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到家》《芳华》《转山》…电影里的云南印象

作者 / 念北
来,静下心,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有没有远山树林的味道?」
这个国庆档,随着《一点就到家》的上映,片中的这句台词似乎成了年轻人们社交场所的新暗号,伴随着的是「普洱咖啡」的火热。这部讲述三个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小乡村创业故事的影片,将云南的千年古寨,第一次带到世人面前。此外,片中还出现了大片的景迈山古茶林——这是现实生活中,名声在外的云南普洱茶产地之一。
于是乎,关于云南的旖旎风光,人文风情再一次被广大观众所关注。事实上,此前《芳华》上映时,就让片中出现的蒙自碧色寨一夜成名;姜文的《邪不压正》则在云南石林杏林大观园重现了北平的「屋顶世界」;电视剧《庆余年》中范大公子和鸡腿姑娘则将罗平的油菜花地带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普者黑成为热门旅游地。
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有着「彩云之南」美称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云南,在国内的影视剧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就连在《哥斯拉2》等好莱坞影片中也有身影。所有的风花雪月,或是大美自然,都让人啧啧称赞。当然,若要细究其当下的影视产业现状,比起美丽的表象,似乎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图片
爱情、奇幻题材 最爱把云南装进片中
“我们是真的走到一个上千年的古寨里头去拍,从来没有人来拍摄过,而且旅游都相对较少。” 导演许宏宇在谈及《一点就到家》的拍摄地时曾说到。
作为一部稍带着“扶贫”政治任务属性的影片,为了更好地展现年轻人创业的故事,其最终将拍摄地选在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黄路村,既完美地承载了故事内核,又拓宽了国产影片的银幕地域版图——必定有不少观众像拍sir一样,通过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到云南这个小乡村的风貌,无论是那棵晕染着朝阳的大树,还是带有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都带来了新鲜的观感。
事实上,在此之前,人们对于云南的印象也大多在于其秀美的风光,诸如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古城的烟火气息,干净澄澈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的云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云南」。这些既定印象,固然是大自然先天所给予的,但其中也不乏是影视剧后天所赋予的,两者相辅相成。
图片
▲《一点就到家》剧照
拍sir在此也统计了部分大众较为熟知的曾经在云南拍摄的电影。可以看到,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东川红土地、元谋土林、元阳梯田等盛名在外的旅游景点,也是电影的热门拍摄地。
在这其中也有某些共性。比如,从类型上来看,爱情片是其中的一大类。大概是云南山山水水的浪漫景致比较适合爱情的发生,总能吸引一大波俊男美女踏上寻爱之旅。最值得说道的就是影片《心花路放》,带着公路电影的特质,爱情+喜剧的元素,让这部电影在当时收获了一大片市场,同时也随着片中的一曲“去大理”,让大理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
其次,带着奇幻、玄幻元素的大片,也往往喜欢在云南取景。《捉妖记2》、早前的《无极》、《神话》,即便是像《太阳照常升起》这样带着异域风情、魔幻现实主义特色的影片,或是像电视剧《庆余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斗破苍穹》等大多都是如此。
究其原因,在于云南的风景不仅仅在于壮美秀丽,有些云雾缭绕,人烟稀少的景色天然带着一丝“仙气”,也有如石林、土林、梯田等独特的地貌,符合人们对瑰丽奇观世界的想象。
图片
▲《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总的来说,取景自云南,皆因其和影片有某种气质上的符合,此外,有些电影也是因为故事需要,所以才把云南装进影片中。
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而来的《湄公河行动》,云南作为故事的发生地之一,必然出现其中;《无问西东》中所涉及的西南联大时期,就在云南;《芳华》中所提及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拍摄地蒙自就是当时部队集结的地方;而姜文的《邪不压正》中屋顶之上的北平,之所以会选择在云南重建,也是因为在他看来,“云南的天空更接近80年前北平天空的气象”。
方言、原住民、少数民族文化
成就云南特色
当然,如果说,取景自云南的这些电影,更多只是借助云南的地理风光以赋予影片更多绮丽的色彩,那么,也有些电影在内容呈现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云南多民族地域特色。
导演曹保平和云南就有着不解之缘。从《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到《追凶者也》,云南成了他电影中不可抹去的特别存在。且在他的影片中,云南不仅仅是地理表征,往往其片中的故事、人物就出自云南这片土地,他们讲着一口云南方言,体验着各自人生的起落,形成了他影片中带着点黑色喜剧、讽刺意味的美学特色。
图片
▲《李米的猜想》剧照
