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殷后人重返山西吉县井屹塔村,引出萧殷笔名改变往事

几年前,笔者的一位老同学陶萌萌,写了一篇文章:《重返井圪塔》。文章讲述了她的父亲萧殷1939年在晋西采访吉县井圪塔村村民英勇抗击日寇,并根据采访写成报告文学《井圪塔的血》的事。

▍身穿八路军装的萧殷。1939年5月14日摄于延安,萧殷从吉县回延安没多久。陶萌萌 供图

《重返井圪塔》还提到,2015年10月29日,作为萧殷的后人,他们前往吉县,专门到井圪塔村,拜祭抗日英烈的英灵。他们在村口看到了两座井圪塔村民的抗日纪念碑,其中一座碑的碑文也提到“肖英撰井疙瘩的血”一事。

▍1994年山西省吉县井圪塔村立的《井圪塔抗日英烈纪念碑》 卢任民 摄

值得一提的是,当他们专程去井圪塔村后得知,当地政府一直找不到《井圪塔的血》的原文,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曾经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更想不到当年那位八路军记者的后人会找上门来提供重要史料……

碑文中提到了“肖英撰井疙瘩的血”,而且这篇报告文学,被收入了1984年出版的《萧殷自选集》,为何吉县政府找不到这篇原文呢?

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这里面有一个看似复杂,稍微考证就能明白的问题,那就是“萧殷”与“萧英”的关系。

对文艺界人士来说,萧殷并不陌生,萧殷原名郑文生,曾用“萧英”的笔名发表文章。1936年10月,年仅21岁的郑文生以“萧英”的名义写信给鲁迅并寄上自己的散文《温热的手》。鲁迅先生因病重未能复信,但在1936年10月9日的日记中记道:“得萧英信并稿”。

▍《鲁迅日记》中提到“得萧英信并稿” 陶萌萌 供图

根据重庆《新华日报》当年发表报告文学《井圪塔的血》时的资料,这篇文章使用的名字也是“萧英”。

那么“萧殷”这个笔名又是何时、因为何故开始使用的呢?

1946年2月,《解放》报“三日刊”创刊,时年31岁的郑文生(萧英)奉命到北平《解放》“三日刊”负责对外采访任务。他参与了由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军三方组成的军调部的采访工作。

当年3月,萧英写了《〈解放三日刊〉创刊前后》一文,寄回解放区《晋察冀日报》,揭露国民党特务压制民主的恶劣行径。考虑到作者身在北平工作,为了安全起见,发表此文时,《晋察冀日报》报社领导决定用“萧盈”为笔名。受此启发,不久以后,《解放》报社再印名片时,萧英使用了“萧殷”这个名字。从此以后,萧殷就成了他的正式笔名。

▍萧殷1946年在军调处的照片 陶萌萌 供图

笔者曾经几次拜访过萧殷,萧殷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客家口音。而笔者恰巧也是客家人。在客家话中,“英”和“殷”的发音完全一样,或许这就是萧殷决定使用“殷”字的由来。

“萧殷”这个笔名,从1946年开始被使用,并取代了其它的笔名。此后,这个名字为中国文艺界所熟知,许多文艺界人士可能不知道郑文生,不知道萧英,但会知道萧殷。

这也回答了先前的疑问,为什么吉县政府知道《井圪塔的血》是萧英所作,却找不到原文的原因——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萧英就是在中国文坛享有盛名的萧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