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然村里叙今昔

图片
村干部坐班制度的施行,不仅让群众办事更方便,还促进村干部自觉学习业务、钻研工作。
图片
项秀(左)正在和才让、马登彪(右)一起,查看农作物的情况。
图片
“最美庭院”干净整洁、花草飘香。
图片
村上的养殖户正在喂牛。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洒进来。63岁的何利成靠在沙发上和老伴儿说起最近几年的变化。泥泞狭窄的土路、简陋破败的土房……曾经生活的片段跟放电影似的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以前的生活困难啊!”
的确,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那然村的何利成来说,过去那些年,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妻子有残疾,两个女儿出嫁前,一家四口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几亩耕地。“人均收入”对他来说是个新鲜词儿,拿他自己的话来讲,“反正兜里没闲钱”。
“现在的生活美得很!”
何利成感慨的新生活,是在政府扶持下盖起来的几间新房,是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养殖、家里刚多出来的两头小牛犊,是村上越来越好的风气和越来越干净的巷道。
而这,仅仅是那然村今昔变化的一个缩影。
做好“主心骨”
培育“领头雁”
作为全县惟一一个回族村,过去,有着613户、2254人的那然村在当地小有名气。倒不是因为人多,而是头上“重点贫困村”“维稳重点村”“后进村”那一顶顶“帽子”。
然而,这台急需开动的“列车”车头却出了问题:村干部选不出来,项目难以实施,基层组织涣散,群众思想陈旧……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队伍强不强,全靠领头羊。2016年12月,经组织安排,在贵南县政法委工作的项秀成为了茫曲镇那然村的第一书记。听到这个消息,这名藏族书记感觉有点难办,“早就听说过那然村的情况了。”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让村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强起来,做事雷厉风行的项秀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先改变村民对干部的看法。
“初到那然村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不少村民家的房屋年久失修。既然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修路、盖房、建广场,那我就从这些事儿抓起。”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是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2017年,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在那然村落地,207套危房改造项目让村民们喜出望外。
“我拿不出1万元自筹款。”60多岁的何秀英是一位独居老人。多年来,除了政府补助,她的生活全靠家门口的小卖铺。
“这1万元我担保,有问题你们来找我。”看到老人破旧不堪的几间土房,项秀把走了的施工队重新找了回来。几经协商,终于说服对方开始施工。
白天当监工盯项目、晚上当秘书写材料……2017年实施项目的那几个月,项秀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
看到第一书记是个干事的人,村民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2017年底,马永海和马登彪高票当选为村上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压力大得不得了,就怕自己干不好,刚当选那一个月,头发都白了。”想起艰难的起步,在外打拼多年的马登彪愣是红了眼眶。
了解村干部的压力后,项秀挨个到几个人家里走访。谈自己的想法,也聊对方的意见。几个月磨合下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步调和项秀渐渐一致起来。建起村级服务大厅、幼儿园和广场,硬化村巷道路,整治人居环境……一件件以前不好办、办不了的事就这样解决了、办成了。同时,通过积极推行坐班制,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快办。
“以前跟群众了解情况,人家都不愿意搭话,眼神中都透着一股不信任。后来慢慢发现,走在路上,有人开始打招呼了……”项秀说。
盘活老本行
点燃新希望
“前几年一直在搞养殖,后来转行开了几年饭馆。这不,今年受疫情影响,又转型了!”说起自己的老本行,村里的会计陈好道兴致盎然。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发展。那然村是一个半农半牧村,全村有267公顷耕地,草山面积达2000多公顷。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除了种地之外,大家决定继续发展养殖业。经过走访调研,项秀对村民的发展有了规划:72户继续养牛,9户选择养羊,1户适合养鸡……
已过古稀之年的海买是村上的脱贫光荣户。前些年,一家五口全靠儿子马海峰一人打工过日子。2017年产业扶贫项目到位后,海买贷了5万元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第二年到了年底一算账,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收入5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领着干部干、干部领着党员干、党员领着群众干。致富能手马小忠是一名普通党员,得知村里想购买燕麦种子,他远赴甘肃选种后免费拉运到了村子里,给大家伙儿省下了5万元钱。
经过几年的大力推广,如今,那然村有80%的村民在发展养殖业,养殖合作社就有8家。县城的18家肉铺中有15家是那然村村民经营的。
除了养殖业,拉面经济也占据着村民收入的半壁江山。作为村上拉面产业的带头人,早在2002年,马学龙就外出开起了拉面馆。
“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现在那然村在全国各地经营着150多家拉面馆。”项秀算了笔账,按每个拉面馆有2个人计算,外出务工的村民就有300多人,每人每年的工资收入至少有4万元。
“现在的拉面馆跟我们当年不一样,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吃香了,大家都在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为了扶持村民创业,银行有专门的贷款。”一社社长马文成说。
鼓了“钱袋子”
活了“脑瓜子”
40多岁的沙尔东在那然村是个名人。早些年,创业失败后的他又遭受了离婚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了村上人尽皆知的懒汉。一不种地二不养牛,一年到头就靠着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性收入过日子。
“我不想去。就在这儿凑合过呗,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2018年初,项秀和村干部一起劝他去江苏工厂打工,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4000多元的工资。可他听了,连连摇头。
“对于一些贫困群众来说,给他们一份工作、几头牛,就能实实在在帮助到他们。但我觉得更需要激发他们自己想要脱贫致富的信心。观念不转变,永远脱不了贫!”
