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凯达格兰大道”更名谈起

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大楼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门对面就是“凯达格兰大道”。但这个路名是1996年由陈水扁改的,之前叫“介寿路”。今天就来谈谈这条道路变更背后深藏的意涵。
图片
关于凯达格兰大道的命名故事,陈水扁在脸书“陈水扁新勇哥物语”中表示,这条路在清朝时叫台北城府东门街,日据时期的1907年开始在这里建造台湾“总督府”,1919年建成,但未对道路命名,1946年10月25日为庆祝蒋介石60岁大寿,除将台湾“总督府”筹修为“介寿馆”外,馆前道路亦更名为“介寿路”。
1996年,陈水扁任台北市长期间,发起为全台十余处“介寿路”重新命名运动,有6000多人参与命名,台北的“介寿路”当时有人提出短路、玛丽莲梦路等名称,台湾文史学者则筛选出“凯达格兰大道”、“艋舺大道”等7个名称报给陈水扁选择。
“凯达格兰族”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是巴赛族、雷朗族、龟仑族三群人的总称,分布于淡水、台北、基隆一带,以台北盆地为主体。陈水扁以没有凯达格兰人就没有今天的台北人为由,于1996年3月21日正式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简称“凯道”。
台湾地名历经多次更改
台湾于1895年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台湾政治大学东亚所硕士、政治大学人文中心助理许陈品发表的文章介绍,日本殖民者于1920年代,开启了“町名改正”计划,希望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灌输意识形态,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从精神上化解台湾人的反抗意识。
这项计划开启后,台北市64个新町名中,只有19个直接或间接源自清代地名,比例仅为29%,而台北市已是全台湾保留最多传统地名的城市,其余城市保留下来的清代地名更为稀少。尽管当时日本的台湾总督府宣称改设新町名必须“尊重历史”,但事实证明,日本殖民者依旧以在台日人的生活习惯为优先考量,大量采取日本地名(如大和町、松山)与符合当地特色的日式地名(如京町、表町、荣町、筑地町)。
二次大战结束,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鉴于台湾民众对过去武装抗日的历史记忆,以及重回祖国怀抱的期待,国民政府以“去日本化”和重新形塑中国化为目标,发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希望重新命名生活空间,重塑台湾人的集体记忆。
当时来自上海的建筑师郑定邦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依据1947年的中国行政区划,大幅修改日据时期的街道名称,比如将迎接日本皇太子前往台湾神社的参拜道路——“敕使街道”改为“中山路”;将以日据时期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为名的“桦山町通”改为“中正路”。另外将大正町、昭和町等充满强烈殖民色彩的町目名称全部废除,让台湾人民在日常生活能感受到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已光复的政治变动。
此外,郑定邦认为台北地名若能与大陆省市名相近,更能唤起、重建台湾人的中华民族意识。所以,直到今天,台北市的街道名称大致以中国地理方位命名,例如西藏路、西昌街、昆明街就在市区西南边,市区东北方则以东北三省的城市为主,如长春路、吉林路、四平街。
除了采用大陆行政区划名称,中国历史人物也成为新路名的典故,如在唐代安史之乱殉国的睢阳太守张巡,死后被追封为保仪尊王,于今天台北市文山区建有祭祀的庙宇,故该庙前有“保仪路”,另有纪念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的“天祥路”,明末清初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延平路”、“成功路”,清末辛亥革命的“辛亥路”、革命先烈黄兴(字克强)的“克强路”、台湾光复的“光复路”,无不是中华历史与地理在台湾地区的再现。
但是2000年陈水扁的民进党上台后,就开始在全台鼓吹“去蒋化”、“去中国化”。除于1996年将“介寿路”改名外,又在2006年将“中正国际机场”改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2007年,陈水扁当局再发起“台湾正名运动”,将纪念蒋介石的“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并将纪念堂前牌楼上象征“中正”的“大中至正”拆除改换为“自由广场”,同年,“中华邮政”被改名为“台湾邮政”,“中国石油公司”改为“台湾中油公司”,“中国造船公司”改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等等。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又将“中正纪念堂”改回原名,但也受到了“台独”及民进党很大的反弹,最终牌楼上的“自由广场”仍旧被迫保留。
如今的蔡英文当局将陈水扁的“正名运动”进一步扩展升级,台湾的护照、华航标志等都受到波及。台湾的地名、街道名、行号名历经二战后的“去殖民地化”,及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去蒋化”、“去中国化”,但是我们相信,所有这些终有一日将回归中华正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