技艺,令在场观众拍手叫绝。
而他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在扬中市政府的支持下,古稀之年的他,开设了竹编主题艺术馆。无数慕名而来的人们,通过一幅幅竹编艺术作品,感受着扬中的依依竹影。
图片
座座大桥 串街扬中与大江南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让扬中人深感孤岛交通不便。望着茫茫江水,扬中人心中生起了对“一桥飞架南北”的渴望。
在当年财政并不宽裕的状况下,扬中人再次显示出了团结互助的移民精神。不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耕作打渔的普通百姓,纷纷为修建大桥捐款。
图片
2004年10月28日,扬中长江二桥通车;
2014年10月28日,扬中长江三桥通车。
与此同时,贯穿扬中岛的泰州大桥,将扬中与长江南北两岸的大片土地也连接在了一起。
飞转的车轮声中,江上的一座座大桥仿佛一条又一条纽带,串接起了扬中与长江南北,也牵引着扬中人发展的愿景与期盼。
图片
光伏产业带动绿色发展
刀鱼江鲜诉说生态观念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长江生态,大力推动无污染发电的光伏企业。小小的扬中岛,不仅赢得了“太阳岛”的美誉,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绿色能源案例。
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不仅保护了长江生态,也保护了扬中的水质和鱼类资源。
图片
在当代扬中人的努力下,属于长江的自然味道,正在源源不断地回到人们的餐桌。
络绎不绝的外地游客走进扬中,长江渔文化小镇、滨江驿站等一系列美景,让人们目不暇接。在这里,江鲜的美味,诉说着蒸腾在日常烟火中的生态观念;岛城的风土民情,展示着志存高远的历史情怀。这座江中小城,在滚滚波涛之中,始终跟随时代的浪潮,目光深远,心怀四方。
图片
图片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扬中篇》
播出时间:9月29日 23:2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蒋张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