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环保法庭有了“升级版”!来看看这样的贵州实践

一曲《多彩贵州》,道出了贵州的美丽与丰饶,让人心生向往。绿色生态成为贵州的发展底色和靓丽名片。
为了守护这片青山绿水,2007年,贵州设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全国率先开始环境资源审判探索。
2020年8月28日,贵州省委编办批复将基层人民法院的33个人民法庭设立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法庭,全省法院依托贵州自然地理与产业布局情况,在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全省的绿水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全部纳入司法管辖之下,把全省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生态系统纳入人民法庭司法保护范畴,进一步打造贵州环保法庭优化设置升级版。
三省四地法院联动,共护赤水河畔“绿产业”
立秋已过,赤水河流域两岸青山翠绿,生机勃勃。奔腾不息的流水,正奏响绿色发展的和美之声。
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质白酒产区,赤水河沿岸数千家酒企为中国白酒产业贡献了数千亿产值,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个以生态立身的制造业产业群。
2013年3月,贵州省高级人民院批准在仁怀市法院设立环境保护法庭。今年8月,批准仁怀市法院设立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重点保护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酱香型白酒产业所必需的独特气候、水、土壤和微生物环境及赤水河流域原生态环境。
一泓清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更是发展之源,必须要靠各地司法力量“拼盘”成合力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9月1日,云贵川三省法院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作座谈会召开。贵州遵义、毕节、四川泸州、云南昭通等地近10家法院负责人齐聚此地,为赤水河流域实现协同共治出谋划策,“结‘法’网,保生态”成为共识。
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卢飏说,此次座谈会意味着赤水河全流域环境资源审判跨省域司法协作机制正式启动运行,“要抓住机遇在环资审判专门化机构建设、跨省域环资案件管辖、专家库及数据库建设、司法修复基地和宣教基地建设、水上巡回法庭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可以说,没有赤水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包括茅台在内的沿岸白酒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茅台酒厂法律知保部律师办公室副科长刘元亮感叹,这背后离不开法院人长期以来的细心守护,“三省法院协同发力,更是个极好消息。”
图片
(山青水美的江口县云舍村)
从伐绿到护绿,打出生态民生“双赢牌”
群山苍翠,溪水潺潺。
9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这里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如同梵净山脚下的“桃花源”。
太平河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增殖放流点,7万余尾鱼苗正放流水中。投放鱼苗的,却是江口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代某某等4人。
这是当天下午江口法院当庭宣判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代某某等4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一年。增殖放流、公开道歉、义务巡河,也是对他们的处罚措施。
曾经,村民抱怨有树不能伐、有矿不能采、有药不能挖、有兽不能猎。如何让百姓守着青山的同时还能发展?
司法保护,就是要让民众在懂法基础上树立底线思维。
2013年,江口县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现环境资源审判庭),随后便不断探索“三审合一”创新审判模式,探索恢复性司法,积累了丰富的环境资源审判经验,部分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长江晋级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村民将林木还给山林,将野生动物归还自然,转而办农家乐、经营民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村民腰包鼓得很!”看着大家从卖树卖鱼卖野生动物到“卖风景”,江口县双江街道镇江村支部书记舒继学心里很感慨。
如今,绿水青山真正成了百姓的金山银山,江口法院环资庭庭长金宁飞说:“我们一定会把这里守护好,为子孙留下这片风景。”
图片
(雷公山环境保护法庭开展普法工作)
守护传统村落,留住乡土文明
驱车绕过山路十八弯,9月4日,记者寻访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山深处的麻料村。
深山苗寨、浓郁风情。麻料村民世代以传承银饰锻造技艺为生,素有“银匠村”美誉,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中国银饰之乡”。
然而瑕瑜互见,在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不断发展,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被淡化甚至剥离。村民改造木屋,翻建砖瓦房,给传统村落风貌带来了同化与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
“宅基地是我的,房子是我的,钱是我的,我为何不能自主建房?”麻料村党支部书记李昌玉无奈地说,为劝说村民,村干部不知被多少村民“记恨”。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司法部门的加持和赋能迫在眉睫。
当天,雷山县法官工作站在村里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生态环境保护向基层的进一步延伸。通过法官定期驻村来调解村民纠纷,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自我道德素质与自治管理能力,将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预防在萌芽状态。
“有了司法支撑,保护村里的古建筑和生态环境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理服人。”李昌玉说。
雷山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忠书介绍,雷山现有409个传统村落,法官工作站未来将会实现全覆盖。
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可以说是黔东南老百姓的“金饭碗”,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破解传统村落保护和治理中遇到的问题,让法治成为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已初见成效。(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