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服百科:二战中的英国军队

原著:乔纳森·诺思

译者:姚军

英国曾是一个全球性霸主。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的日子里,它的广袤殖民地被证明既是沉重负担,同时也是宝贵财富。但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已经难以维持,帝国需要坚固的防御,无论在马耳他还是马来群岛。但防御这些领地所需付出的资源让大英帝国在1939年到1940年间捉襟见肘。不过,随着二战爆发,这个帝国全面动员的开始,它又从各个殖民地获取了庞大的人力和资源支持。到1941年,这些来自殖民地的资源在对抗轴心国的战争中显得愈发重要,并最终帮助英帝国取得胜利。

英国在1939年尚未做好战争的准备,多年以来的经费不足加上对本国外交和法军地面部队优势的依赖,导致英军并没有对一场全面战争的到来进行相应准备。

(上图)少将,1940年。从1918年起,少将这一衔级(在包括制服以内的诸多方面)就很少发生变化。其领章上的纽扣和肩章都带有权杖与军刀交叉的图案,军刀通常是一把轻骑兵所用的弧形马刀。

德国在1938年吞并奥地利和索取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大大加剧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紧张,这也迫使英国加速扩充本国军队。到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剩余领土后,英国人开始怀疑其规模较小的本土军(Territorial Army)能否有力保障大英帝国领土的安全。为改善这一不足,虽然尚未处于战争状态,英国政府还是在1939年4月部分恢复了征兵制;到1939年夏季,英军常备陆军的规模已被扩充至212000人。

在英国最初的计划中,它需要组建并派遣一支远征军前往法国,帮助法军守卫他们的东部边境,就像在1914年时所做的那样。该部队被称为“英国远征军”(BritishExpeditionary Force,通常简称为BEF)由英国国内最精锐的几支部队组成,装备了最先进的武器。也正因为如此,当远征军在1940年惨败时,英国的国力也遭受惨重损失,并导致本国军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丧失了进攻能力。

(上图)远征军的失败以及他们在敦刻尔克海滩孤注一掷式的大撤退对英国而言都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更糟糕的是,除武装一支部队前去帮助法国外,随着意大利于1940年6月加入战争,战场的范围也随即扩大到了地中海及非洲地区(包括在东非和利比亚的意属殖民地)。这意味着在转瞬之间,英国就需要同时面对轴心国军在希腊发起的攻势、法国投降后成立的维西政权对北非和叙利亚的虎视眈眈、德国对伊拉克的野心以及意大利在非洲的进攻;与此同时,它还要应付德军对其本土的轰炸和得到法国西海岸作为基地的德国U型潜艇的攻势;后来,日本也加入到了这场混战之中。以上种种困境使得英国本就有限的资源捉襟见肘,而它坚持战争所需的资源也即将消耗殆尽。

(上图)皇家阿尔斯特来复枪团第2营中士,1944年。这名中士上臂部位的两条横杠说明该团隶属于第2旅,“黑三角中的红三角”部队识别标志则说明此团(及旅)隶属于第3师;此外,位于肩膀末端的褐色扣襻说明他服役于本团第2营第2连。

(上图)皇家骑兵团士兵,1940年。皇家骑兵混成团组建于1939年,且大部分部队都被派到了中东。这名骑兵在英国本土服役,使用新式的P1940型骑兵装具,图中可以看出他骑在马背上时背包和水壶的位置相当合适。

人力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一般认为英国是个孤立无援的岛国——但这并不完全是事实——它高度依赖自己的自治领及殖民地,并得到了由后者提供的各种支援。

加拿大

在大英帝国各自治领中,第一个行动起来的是加拿大——派出陆军师支援宗主国。早在1940年初,加拿大就开始招募军队,并允许志愿者前往海外服役。该国民众对此积极响应,不计其数的加拿大人拿起了武器,成为前往海外服役部队的一员。但就算如此,由于战争对人力的需求巨大,这些兵员仍然供不应求。因此到1942年4月,加政府决定实行普遍征兵制,然后把这些部队派往海外;魁北克省坚决反对,并从政治上阻止这项决定的实施,但后者最终还是在1944年11月以立法的形式得以落实。

(上图)新斯科舍高地团列兵,1944年。于1944年进入战场的加军士兵穿着黑色的加拿大短靴(也被称为“军用皮靴”)。它没有靴尖,搭配帆布短袜(通常进行过漂白)使用。更长的“第3师皮靴”到1944年9月才装备该部队。

截至1945年2月,该国大约有13000名(由征兵制所征召的)官兵前往海外。对这个国家整体而言,约有占其人口总数十分之一的军队被卷入战争;对这场世界大战来说,加军至少有100万人(先后)加入其中,付出了伤亡人数约10万人的惨痛代价。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及印度

澳大利亚在战争中的反应与加拿大相似——征召部队守卫本土,志愿部队则前往海外。但比起加拿大,澳大利亚对征召部队的运用更为灵活(194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划归为澳属领土后,澳政府就把征召部队派到了此地及周边群岛)。

(上图)澳大利亚第2步兵团第43营列兵,1942年。澳军步兵所用的大衣通常不搭配徽标,因此(在本图中)也看不到该部队的褐蓝双色圆形标志。该营所属师在托布鲁克表现优异,因此获得了一种T形徽章,作为对其英勇表现的奖励。

新西兰最初的做法也是这样(即志愿部队前往海外,征召部队守卫本土);但到1942年6月,该国新法律做出规定,大于21岁的征召部队人员也可被派往海外。

南非于1939年9月5日向德国宣战。比起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国内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要想克服(国内)相应阻力的难度也更大。南非军队规模较小,其总员额仅有3300人,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预备役部队——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显然相当低下。不过,该国大量志愿者挺身而出,自愿前往本国北部服役(只有白人被允许在前线战斗部队服役);随后,新兵入伍时的宣誓内容在1940年3月有所修改,以便志愿者们也能执行上述任务(比如进入战斗部队)。

(上图)纳塔尔骑马步兵团中士,1943年。该部队所用的热带头盔有多个样式,从孟买圆礼帽到更为简洁的遮阳帽都包含在内。图中的南部非洲帽制造于20世纪30年代,正面通常会别着使用者所属团相关徽标,后面则设有遮阳帘。

印度同样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欧洲军官指挥的印度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39年,这支由志愿兵组成的军队通过海运前往埃及、东非和亚洲作战。虽然印度陆军一直是支带有自愿性质的军队,但一战时欧洲军官的比例已经在战争期间明显下降。这一部分是出于现实需求的考虑,不过也导致了允许提拔和培训印度本土军官的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得以通过。所谓的“八支印度化部队计划”创建了一个先例,并且在1939年之后被更大规模地推行。

(上图)第8旁遮普团列兵,1944年。印军制服中的头饰丰富多彩,有多个不同款式,以猩红色、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在战斗中,他们通常使用卡其布头巾或标准的Mark.Ⅱ型头盔。

文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