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消费有多“火”:旅游全面恢复,电影票房创历年假期次高

刚刚过去的一周,国人经历了久违的一场消费狂欢。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9%。
餐饮方面,多地餐饮收入创下新高。四川、浙江、内蒙古、厦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0%、23.4%、21.7%和18.3%,多数热门餐厅一位难求,苏宁易购平台上,大闸蟹和白酒销售量分别增长160%和183%,半成菜品销量也迎来143%的高增长。
旅游方面,朋友圈摄影大赛如火如荼。黄金周八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69.9%。
连年低迷的汽车消费也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北京、浙江等地汽车销售额均出现20%以上增长,在促销与补贴推动下,黄金周期间,苏宁平台上汽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68%。此外,机油销售同比增长203%,行车记录仪销售同比增长87%,家庭式短途出游神器航拍无人机销量暴增170%。
黄金周叠加婚庆季也带来了一波家电消费热潮:苏宁平台上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452%,8K超高清电视销量同比增长243%,70吋及以上大屏销量同比增长96%,大容积高档智能冰箱销量同比增长216%,洗烘一体机销量同比增长225%。
在压抑大半年之后,“十一”黄金周期间,电影等演出行业更是迎来了一轮“报复性消费”。国家电影专资办的数据显示,“十一”前7天,全国电影票房近37亿元,这显著高于2017年24.12亿元、2018年19.09亿元,仅次于去年44.66亿元,为历年黄金周次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最高上座率控制在75%的前提下交出的成绩单。
餐饮:多地销售额创下新高,螃蟹白酒热销
商务部指出,黄金周期间,餐饮、休闲等服务消费快速升温,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团圆宴、婚庆宴、亲朋宴等推动餐饮市场快速复苏,大众餐饮、“光盘行动”、“剩菜打包”等节俭用餐引领主流。
比如,河南郑州的黄河大鲤鱼备受食客青睐,四川部分餐饮老字号、网红餐饮人流量同比增长10%-20%。河北部分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让顾客吃得饱吃得好,云南部分餐饮企业开展“餐饮美食荟萃促消费”活动。四川、浙江、内蒙古、厦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0%、23.4%、21.7%和18.3%,广州到店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
黄金周期间,多地餐饮门店销售额也均创下新高。比如,据湖南商务厅监测,长沙市文和友、天宝兄弟、炊烟时代、蒙重烧烤、五十七度湘等网红热门餐厅营业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0%;湘潭市餐饮企业长假期间营业额同比增长13.6%;张家界市黄金周期间营业的餐饮企业,每日营业额相对节前至少增长两倍。10月1日至7日,全省纳入监测的277家大中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不含成品油销售)同比增长1%,全省纳入监测的71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
陕西省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该省餐饮收入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西安市餐饮收入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6.3%;渭南、榆林、宝鸡、延安、铜川、商洛、安康市、杨凌示范区和汉中市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2%、9.1%、8.7%、7.9%、7.1%、6.6%、5.3%、4.7%和2.7%。
国庆逢中秋,螃蟹就白酒,成为不少家庭餐桌上的黄金搭档。苏宁平台上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7日,苏宁易购大闸蟹和白酒销售量分别增长160%和183%。阳澄湖大闸蟹“蟹王”地位依然稳固。白酒销售上,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三足鼎立。
饮食相关的家电销售也一片火热:黄金周期间,该平台上破壁机同比增长250%, 空气炸锅同比增长229%,电烤箱同比增长166%,半成菜品销量也迎来143%的高增长。
旅游:收入恢复七成,汽车销售火热
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长达8天,部分游客更是开启了“请2休11”、“请4休13”、“请6休16”的拼假模式,这极大释放了游客的出游需求,刺激了国内旅游业的恢复。黄金周期间,朋友圈摄影大赛的如火如荼正是旅游行业回血的真实写照。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10月1日至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平均为6211.5万人次。其中,国内日均航班同比增长13%,假期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1.2万余班,极大超过以往同期水平。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8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来自同程艺龙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4日,仅同程艺龙平台国内酒店的预订量就接连突破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黄金周期间,三亚、厦门、成都、重庆、西安、大理等比较热门的长线游目的地的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酒店平均房价较9月初均价上涨了140%至300%。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行程天数在8天及以上的订单占比24%。其中,超四成是携儿童出游的亲子家庭,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父母最热衷于拼假遛娃。驴妈妈方面则表示,相比往年,今年10月3~5日是周边出游的高峰期,错开返乡潮或错峰出游趋势明显;此外,3天2晚和4天3晚的人次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7%。
值得注意的是,连年低迷的汽车消费在今年也开始恢复,十一期间,汽车消费更是一片火热。商务部表示,国庆期间,北京、广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创新举办汽车展,各大参展车企与演艺、娱乐等行业跨界互动,为消费者带来一场汽车消费盛宴。北京、浙江、云南重点监测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5%、20.3%和14.1%。
苏宁大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汽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68%。热销车型前3名依次是新宝骏E300、上汽大众斯柯达科迪亚克和奇瑞新能源eQ1。
旅行路上汽车装备同样重要。10月1日至10月7日,机油销售同比增长203%,行车记录仪销售同比增长87%,机滤销售同比增长105%。
电影:票房接近40亿,创下历年假期次高
国庆长假一直被视为电影演出消费的黄金时期,由于疫情在国内基本得到控制,今年黄金周被压抑大半年的国民观影消费欲望全面释放,影院演出迎来了一轮“报复性消费”。
商务部指出,今年黄金周期间,看电影、逛展览、观演出、去健身等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十一”前7天,全国电影票房近37亿元,为历年黄金周次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最高上座率控制在75%的前提下交出的成绩单。
国家电影专资办8日发布详细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我国电影票房约为36.96亿元,取得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第二的成绩,这显著高于2017年24.12亿元、2018年19.09亿元,仅次于去年44.6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99.72%,与同期基本持平。7天观影人次达9298万。
今年国庆期间,电影市场也涌现出一批口碑与票房兼具的作品。根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10月9日12时,《我和我的家乡》以18.85亿票房领跑大盘,《姜子牙》票房则达到了13.83亿,《夺冠 》票房达到6.44亿。而此前上映的《八佰》票房也达到30.84亿。
美团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团App的电影订单量与五一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60倍,演出订单量也获得7倍的增长。乐信旗下的乐花卡数据显示,十一期间电影日均消费金额是9月同期的2.6倍,成为十一增长最迅猛的分期消费品类。
阿里大文娱数据也显示,对比复工后,今年国庆档三人以上套票订票数占比增长68%。今年“十一”,国内日均观影人次已经较复工后增长577%,平均上座率增长也达到244%。美国《综艺》杂志刊文称,今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此外,大麦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全国音乐节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30%,票房预计同比去年提升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