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化1.3万名贫困生的“微心愿”,京津爱心人士给圆了

图片
“我渴望有一双球鞋,能在足球场上自由奔跑;我渴望有一个显微镜,去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我渴望有一个按摩枕,孝敬照顾奶奶……”
这些在常人眼里能随意实现的小愿望,一度是河北省隆化县贫困学子们心中难以实现的小秘密,也让共青团隆化县委走访的工作人员十分感慨和心酸。
为了让孩子们的心愿变成现实,隆化县联动社会力量,与对口帮扶的天津市津南团区委联合开展了“点亮微心愿 守护微梦想”行动项目。截至目前,隆化县已有130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自己的“微心愿”。怀抱着感恩的心,这些青少年自发开展了保卫京津水源地的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爱心人士。
我有一个“微心愿”
9月底,记者来到了隆化县汤头沟镇疙瘩营村何三屋小学。临近中午,身着红白蓝三色校服的学生们刚下课,陆续走出教室,见到记者,礼貌地问好。
午饭后,六年级学生刘宇(化名)收到了一盒128色的水彩笔,见到画笔,她如获至宝。
小刘宇的妈妈几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弟弟和多病的爸爸。全家唯一的收入只有爸爸种地卖粮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姐弟俩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努力学习。而画画也是刘宇唯一的兴趣,但几十元的画笔对她来说都显得遥不可及。
几个月前,学校征集“微心愿”,小刘宇默默地写下“我想要一盒水彩笔”。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她紧紧抱着这盒水彩笔,笑着说,“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画家。”
承德市隆化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贫困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对此,隆化团县委发起了“点亮微心愿 守护微梦想”行动,征集全县建档立卡学生具有“微小性、及时性、可实现性”的心愿,采取社会发布认领、爱心募捐等形式予以实现的模式开展,让“圆梦人”伸出的“爱心之手”和贫困学生伸出的“需求之手”互相看得见、拉得上、握得住。
2000余名爱心人士“认领”
隆化团县委书记白洋告诉记者,活动从去年开始,征集了各级贫困学生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建议2万余条。隆化团县委、津南团区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在社会层面,通过走访号召等形式吸纳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并在全网发布物资筹募信息。
该项目自2019年5月实施以来,共动员京津爱心人士2000余人,捐赠爱心物品社会价值达446万元,覆盖隆化县建档立卡家庭的青少年13000余名。其中,北京青少年社团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市京师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上善扶贫公益促进中心也参与其中。
白洋说:“这项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让他们在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健康成长,阻断代际贫困。同时,通过孩子对家长的影响,提升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自发成立“红领巾护河队”
图片
何三屋小学位于燕山脚下、伊逊河畔。学校的教室与村委会共用一座3层小楼,办学条件算不上优越,甚至有些艰苦。
这座小学1至6年级共有53名学生。学校负责人李春燕已在这里教书十余年。她对记者说,9位老师都是全能老师,给6个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包括音体美在内的所有课程。通过这次点亮微心愿活动,学校很多学生得到了心仪的礼物。
她说:“为感恩帮助他们实现心愿的京津的亲人,何三屋小学的受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自发组织沿河捡拾垃圾、劝阻行人乱扔垃圾、保持河流周边清洁干净。”
随后,此项活动逐步得到周边学校及其他各学区的支持。隆化团县委引导全线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共成立“红领巾护河队”213个,授予“红领巾小河长”1300余名。
隆化县境内有滦河、伊马吐河、伊逊河、鹦鹉河四条河流,地表径流10亿立方米,为承德市地表径流量的二分之一。隆化县的生态保护及水源涵养方面的工作成效,对承德市乃至京津冀区域都有着突出作用。白洋对记者说,“滴水之恩,报以涌泉,隆化县的青少年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添绿,更实现了感恩京津、涵养水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