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少数民族大学生共话中秋民俗

东南网10月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江洁 黄蕊芸) 9月29日,莆田学院在新校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暨中秋国庆交流会,36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喜迎双节。
在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分享中秋特色习俗环节中,莆田学院管理学院人力192班学生、壮族小姑娘周菲菲介绍说,在自己的家乡广西贵港,每逢中秋节,壮族同胞都会举办游园灯会,和家人一起做糍粑,晚上还会带一些应时的水果一起祭拜月亮。
“彝族阿细‘跳月’是个极具特色的习俗。中秋佳节,男女老少穿着民族盛装在广场上载歌载舞,青年男女也会对歌,表达爱慕之情。”管理学院人力181班彝族学生沙学珍生动地讲述了云南省小凉山彝族的特色习俗。
管理学院旅管181班仡佬族学生刘洋家住贵州省道真县山区,他说,以往过节时,能吃上一顿地方特产道真豆腐就算不错了。现在,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山区交通便利了,地方经济发展了,道真当地的中秋节习俗也变得多样化,过节吃豆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学院不少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还特意录制了祝福视频,以当地语言为老师、同学们献上中秋国庆双节的祝福。
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师生们围成圈,跳起了藏族舞。跳、颤、踏、撩袖、旋转,叫好声此起彼伏;身体前倾、后仰,手臂摊开、延展,大家沉浸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