鹏飞导演的留守儿童题材影片《米花之味》,故事取材自云南沧源县。为此,在影片开拍前,他特地在沧源生活了一年时间,以求更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在成片中,除女主角英泽外,其余的角色都由当地的少数民族原住民演出。因而,这部电影也是体现了云南的民族特色。
此外,如影片《一点就到家》中,黄路村的村民也都是由当地的原住民本色出演,演员们偶尔蹦出的几句方言,也让这部影片更接地气,更具真实感。
事实上,云南本就是个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因此,少数民族的存在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到电影的内容创作。
翻看云南电影的创作史,其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就和云南的发展史息息相关。1926年,时任云南督军的唐继尧,怀揣着自己的电影梦,请来了香港友谊电影公司到昆明拍摄了一部关于云南护国运动的记录片——《洪宪之战》,影片的最后也展现了大把云南的风光。其于1928年上映,成为云南的第一部影片,也开启了云南电影立足云南本土,讲述本土故事的先河。
图片
▲《五朵金花》剧照
不过,第一部真正讲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则是1954年拍摄的《山间铃响马帮来》,此后,如展现拉祜族人所居住的澜沧江美貌的《芦笙恋歌》,以描写白族青年,让苍山洱海驰名中外的《五朵金花》,以及彝族风情的《阿诗玛》等片相继问世。可以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产自云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现在,这也是云南电影的特色之一。近年来,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助力之下,诸如《新·五朵金花》,讲述阿昌族文化的电影《刀祭》等民族特色影片都在制作之中。
影视产业链不完善
「云南制造」待完成
如前所述,云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景观,有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因而,要论云南电影产业的发展应当具备一定的优势。但若从当下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云南本土电影包括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影响力,还是云南对于外部电影人才的吸引力,虽则有之,但似乎还没形成足够强大的气势。
一方面,从云南作为影片天然拍摄外景地的功能性来看,其确实是诸多影片的福地,反过来,这些电影的上映也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比如,自《芳华》上映之后,云南蒙自的碧色寨就吸引了大部分驴友的目光,从直观的旅游数据看,从2016年的400万人次到2018年的730万人次,可见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热度的上涨;当下,伴随着《一点就到家》,普洱也成了热门搜素词,「一部戏带火一座城」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图片
▲《芳华》剧照
而云南也借助这些自然地理的优势,建立了诸多影视基地,比如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元阳梯田影视基地、元谋影视基地、曲靖人民工社影视拍摄基地等。且,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影视基地,云南的影视基地更多是由自然景观为主,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剧组的不同拍摄条件;实景优美,也会让拍出来的画面更显质感。
只不过,在国内影视基地普遍并不盈利的当下,云南的这些影视基地日子也不好过。早在几年前,大理影视城就传出经营不善,沦为空壳的消息。相对而言,云南的影视基地并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也就是说相关的酒店、器材租赁、服饰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没有完全形成,也就很难真正留住人。
大多数影片更多是把云南当成外景地,拍了就走;而云南景致虽好,但天气的不稳定也常常会给拍摄带来更多的外在困难。因而,对于剧组来说,是否要长留云南拍摄,还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图片
▲《邪不压正》剧照
另一方面,云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虽是云南特色,且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从当下的国产电影市场来看,云南还缺少足够有分量的影片能够代表真正的云南气质。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有足够辨识度的本土电影创作人才。如曹保平、姜文等常常来云南拍摄的导演,也都是“外来导演”;而同样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近年来以万玛才旦、松太加为代表的藏区电影人,则把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力给进一步扩大。
想来,拥有地缘优势和丰富文化的云南,也需要有这样的领头羊才能进一步将云南本土电影发扬广大。诚然,从目前来看,「云南制造」的知名度更多依托自一些远道而来取景拍摄的影片,但也正是有越来越多的外来电影人涌入,必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使云南电影形成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