出于这样的考虑,项秀和村干部把每月一次的扶志会提上了日程。通过跟群众唠家常、讲道理、算收入,让贫困户知道政府对自己的扶持,懂得感恩;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自己“动起来”,灌输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理念。
几个月后,扶志会的效果体现出来了。沙尔东自己联系了在北京开饭馆的老乡,跑出去打工。去年回来后,还跟同村的再乃拜结了婚。脱贫又脱单,让他又在村里“火了一把”。
“现在根本见不着人,早就去江苏打工了。”陈好道笑着说。
活了“脑瓜子”的不止沙尔东一人。
“以前的那然村,教育是它最大的短板。一些家长根本不重视教育,在他们眼中有没有学历不重要,打工也能挣钱。”马登彪说,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别说大学生,高中生都是屈指可数。
可学历真的不重要吗?
“不少在外面开饭馆的村民因为没文化吃了不少亏。站在公厕门口找不到厕所的笑话闹了不止一两次。”针对这种局面,项秀和村干部有针对性地动员家长。如今,全村除了57个孩子在接受学前教育外,在县城上学的有350多人,在外地上学的也有40多人。
42岁的马学文是村上的草管员。前些年在外务工时因为不识字,处处受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后,他坚持让孩子念书。今年,他的儿子马文明顺利考入青海师范大学。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最近几年,那然村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了。组织开会,村民们积极参加,大事小情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贫困群众不再等靠要,而是直面脱贫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通过改变家长的观念,村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重视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茫曲镇副镇长才让说。
采访手记
从摇头到点头
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群众的语言是朴素的也是深刻的。这句话说明了群众对党的高度信赖、对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充满期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那然村,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采访时,聊起现在的生活,无论是村干部还是群众,都会自然而然地跟之前的生活进行对比。的确,过去的那然村是个让人头疼的地方。选不出村干部,项目难以落地,就连县上的干部听到那然村三个字都连连摇头。所以,当“贫困村”“后进村”这一顶顶帽子戴在那然村头上时,没有人感到意外。
基层党组织好不好、强不强,直接决定乡村治理的成效。正如村上的第一书记项秀说的那样,一些村子之所以治理不好,根源在于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号召力。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
带领这样的一个村子发展难不难?这个问题,上任一个月就愁白了头的马登彪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然而,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间,那然村的变化颇为“惊艳”。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提升、村容村貌的改善,最大的变化还在村民的脑子里。
这种变化,离不开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和开导,也离不开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约束。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村上出现因婚返贫、因婚致贫的村民后,村干部不仅将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通过让承诺人、监督人签订移风易俗同意书,让村规民约执行起来更有力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那然村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上能吃透和贯彻落实国家、地方相关惠民富民政策,下能令群众心服口服形成凝聚力。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不仅物质上脱贫,更在精神上富足。
村还是那个村,人还是那些人。可如今再提起那然村,摇头的少了,点头的多了。(咸文静)
作者:咸文静 孙海玲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