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色文艺轻骑兵”再次走进阜新县双岭子村

九月,一片金色丰收的景象。9月28日这天的早晨,在全国喜迎“十一国庆”的前夕,辽宁省文化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小分队又一次集结、踏上了征程。这一次他们迎着朝阳、踏着麦浪,再次走进了阜新县十家子镇双岭子村。
为什么说是再进双岭子村?这要从辽宁省文化馆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说起。2019年,在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大力指导下,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以“深扎最基层”为宗旨,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基层庞大的农村百姓提供“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公益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辽宁省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最基本的文化惠民“兜底”功能。
最初的设想,“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路线是对全省乡村全“覆盖”,不走“回头路”。经过近两年的运作,他们走过了近30个村及一些养老院和军营,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了热烈欢迎。今年,尤其是疫情缓解之后,很多村镇纷纷联系他们,希望这只队伍能够再去进行惠民演出。“群众的需求大如山”,这次,在阜新县十家子镇双岭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宣书记几次三番打电话邀请下,省文化馆班子研究决定要走走“回头路”,就这样,他们第二次走进了双岭子村。
一进村,宣书记就对他们说:看看我们村的变化大不大?村委会门前的文化广场,已铺上了一段柏油路,两旁竖立起崭新的篮球架。文化广场的一旁也建起了一排文化休闲长廊。巨大的变化让“红色文艺轻骑兵”们感慨万千,有人指着广场后面一片树上接的红彤彤果实发问,宣书记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原来那是一片50亩的寒富苹果园,是驻村扶贫干部的心血结晶,是付出而有回报的骄傲与自豪。
村委会门前临时搭建了演出舞台,临近5点,在地里劳累了一天的老乡们,三三两两走进了广场准备看演出,观众们逐渐多了起来。省文化馆副馆长李红梅说,咱们为老百姓拍些照片吧。老乡们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是一位奶奶带着孙女走出来带了头,大家才放开了。有的妈妈带着儿子照的,有爷爷带孙子的,也有干脆自己摆拍的。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声,展现了老乡们的淳朴厚道。省文化馆将把这些照片制作成影集,返送给村里。
图片
5点半,“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正式开始。歌曲《我们的大中国》、相声《去说阜新话》等包含歌曲、舞蹈、器乐、相声、魔术在内的14个节目在老百姓的鼓掌叫好声中,一一“闪亮”登台。东北的秋天凉得早,白天穿着短袖干活直喊热的情况下,晚上已经开始了降温。天黑了,乡村的夜晚寒凉渐起,冷风嗖嗖,当时手机显示气温19度,体感却有零下的感受。轻骑兵队员们虽然搂紧身上的外套,依然有小风直接打透的感觉,他们开始担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乡们能看到最后吗?
图片
图片
果然有人的中间离场了,难道担心变成了现实,但仅仅过不到几分钟,离开的人又回来了,这一次他们穿上厚厚的衣服,抱小孩的也为孩子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他们又回来了,队员们的心也热了起来。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一直是灯光辉煌,热闹异常,随着一个个节目的精彩演出,老乡们在黑暗中不时地鼓掌叫好,有的拿出手机进行拍照,有的进行录制,还有人在现场进行了直播,透过那微弱的灯光,一张张纯真的笑脸,透出大家在丰收了、日子富裕了之后才能不自觉流露出的踏实的笑容。省文化馆的队员们觉得,这台文化惠民演出真是来得太及时太值得了,大家的人情让他们身冷但心热,真有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歌舞庆丰年”的感觉。
“咦!是你,去年不就是你们来的吗?今年还是你们!”一位老乡认出了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赶忙热情地打招呼。
“是我,还是我们。”
“节目跟去年的不一样了!”
“也不能总拿一台节目糊弄你们啊。”
周围的老乡们一下子笑了起来。
图片
那荣耀/图)
责编:杜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