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抗疫剧 《在一起》这波我给9.9分

一大早新闻妹就在群里说,被新剧《在一起》感动哭了,挤在地铁里抹眼泪。
昨晚哥也被戳中,很久没有一部剧让哥忍住倍速播放了。
图片
大家还会对抗疫故事感兴趣吗?还有勇气回忆那段历史吗?虽然只过去了半年。
但历史就是这样,轻易变得模糊,甚至在某些缺乏敬畏之心的剧中,以惊人的速度被歪曲。
单说呈现出来的真实,《在一起》做到了。
真实在于不能只说伟光正。
危险来临,有人害怕了。
武汉疫情突发,江汉医院成为抗疫前线。一名护士确诊,很多人立即辞职外逃,拦都拦不住。
图片
连医生也以私事为大,无论有心还是无意,此时此刻,都有逃兵之嫌。
图片
有人生怕担责任。
周一围饰演的副院长谭松林即将升迁,看到即将退休的院长雷厉风行布置措施,他不断强调,要听上级的指示。
图片
图片
面对新型病毒,没有对症药物和治疗方法,谭松林不敢擅作主张采用应变疗法,还坚持惯性思维,一切走流程。
图片
有人质问迟缓与短缺。
病人不断涌入,传染科主任质问院领导,你们一不给人力支援,二不给医疗物资,如何抗疫?
更有主管领导走过场打官腔。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部剧瞬间把哥的记忆拉回到年初。
如今想来,面对未知的恐惧,有多少人会站定了阵脚果断从容呢?
起码哥自己可能怕也可能退,你我都是凡人,都有苦恼。
总有人会站出来,他们会说,你怕,我也怕,但我想扛一下,我一个人扛不动,你能不能一起来,大家在一起,多坚持一天,就能多救一个人。
图片
这些站出来的人,有看淡生死的医生。
张嘉译饰演的院长张汉清,原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身患无药可治的渐冻症,为病人做完心肺复苏就累得步履蹒跚。
日益加重的病情,让他连一阶楼梯都迈不上去。
图片
还记得那些剃发的医护人员吗?
剧中有一幕,女护士看着镜中的自己,梳理长发满眼不舍。
图片
她低头,再抬头时,淡然一笑,满眼已是从容。
图片
女性医护人员推门集合的瞬间,真的感动哭。
她们没有一句台词,目光坚定,态度决绝,那一刻,正是白衣执甲的样子。
图片
这里没有“报名的都是男同志,是不是女同志也出一个呀”“你一女同志,在旁边配合就好了”……
正如名字《在一起》,需要的时候,我们不忘彼此,互帮互助,战胜困难。
图片
年轻的院长不再回避责任。
图片
打算请假的医生退掉机票回到了岗位,嗦一口热干面,再杀回战场。
图片
怎样的情感才能配得上武汉的遭遇?
还是那句话——足够真。
《在一起》中,人人不加修饰,素面朝天。
演员何蓝逗一脸青春痘。
图片
谭卓饰演的传染科主任面色铁青憔悴。
图片
一向以女神形象示人的张天爱,拍院外戏的时候,依旧满脸护目镜勒痕。
图片
情节上,更是大家记忆中的抗疫。
看过某些剧险些将抗疫故事编成婆媳大战,哥的内伤至今未愈。
《在一起》中的爱情与亲情,让哥哭得像个傻子。
何蓝逗饰演的女孩毛真真不幸确诊,她躺在床上跟男朋友说:“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我不想就这么没了。”
就是不想死啊。
女孩很幸运,康复走出医院,一名保安等着她,送上一束花,两个人抱在一起。
图片
视频通话中温暖的男友,一直在她身边 ,在力所能及最近的距离。
图片
没有“你救了我妈,所以咱们复婚吧”,这才是劫后余生的爱情,纯粹而无需讨价还价。
还有在楼道中等了儿子28天的老奶奶,苦苦等待抢救中的儿子。
图片
大家应该能想到,老奶奶的原型是那位守了儿子四天四夜的老人。
图片
那是一位坚强的老人。
“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要配合医生治疗,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以便恢复。如果血压正常,鼻孔吸氧,请求医生。忘记给现金,托医生带上伍佰元,可托人买日常用品。”
图片
老戏骨吕中扮演的老人,演出了其中的三分孤凉七分坚韧。
儿子危在旦夕,老人寸步不离,还照顾起了医院的绿植花卉。或许,也盼着儿子能像绿叶一般茁壮起来。
医生们劝她回家,老人说,儿子好了,看不到我,他会害怕。
每个人都知道的结局,哥依然盼着能有奇迹发生。
头发花白的儿子未能走过这一遭,老人度尽劫波,呢喃一句:“他走得没遭罪就好。”
图片
图片
《在一起》没有回避死亡,还记得武昌医院的刘智明院长吗?他逝世时,妻子哭喊着追在运灵车后。
图片
剧中一位医生确诊后去世了,院长曾经和他约定,等治好了病,好好约一顿。
一句保重成了永别,值得酒祭的人,何止一位医生。
图片
追剧时哥在想,需要给武汉树碑立传吗?
武汉人需要别人的仰望称颂吗?
听过曾经的求援录音,什么形式的记录能承担起这个分量?
只有真实和敬畏才配得上武汉。
武汉的故事里,容不下矫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