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世界遗产要闻

终审胜出!绍兴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

9月4日下午,国家文旅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候评城市(太原、绍兴、敦煌、淄博、烟台)进行终审,并现场公布得分。绍兴终审得分名列第一,这意味着,绍兴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已无悬念。绍兴成为继泉州、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扬州后,我国第八个当选的的“东亚文化之都”。

绍兴将设立超100亿元的古城专项基金,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保护利用古城。并以“文脉千年、寻梦绍兴”为主题,以徐渭诞辰500周年、鲁迅诞辰140周年等为契机,举办“2021‘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年”活动,涵盖书法文化、阳明文化、黄酒文化、戏曲文化等展示活动及会议会展,系统化、全方位向世界展示绍兴的独特风采。

韩国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是庆尚北道的新罗时代古都庆州市。而据日本文化厅网站消息,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的宣传活动无法按原计划实施,因此今年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福冈县北九州市,该称号将延长一年至明年年底。

《终审得分名列第一!绍兴成为“东亚文化之都”已无悬念》

http://www.sx.gov.cn/art/2020/9/7/art_1228998361_56677248.htm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韩朝非军事区联合申遗

韩联社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明·麦道柯9月9日向“2020朝鲜半岛国际和平论坛”发视频致辞称,支持韩国总统文在寅努力同朝鲜合作将非军事区(DMZ)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麦道柯表示,希望终有一天将非军事区变为和平象征,今后仍将支持韩朝对话。教科文组织将通过国际合作在一切项目领域维护和平,尤其追求韩朝合作、韩半岛和解,并在为此推进具体项目。

不过朝韩双方对于三八线申遗态度南辕北辙。韩国积极谋求联合申遗,不过朝鲜媒体称韩国真正的意图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让DMZ永久化,让分裂国家和朝韩冲突的悲剧永久化。

《韩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朝韩非军事区联合申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094185

中日韩2022年申遗项目相继确定

9月10日,《普洱日报》发表《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调研组赴普洱调研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一文,文中普洱市市长市长刘勇明确提到,普洱市将按照2021年2月1日前正式递交申报文本,2021年6月至9月间接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现场考察评估的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准备。

韩国文化财厅9月10日召开文化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分科会议,选定“伽倻古墓群”为2022年申遗项目,该审查结果将在2022年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出炉。伽倻古墓群由金海大成洞古墓群、咸安末伊山古墓群、陕川玉田古墓群、高灵池山洞古墓群、固城松鹤洞古墓群、南原酉谷里和斗洛里古墓群、昌宁校洞和松岘洞古墓群七处构成,是具有连续性的文化遗产,七处古墓群遗迹均被指定为韩国国家史迹。

早前,日本文化厅宣布受新冠疫情影响,福州世界遗产大会推迟,未来日程一片混沌,无法确保足够的审议和之后的准备时间,因此日本2022将不会提名文化遗产项目。而日本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已无自然遗产项目,这也意味着2022年将不会申报新的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申遗名额竞争激烈,已经有项目瞄准2024年。据新京报网,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重要学术团队之一的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日前表示:按照北京市计划,申遗团队争取202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研究申遗事项。吕舟说:作为申遗团队,我们要在2023年2月份之前完成申遗所有要提交的文件。

《韩国将为伽倻时期古墓群申遗》

https://cn.yna.co.kr/view/ACK20200910006200881

《专家谈中轴线申遗新考虑,先农坛体校部分建筑将“让位”》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9/30/774215.html

博茨瓦纳330头大象离奇死亡元凶找到

9月21日,博茨瓦纳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管理局宣布,今年3月以来在该国西北部发生的数百头大象死亡事件由水中有毒的蓝藻细菌引发。

管理局首席兽医官吕本·姆马迪当天在记者会上说,在送往实验室的样品中检测出了蓝藻毒素,由此得出结论,蓝藻神经毒素是导致大象死亡的原因。他表示,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疑,比如为什么只有大象会死亡,为什么死亡集中在这个区域?

