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进程中即将离我们远去的家园

闻着时间爬过老屋的拖尾余香,一觉醒来,站在猪栏里我有些惊异不敢相信,反问自己,我居然回来了?这天,我们走出猪栏,开始有目的的游荡这个梦里家园。

大家小学都学过李白的那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碧山,就是诗中汪伦的故乡。

汪伦离开故乡去安徽宣城泾县上任,却一直不忘故里,他设巧计请到李白来泾县桃花潭后结为挚友,又带他回到碧山。李白写下了“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等三首关于碧山的诗,人们特建太白楼以纪念,遗址至今可见。

走出猪栏三两步就到了门前的小河古桥边,天一派阴沉无风,邻家的大白鸭与碧山村的标志云门塔一动一静。

门前这条河是新安江的支流漳河,发源于黄山的余脉黟县章岭之间的白顶山,全长25公里,流经碧山村内有5公里之长。一座颇有年头的石桥横跨河上,与云门塔成为了村里的标志性建筑物,然而它们的由来是因为汪何两大家族的争斗。

乾隆47年,公元1782年,碧山最大的汪氏家族汪世禧和汪世炜捐款3400两白银建了这座5层宝塔,宝顶珠,宋式六角形制端庄娴静,砖砌斗拱上有飞檐翘角,一座座小铁马悬挂在翘角上。然而何氏家族无法容忍汪氏将宝剑般的宝塔插在他们的聚居地,就在不远处建了这座如弓般的乐成桥与之对阵。

现在塔下的云门书屋已经倒塌,取而代之的是出品黟县手工糕点的古味园食品厂,去年详细写过不做赘述。乐成桥也被水冲毁,剩下重建的身躯仅剩交通的功能,实则感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黄山的夏天着实闷热,桥旁的小卖部是我们每天的期盼——买冰棍儿。店老板大爷和他的老哥们儿聊天儿,一只瘦猫趴在陈旧的椅子上睡觉。冰箱里有两个抽屉放冰棍儿,一层是两块的,一层三块。我买下了所有样式一样一根儿。有时我们来买冰棍站在门口吃,大爷就一心看报纸,从不管我们干什么,哪怕是拍他。

碧山村在隋代曾是歙州州治所在,从那时起便是以汪氏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现在还保存有明清时期古民居、祠堂300多处,宋代私家园林“培筠园”遗址,明代私塾耕读园,摆设依旧,同时还是黟县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到清代共出过进士11人,北宋政治家汪勃、清代书法家汪联松、近代教育家汪达之都是。曾经的老村长和现在的书记就是汪氏后人。

徽州古村落历史风貌,粉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层峦叠嶂般的马头墙,时不时伸出头来一根儿小丝瓜,几朵倭瓜花。村儿里卖酒、村民活动、演出发通告的方式还延续着古老的传统,红纸毛笔字,在不经意的角落遇见竟是我眼中的一处风景。几汪池水洁净清亮,但可不是每个都能细看,有些是养蛤蟆的,吓死我也。

我和熊猫就在小路上慢悠悠地走,想让每一秒都再慢一点。我们并不会并肩而行,就好像两个不大熟识的人,自己走自己的。默契就是这么来的。她知道我要随时拍景,以及远抓她的瞬间。就这样,我们一前一后在碧山村的迷宫里走着,迎面一队农妇挑着担子走了过来。我对她们笑笑,她们也回应着一个个淳朴的皱纹。两个村妇伸脖子看旁边院子里老玉米熟了,就进去掰,但感觉不是她们的……被我拍了个正着。

碧山村是中华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最后保留地之一,是现代城市文明进程中我们即将远去的家园。如今汪氏的后人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种田、养蚕、采茶、种麻、手工艺仍然是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那些久远的遥远的,只能在电视纪录片里看到的祭祀、赶集、唱民谣、演社戏,依然是他们传统的生活习俗。

这次去还是发现了有点儿心痛的地方,比如,村口的健身器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占用了取景的最佳角度,有些现代的平顶小楼突兀与周遭格格不入。希望做这些决定的人,能够考虑一下整体,合时宜。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艺范儿独立摄影师,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台认证、签约旅行家,美食达人

双微:那敢情好了

图文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主体转载或商用