管理局表示,最终确认的死亡大象数量升至330头,该局将继续实施监控,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这一地区出现新的死亡。

博茨瓦纳境内生活着约13万头大象。今年3月以来,该国西北部地区发生不明原因的大象死亡事件。从大象尸体上收集的样本被送往津巴布韦、南非、加拿大和美国的实验室处理和检测。

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蓝藻(Cyanobacteria)亦称蓝绿藻或蓝细菌,其蓝绿的颜色来自于其像植物一样的光合作用能力。在世界各地发现,特别是在气候温暖地区或较冷地区的夏末时节营养丰富的平静淡水或海水中,蓝藻可迅速生长,形成水华;一些种类的蓝藻细菌产生毒素,影响动物和人类;人们可能通过饮用或沐浴在受污染的水暴露于蓝藻毒素;症状包括皮肤不适、胃痉挛、呕吐、恶心、腹泻、发烧、咽喉疼痛、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口腔起泡以及肝损伤。在含有蓝藻毒素的水中游泳,可产生过敏反应,例如哮喘、眼睛不适,皮疹以及口鼻周围起泡。高浓度的产毒蓝藻也可使动物、鸟类和鱼类中毒。

《博茨瓦纳认定蓝藻细菌导致数百头大象死亡》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9/22/c_1126522802.htm

为勘探石油暂缓申遗 乍得湖申遗恐前功尽弃

英国《卫报》9月24日报道,非洲中部国家乍得的旅游及文化部长去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暂缓处理把乍得湖(Lake Chad)申请列入世界遗产的程序,以勘探该区的石油和矿藏。乍得湖是喀麦隆、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四国2021年联合申报的复合遗产项目,乍得此举或将导致申报被取消,参与申报的喀麦隆称此前的努力可能白费。

乍得湖位于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之间,4国政府多年来争取乍得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过,乍得政府已跟一些石油企业签署生产分享协议,而它们所分配的区域会对提名的地区构成影响,因此希望教科文组织延迟处理申请,让他们“重新定义及再设计地图,避免将来出现任何干扰”。乍得当局未有提到协议的性质及相关公司资料。

乍得事前未向其他国家表达对乍得湖盆地石油的野心。报道引述喀麦隆艺术及文化部官员Alice Biada称,他们花了两年提出申请,如果申请程序不继续的话,便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发言人指,世遗提名程序中可选择的选项并不包括暂停提名程序,如果乍得坚持勘探石油,有关申请程序就会被取消。

《为勘探石油申暂缓 乍得湖列世遗恐前功尽废》

https://news.mingpao.com/pns/國際/article/20200926/s00014/1601057630025/為勘探石油申暫緩-乍得湖列世遺恐前功盡廢

四川陕西重庆将联合为蜀道申遗

9月25日,陕西省文物局与四川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在陕西汉中签署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指出,加强秦、巴蜀古道(蜀道)线性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推动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启动秦、巴蜀古道(蜀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

《川陕渝三省市联合加强文物保护 秦、巴蜀古道将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http://news.hsw.cn/system/2020/0925/1240946.shtml

我国首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省级立法获通过

人民网9月27日电,《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近日获得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

浙江省大运河世界遗产共9段遗产河道13个遗产点,全长约327公里,涉及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5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遗产区面积2658公顷,缓冲区面积10359公顷,总面积为13017公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至今延续航运、水利功能的“流淌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面临着巨大压力。《条例》提出“维护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此外,对于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存,《条例》要求“应当依法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条例》明确了大运河沿线省和相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同时,浙江将大运河遗产河道保护纳入“负责河长制工作的机构”的工作范围,并列入各级河长履职考核内容。

《条例》明确了遗产区、缓冲区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审批程序和相关规定,要求建设项目在履行报批程序时应提交遗产影响评价材料。同时,提出在遗产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避开大运河水利工程遗存相关古迹、遗址,并采取对大运河遗产影响最小的施工工艺。”在缓冲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限制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相关控制指标应当符合大运河遗产保护要求”,不得破坏大运河遗产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和视廊景观。

《条例》细化了对破坏大运河遗产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对破坏大运河遗产、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条例》提出了遗产公益诉讼的措施。

《全国首部!浙江为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立法》

http://zj.people.com.cn/n2/2020/0928/c186327-34322017.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